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CPI涨幅“抢镜”! 物价正在发生这些变化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赵白执南 2019-06-12 14:02:5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5月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因素和天气原因导致供给收缩,共同促使水果价格大涨。

(原标题:5月CPI涨幅“抢镜”! 物价正在发生这些变化)

刚刚,国家统计局公布了5月物价数据。5月CPI同比上涨2.7%,涨幅创15个月以来新高,较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CPI涨幅从2月以来持续走高,不过仍保持在温和上涨的区间内。

新时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潘向东表示,5月CPI同比涨幅扩大的主要原因是,季节性因素和天气原因导致供给收缩,共同促使水果价格大涨。

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处长董雅秀表示,在食品中,鲜果价格处于历史高位,同比上涨26.7%,涨幅比上月扩大14.8个百分点,影响CPI上涨约0.48个百分点。

那么重要的问题来了,接下来水果价格会下降吗?物价还会不会继续保持在温和上涨区间呢?

图片来源:国家统计局

鲜果价格将下降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近期的鲜果价格上涨?

广发证券(行情000776,诊股)首席宏观分析师郭磊分析,影响水果价格的因素主要有四个:

一是货币周期。今年整体宏观流动性环境改善,历史上农产品(行情000061,诊股)价格上行阶段通常伴随货币周期影响。

二是季节因素。5-6月气候转暖,水果需求增加,但全国产区新水果种类并未采摘上市,供需紧平衡下传统水果库存被动去化,因此5-6月通常为年内传统水果价格高点。

三是天气影响。去年清明期间受寒潮影响,陕西、山东等苹果主产区出现大面积雨雪霜冻天气。恶劣天气直接影响整体座果率、优果率下降,最终造成国内苹果大面积减产。5-6月产量较大的夏季瓜类水果暂未上市,极端天气影响下北方水果库存基本见底,同时南方热带水果亦存在减产预期。

四是其他因素。外部贸易环境对进口水果供应有一定影响。

从环比看,在食品中,5月鲜果价格上涨10.1%,影响CPI上涨约0.20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指出,环比上涨的主要原因是去年苹果和梨减产,今年库存不足,加之今年南方阴雨天气较多,时令鲜果市场供应减少。

从农业农村部公布的更高频数据来看,鲜果价格已经有所回落。

农产品批发价格周度数据(单位:元/公斤)

图片来源:农业农村部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表示,去年减产应是5月鲜果价格大幅上涨的主要原因,但预计6月开始伴随着天气转暖,水果加速上市之后,价格会有明显回落。

除了鲜果以外,据商务部监测,上周(6月3日至9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比前一周下降0.1%。30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29元,比前一周下降2.1%,水产品批发价格总体回落,其中草鱼、大带鱼、大黄鱼价格分别下降2.7%、0.8%和0.4%。禽产品批发价格不同程度回落,其中鸡蛋、白条鸡价格为每公斤9.24元和16.46元,分别下降0.8%和0.1%。食用油批发价格小幅波动,粮食、肉类批发价格则有所上涨。

CPI涨幅会超过3%吗?

综合专家观点来看,物价仍然会延续温和上涨的趋势,“破3”的可能性不大,但后续要小心猪肉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通胀风险整体可控。

招商证券(行情600999,诊股)宏观经济分析师张一平介绍,从高频数据监测来看,6月以来猪价温和上行,可能将接替鲜果项支撑CPI抬升。不过CPI同比涨幅难以破“3”,温和通胀仍会继续。此外,从核心通胀数据来看,仍然趋于下行,在后续外部贸易环境不确定性的影响下,总需求层面并不支持通胀大幅上涨。

潘向东表示,由于5月CPI涨幅扩大主要是水果价格快速上升的影响,随着天气回归正常,水果价格也会恢复正常,进而拉低CPI涨幅。不过同时需要警惕猪价上涨带来影响。屠宰企业冻库猪肉近期集中投放到市场造成猪肉价格短期内还没有出现明显上涨,但是一旦把冻库猪肉消化完,供给的缺口就直接产生了

联讯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奇霖表示,从食品和非食品的分化看,今年通胀风险主要来自供给端,尤其是水果和猪肉。水果价格高位可能要持续到八九月水果上市。而从今年一季度养殖户补栏意愿不强但仔猪价格大涨看,四季度生猪有比较大的供给压力,猪肉价格可能创下年内高点。据测算,四季度全季CPI增长预计仍将保持在3%以内。加之物价上涨主要是供给因素引起的,总需求并不支持CPI同比持续高位,通胀风险整体可控。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好投资评级:
好价格评级: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农 产 品盈利能力一般,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 更多>>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