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专家暨领军者连线”——对话李迅雷:建议赤字率扩大至3% 资本市场迎来三大机遇)
《投资者网》郑小琳
一场疫情,打破了鼠年春节的“喜上眉梢”,取而代之的,是各行各业笼罩在一片迷蒙“寒冬”。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疫情对中国经济的冲击多大?政策层面又将如何应对?脆弱的小微企业如何解决生存难题?对于以上种种疑问,《投资者网》对话了著名经济学家李迅雷。
李迅雷,现任中泰证券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所所长;同时还担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人大财经委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等。作为最早从事国内证券市场研究的人士之一,李迅雷还被称为“本土杰出研究领袖”、“上海市十大青年经济人物”、“沪上十大金融创新人物”、“年度最佳首席经济学家”等。自本次疫情爆发以来,李迅雷及其研究团队已经发布了多篇深度报告及观点。
疫情侵袭:生产恢复需一定时间
疫情对生产的影响不言而喻,防控疫情仍是当前的主要工作,但在可预见的灾后,恢复生产需要多长时间?
李迅雷认为,“疫情在大概率会会在今年一季度结束,但是之后,市场对疫情的防护意识仍然较强,没有恢复信心,因此,生产要恢复以前的状态需要一定的时间。”
在他看来,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已经迎来“拐点”。“在2月7日左右,全国的确诊人数就已经出现拐点。而在这一过程中,总的患病人数会出现下降,但过程会比较缓慢,中途也可能出现反复现象。整体来说,疫情对经济的影响大约在半年时间左右。预计到今年5月份,经济会缓慢恢复。”
与此同时,李迅雷也指出,从近期各地陆续披露的政策来看,为了防控疫情扩散,复工要求依然非常严格,不仅要求企业自查、逐级上报,还要经过审核,实现错峰、逐步复工。从企业和工人层面来看,复工也存在多重顾虑,工人担心出门在外被感染,企业经营者担心出现病例导致企业关停。即使按照2月10日起陆续复工,工业生产要恢复至正常水平,预计至少要等到3月中旬,相比往年节奏慢了半个月以上。
三大改革主线 建议赤字率扩大至3%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无疑是一只从天而降的“黑天鹅”,给国内餐饮、旅游、零售、影院、交通等行业带来较大冲击。见微知著,此次疫情对中国经济会带来多大的影响?政策层面如何持续应对?
“2003年SARS期间,我国GDP的增量大概在9%左右,那时全国GDP总值13.74万亿,体量小,现在GDP总值预计是100万亿,两者相比,前者增速快影响肯定较小,而同样受疫情影响,GDP增速从10%降到9%和现在6%降到5%,降幅是截然不同的,因为同样一个百分点,因为基数较小,很值钱。同时,预计疫情对中国2020年GDP增速负影响在0.5%-1%之间,今年GDP增速目标较大可能定在5.5%-6%区间。”李迅雷向《投资者网》介绍。
与此同时,李迅雷表示,“为尽快恢复经济活力,中央政府肯定会出台相应的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以维持经济的平稳运行。以财政政策为例,应更加积极,进一步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建议财政赤字率从2019年的2.8%,上调至3%,即增加约2000亿人民币的财政支出。同时,降准和降息,在一定空间下,可以同时使用或者交替使用。”
他还强调,除了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外,改革层面,今年仍主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改革分为政府部门、企业部门和居民部门等三大部分。首先,政府部门应更多的给地方及企业下放权限,但同时中央政府要多发国债,而不是让地方政府发“专项债”,因为地方政府的债务压力仍处于上升阶段,需要中央整体把握及协调;其次,企业部门,应大力支持民营企业;居民部门,应减少贫富差距。贫富差距的扩大不利于消费,富人的边际消费倾向较低,而中低收入者边际消费倾向较高,因此,在改革层面,政府应做好收入分配及社会保障制度之间的协调工作。”
精准帮扶切勿“一刀切” 资本市场迎来三大机遇
对于小微企业而言,解决短期”存活”问题是首要。截至2月9日,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财政已累计下达720亿元的防疫资金。与此同时,很多地方政府已经公布了减免或延迟缴纳税费的政策,部分地方政府还宣布为小微企业减免国有企业房产的租金、提供就业或工资补贴、提供融资信用担保等。
李迅雷认为,“对企业而言,一方面要提供流动性,另一方面是减轻负担。目前各地更多是使用因城施策,即各个地方根据疫情变化来出台政策。不过,这里面也存在的问题是,产业本身有一个向头部集中的优胜劣汰的过程,即便没有疫情,许多企业也面临着生存的困境。因此,在扶持方面,建议政府精准去‘救’那些受疫情影响较大且能恢复元气的企业”。
李迅雷强调,“救助”企业不宜过多使用一刀切的行政方式,而要根据市场的需求来进行救助。“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如何制定扶持政策是当下面临的一个难题,定的太具体则不利于企业发展,管得过多过死,反而加重企业的负担,因此,按法律要求来制定政策,把握‘度’很重要。”
从投资角度,疫情的“危机”效应并存,有危又有机会。李迅雷谈到,“疫情将给资本市场带来三大机遇,一是,随着中国经济的结构性转型,如新能源,新材料等新旧动能转换的新兴产业可能迎来更多机会;二是,因高估疫情严峻性,存在个股被挫杀的,可能存在一个反弹的机会;三是,在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中,行业龙头或头部企业,所获得的投资回报率及收益会更高。总体来看,资本对于疫情防治还是偏向乐观,市场比想象的也要更强。”
对于楼市,李迅雷较为谨慎。他认为,“即便没有疫情,房地产市场整体也处于下行阶段,处于长周期的下行阶段,通过鼓励买房来持续中国经济的模式是很难持续的。”(思维财经出品)
李迅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