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迪回应致癌:苯和甲醛未超标 车主等权威机构答案

来源:国际金融报 媒体 作者:肖逸思 2019-05-15 22:11: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6名奥迪车主在长期驾驶奥迪车型后都得了白血病,这些车主直指“奥迪车内异味致癌”。5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网络新闻单位——中国质量新闻网公布了其对“奥迪异味致癌门”的调查的最新进展。

(原标题:奥迪回应致癌:苯和甲醛未超标 车主等权威机构答案)

今年3·15晚会前,一篇名为《他们都买了奥迪车,他们都得了白血病》的文章迅速引起了社会关注。

文中指出,6名奥迪车主在长期驾驶奥迪车型后都得了白血病,这些车主直指“奥迪车内异味致癌”。

5月14日,一汽-大众奥迪正式回应“异味致癌门”,称通过具备CNAS、CMA等车内空气质量认证资质的多家第三方权威机构多轮送检,以及具有同等国家认证资格的一汽-大众气味检测实验室对批量车辆的质检监测,“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GB/T 27630-2011)”显示,一汽-大众生产的奥迪车型车内甲醛、苯等挥发性物质浓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之内。

▲一汽-大众奥迪的回复函

上述事件再度引起广泛关注,15日,“奥迪回应异味致癌”的话题已登上微博热搜榜。

1

难以论证的关联性

虽然这是奥迪首次正式书面回应“异味致癌门”,但在此之前,奥迪曾多次向媒体否认车主患病和奥迪车之间的联系。

不过,在部分车主眼中,奥迪此前的多次表态显然缺乏“诚意”。

在3·15晚会前爆料后,4月16日,部分奥迪车主又来到上海车展,要求公开检测奥迪内饰材料,还公众事实真相。据悉,当日共有85名自称因奥迪车内异味致癌的车主前往现场,更有超过3000人的奥迪车“异味”投诉群体。

目前,相关奥迪车主已经两次向国家相关部门发去材料,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消协等也已正式介入调查。

5月14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网络新闻单位——中国质量新闻网公布了其对“奥迪异味致癌门”的调查的最新进展。

据悉,中国质量新闻网试图通过独立的、第三方检测的方式,用数据来测评奥迪车异味的严重性,探寻该异味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但收到的投诉中仍然是以用户主观感受异味为主体,患病用户的样本连简单的数据统计都无法满足,而没有相当数量的医诊和病理样本为基础的分析,仅仅根据常规判断,无法得出任何结论;与此同时,相关涉事车主也开始拒绝与中国质量新闻网进行进一步沟通,让调查难以深入下去。

2

矛盾的检测结果

显然,无论是奥迪的回应,还是中国质量新闻网的调查结果都不能让备受“异味”折磨的奥迪车主们满意,不满意的原因或主要在于奥迪方面的说辞与车主自己测量的数据相悖。

《国际金融报》记者了解到,在“奥迪异味致癌门”之后,很多车主便买来仪器测试车内空气质量,有部分车主反映车内异味大,甲醛、TVOC等指标严重超标,评估结果也显示为有毒有害、轻度污染、中度污染等。

为了证明不是仪器问题,一位奥迪车主还用同样的仪器测试了奔驰、宝马、别克等其它车型,结果显示为车内空气质量优。

最早宣布实名控诉奥迪的车主“豆豆”也曾委托不同的第三方检测机构,于2018年5月25日和2019年4月5日,两次对其所拥有的奥迪A4进行了车内空气检测,均检测出苯和甲醛存在超标情况。

当然,针对“异味致癌”事件,奥迪车主中还存在另外一种声音。一位奥迪车主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导致白血病的因素那么多,不一定是由奥迪车内异味导致,所谓致癌,也许只是统计学或者概率问题。

一位业内人士表示,不能简单认为有车内异味就有毒,无味就没毒,其实甲醛就是无色无味的,有毒或无毒,还是要等权威机构的检测结果。

“只要国家专业部门出面,让奥迪给大家一个公开透明的检测过程及结果,让我们了解材质到底有没有问题,(奥迪)最起码要给消费者一个积极的态度。”一位奥迪车主向《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示。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