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可转债市场扩容速度或将放缓 定增不会完全替代转债)
顺丰、常汽和福特三只转债同日申购,本周还有海亮转债开始发行,可转债市场迎来供给“小高峰”。此前浦发转债成功上市,大幅扩充了市场规模。数据显示,本轮可转债市场扩容始于再融资政策收紧的2017年。近日证监会就再融资政策公开征求意见,再融资有望松绑。分析人士指出,这会导致可转债替代作用减弱,供给可能收缩。
现供给“小高峰”
近日可转债密集发行上市。18日顺丰转债、福特转债、常汽转债开启网上申购,20日海亮转债也将开启申购。数据显示,截至19日,市场上共有182只正常交易的可转债,这一数字无疑会随着上述可转债登陆市场而增加。
比起可转债数量,市场规模扩大更为明显。15日浦发转债上市,可转债市场存券规模(面值)从2812亿元扩容至3312亿元。近期发行的川投转债、顺丰转债,也是非银转债中的“小巨人”,规模分别为40亿元、58亿元,即将发行的海亮转债规模也超30亿元。
今年以来,可转债发行量大增。数据显示,截至11月19日,可转债发行规模达2350.17亿元,接近去年全年的3倍,且远超以前各年度。规模大增背后是几只“银行大票”的发行。年初至今,平安银行(行情000001,诊股)、中信银行(行情601998,诊股)、江苏银行(行情600919,诊股)、浦发银行(行情600000,诊股)分别发行了260亿元、400亿元、200亿元、500亿元的转债,4只银行转债规模就达1360亿元,占今年以来总发行量的41%。
非银转债发行规模也显著增加,截至目前发行额已达990.17亿元,而2018年仅为665.72亿元,甚至超过2017年的全年可转债发行额。
事实上,本轮可转债扩容始于2017年。数据显示,2010年可转债发行额触及历史高点717亿元,此后规模都在600亿元以下并且波动剧烈,直至2017年重新冲破717亿元,一举达到949.67亿元,2018年全年发行规模虽然有所回落,但795.72亿元的发行量仍在历史高位。2019年则实现跨越式增长。2017年成为本轮扩容起点,原因在于再融资政策收紧。国金证券(行情600109,诊股)周岳团队指出,2017年再融资政策收紧后,再融资市场整体融资规模有所下降,转债作为监管鼓励的融资品种,一定程度上替代了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需求。
定增不会完全替代转债
2019年11月8日,证监会就修改再融资规则公开征求意见,从发行条件来看,取消了“创业板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连续2年盈利”、“创业板上市公司公开发行证券最近一期末资产负债率高于45%”等条件,并将“创业板前次募集资金基本使用完毕且使用进度和效果与披露情况基本一致”由发行条件调整为信息披露要求。
仅发行条件的变动,就会让诸多企业将定增作为考虑的再融资方式之一。华泰证券(行情601688,诊股)张继强团队认为,证监会全面放宽再融资限制,尤其是缩小了定增锁定期和发行价折扣,变相削弱了转债在融资上的优势。
周岳团队指出,转债不会被定增完全替代,其特点决定了市场上对此类资产的供给和需求都依然存在。对发行人来说,定增对原股东最大的成本是股权稀释,而可转债的转股过程是一个连续过程,股本摊薄的压力会在转股期均匀释放,转债发行条件也比较简单,审批较快。
张继强团队指出,近期转债发行预案速度明显减慢说明上市公司发行转债的意愿有所降低,但可转债扩容大趋势仍然不改,只是“加速度”回落。
存券估值有支撑
对于存券持有者来说,供给放缓或是一个“好消息”。周岳团队认为,对投资者而言,转债由于“进可攻退可守”的特点,对一些特定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来说具备不可替代的配置价值。该团队认为,明年转债一级市场或将放缓,由于“稀缺性”,存量二级个券的估值将有所提升。
张继强团队也认为,近期转债预案放缓,川投与浦发的发行也未能完全填补前期的供给缺口,11月又有参林、海尔等多只标的面临赎回,转债供弱于求的状况可能持续,预计未来一段时间内转债估值仍会保持较高水平。
供给可能放缓,但需求却在增长。天风证券(行情601162,诊股)固定收益首席分析师孙彬彬发布的研报显示,公募基金2019年三季度转债持仓市值稳步提升,由二季度末的683.85亿元升至742.64亿元,环比提升8.60%。就上交所公布的转债持有者结构而言,公募基金是持有转债最多的投资机构,三季度末持有转债规模527亿元,占比14.4%,单季增持规模64亿元位列第一。
公募基金增持可转债是机构加码的一个缩影。兴业证券(行情601377,诊股)固收团队指出,近年来可转债市场规模快速上升,公募、理财产品、保险等机构资金逐渐成为主要玩家,不少机构自2018年四季度起跑步进入转债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