伦金所仓库有望落地大湾区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王心昊 2019-05-14 04:40:2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伦金所仓库有望落地大湾区)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框架下,期货交易市场的互联互通有望实现重大突破。

5月6日,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在出席伦敦金属交易所(LME)亚洲年会时透露,希望借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政策,在大湾区内试点LME仓库,服务内地实体经济。

李小加坦言:“我们一直在断断续续地商讨在中国内地设立伦敦金属交易所仓库的事宜。过去时机不成熟。现在是时候了……我们正在与广东省政府共同努力。”

2012年被港交所收购的LME是世界上最大的有色金属交易所,占据着全球基本金属交易80%的市场份额。LME在中国内地尚未设立仓库,不少中国企业需要支付大量运输和仓储成本,从周边亚太仓库将货物运往或运出中国内地。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教授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指出,如果在国内设立LME仓库,不但对于国内有色金属市场会产生重大利好,同时也能促使中国的期货交易更好地融入国际市场。

加速落地

今年2月出台的《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到,支持香港交易所(港股00388)前海联合交易中心建成服务境内外客户的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探索服务实体经济的新模式。这为港交所在中国内地设立LME仓库,提供了探索的可能。

迈科集团创始人何金碧在LME亚洲年会上表示,如果LME仓库能在国内最终落地,中国有色金属(港股08306)行业将成为最大受益者,并将会促使改革红利波及产业链下游的生产企业和消费企业。

与此同时,港交所在大湾区内的相关布局也在稳步推进之中。去年10月,由港交所与深圳市人民政府共同持股的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正式开业。首笔交易的氧化铝以每吨3030元人民币成交,成为内地首个基于实际成交的氧化铝现货基准价格。

“目前前海联合交易中心运行畅顺,这是一个纯现货的商品平台,今年内还会推出铝锭、铝棒等一些其他产品。”港交所市场发展联席主管李刚在LME亚洲年会上透露。

港交所此前披露的规划显示,前海的商品现货平台将会和LME仓库之间相互连通,除了发挥价格发现、交易撮合功能以外,还将建立仓储、物流设施,打造一个贯穿定价、配送、实体消费的链条。

“深圳前海联合交易中心是具有参考意义的。”某金融界业内人士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时透露,目前广东省正在探索在前海联合交易中心的基础上,加速LME仓库的落地,“不过,目前仍然在磋商阶段”。

循序渐进

过去十年间曾经屡次传出LME仓库在国内落地的消息,但大都没有结果。

“在缺乏完善机制的情况下,如果允许在国内设立LME仓库,不但可能会对仍然没有完善的期货交易市场带来风险,同时也会对金融交易所等金融机构带来冲击。因此,中央在是否放开的态度上一直比较慎重。”林江在接受时代周报记者采访的时候表示,如果目前要在大湾区内尝试设立LME仓库,也应当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事实上,2008年,LME曾与上海金融局进行相关探讨,并将方案提交给国务院,但未能取得任何进展。2012年,港交所斥资18亿英镑收购LME,此后一直积极拓展商品期货业务,其中,在中国内地设立LME仓库是关键的一环。2013年,随着上海自贸区的建设,LME在上海自贸区将建立仓库的消息一度甚嚣尘上,但最终项目由于种种原因未能落地。2015年,港交所宣布,暂时搁置在内地设立LME仓库的计划。

如今,设立LME仓库再度提上议程,李小加坦言:“过去三四年中国的金融体系承受了很大的压力,包括经历大规模的去杠杆,因此我们的商品战略计划进展可能慢于此前的预期。我们认为现在是时候再次将仓库的问题正式提出来。”

规则仍需细化

LME仓库在落地过程中,如何对接国内价格和国际价格十分重要。目前境内外市场的基本金属价格仍然处于割裂状态。

作为沟通境内外市场的工具,早在2014年4月,港交所就已经描绘了“商品通”的雏形。根据当时的规划,港交所希望复制“沪港通”的成功经验,在内地和香港交易所之间实现共赢互补。在这当中,就包括了通过产品互挂等合作形式来实现价格对接。然而,内地各大期货交易所迟迟未作出表态。

在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看来,此举之所以遇冷,主要在于人民币尚无法自由兑换,让某些商品以中国价格走出去,并不能够得到国际市场认可。

林江所关注的问题则更为实际:“关键还是要从规则上处理好各方利益分配的问题。”

李小加表示:“未来商品通主要以三种方式,伦港通、期现通,以及期货通。”他指出,目前正与LME进行“伦港通”,探讨在香港进行LME的以美元计价的迷你期货合约,方便亚洲时区的投资者。至于与内地期货交易的互联互通的“期货通”,港交所积极与上海、郑州、大连的期货交易所合作,探讨实现产品互挂、期货北向通的可能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