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万亿元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机会在哪里?业内大佬一致看好这个方向

来源:中国证券报 作者:林荣华 2019-12-21 08:12:0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近10万亿元股权投资行业发展机会在哪里?业内大佬一致看好这个方向)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11月底,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管理人共1.45万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2.85万只,基金规模8.57万亿元;创业投资基金7777只,基金规模1.14 万亿元。无论是管理人数量还是产品规模(合计9.71万亿元),都已占据私募基金行业的大半壁江山。

2019年11月不同基金类型私募基金备案情况

数据来源: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截至2019年11月底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股权投资行业面临一些困难,但也迎来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修改等重磅利好。展望未来,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发展机遇在哪里?

12月19日,多位业内大佬在中国证券报举办的“大时代·大变局·大未来——2019股权投资创新论坛”上给出了乐观预期。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大转型,中国并购基金的系统性机会已经来临,资金端和需求端的动力已经日益明显,总体趋势不可逆转。与此同时,产业并购也成为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系统性机会已经来临

弘毅投资首席执行官、董事总经理袁兵表示,中国并购基金的系统性机会已经来临。据袁兵介绍,美国并购基金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出现,并购巨头KKR就是在那时成立的。当时,美国很多创业人士临近退休,各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市场需要整合。与此同时,很多家族企业希望被其他企业并购。这是美国并购基金发展的基础,中国类似的机会目前已经出现。改革开放之初创业的企业家,很多都到了退休年龄,他们的后代很多不愿意做实业,家族传承问题为中国并购市场带来机会。此外,中国的民营企业大部分所属行业竞争壁垒较低,竞争充分,这些企业发展到今天,需要专业机构帮助提升经营管理能力。

中投公司私募股权投资部原负责人、华兴资本集团战略顾问王欧指出,过去20年全球私募股权投资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规模上升非常快,能够给投资人提供长期稳定的超额回报是根本原因,流动性资金的长期过剩是核心推动力。在规模上升的过程中,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成为另类投资的主流,这其中并购基金又成为私募股权投资的主力。

王欧表示,近两年在美元市场发生的一级市场泡沫的破裂,对整个全球私募股权市场造成了非常大的冲击,也对国内的私募股权投资市场造成巨大的冲击。一方面,美元市场对独角兽的估值调整使投资人开始反思大额资金投入的模式,要求大额资金的投入必须要有更高的投后管理,要有更多的控制权。另一方面,人民币市场投资逻辑和投资模式到了必要理顺的时候,投资人不再接受模拟美元投资模式的概念。

王欧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发展大转型,国内并购市场迎来发展机遇,资金端和需求端的动力已经日益明显,总体趋势不可逆转。未来无论是美元市场、人民币市场,控制型交易、控股型并购基金的发展将迎来越来越多的机会。私募股权市场将进入大的转型期、升级期,告别过去10年基本的VC投资逻辑,迎来控股型投资主导的时代。

高新技术发展离不开产业并购

在经济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产业并购也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手段。证监会市场部原副主任、中关村(行情000931,诊股)大河并购重组研究院院长王雪松在主题演讲中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依赖人才、技术更迭快、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产业并购是其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王雪松表示,当前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呈现六大特点: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在经济转型期非常活跃。二是高新技术产业并购增速快于全市场,占比提升,逐渐成为主流。三是并购成为助力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领域转型的非常重要的手段。四是当前高新技术产业的并购越来越重视产业协同,产业协同是高新技术产业并购的一个主要的目标。五是高新技术产业并购以电子信息业为主,各产业均衡发展。六是高新技术领域跨境并购趋缓,区域日趋多元,原来大都以美国为主要并购市场,现在越来越向亚洲的一些国家像日本、韩国、新加坡等拓展。

王雪松认为,高新技术产业并购未来发展将呈现几大趋势:一是高新技术企业人才获取型的并购是并购发展的一个最重要趋势。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性的产业并购,并购是全球高科技企业成长到一定阶段的必然选择。三是高新技术产业并购的宏微观基础越来越成熟。

王雪松表示,高新技术产业具有依赖人才、技术更迭快、市场竞争激烈等特点,产业并购是其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科创板、注册制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资本市场舞台。伴随科创板的发展,中国将涌现出一批全球顶尖的科技型企业和优秀的股权投资机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