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樊纲:要慢拆城中村 一个城市不能只有高收入人群)
11月17日消息,主题为“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建设中的深圳”的中国经济50人论坛深圳研讨会今天举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院长樊纲在发言中提出,深圳确实面临着土地问题,能不能扩区,这是国家以后要思考的问题。“在没有扩区的情况下,深圳区划内有几块土地可以思考,怎么让集体土地更好地供给,像城中村那些土地怎么成为城市供给,这也是很大的一块供给,能不能调动出来。”
他还提到土地结构问题,提出城市在转型,“恐怕过去工业区的土地要转移到生活或者商业用地。”
樊纲表示,最重要的是怎么真正让大湾区的土地供给、住房供给成为香港的住房供给。“城市群发展概念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中小城市甚至农村的土地和住房和大城市打掉边界,用快捷的交通连接起来,使供给范围扩大。”
他说:“十年前我们讲深圳3000万人口的时候,当时讲的已经是经济人口,不是住宅上,经济人口就是白天工作,晚上来吃饭、看戏,经济人口多,但是不一定都住在这个区域,通过交通,可以走到更大的范围,这就是通过大城市群的发展来稳定房价,提高住房供给的问题”。
他还提出,调控一定要有供给需求的概念,价格是供给和需求两方面影响的结果。“控制需求我可以理解,你把住房供给方的资金断掉,这不是让他少盖房子吗?”
樊纲认为,政府可以通过公租房等措施解决低收入阶层的住房问题,解决一些年轻人、刚刚开始创业的人才的住房供给,这个供给还是非常重要的。
他还建议,要慢拆城中村。“怎么解决城中村的一些问题,我们需要集思广益,包括怎么发挥集体经济的作用,包括怎么规范租赁、改造等等这些措施,但是我说你要慢拆,不要驱赶低端人口”。
他认为,“一个城市不是说只有高收入人群,人口也是需要结构的,使得这个城市有生气,也使这个城市可以均衡发展。深圳现在城中村里面最有活力,年轻人创业的、找工作的。你到欧洲看那些小城镇,城中村就像那种小城镇,美丽的欧洲小城镇,旅游的时候大家都向往、羡慕的地方。”
他表示,“这是深圳的文化价值,我们的历史从这儿开始的,怎么使它发挥作用?当然这需要各方面集思广益,这不是经济学家自己能够解决的问题,设计师、建筑师、房地产商、城市管理者等等共同努力,使这些禀赋更好地发挥作用,使我们的城市更有朝气,而不是把它像计划经济管的死而又死。”
“没有低端,我觉得那不是一个有朝气的城市,示范城市也应该给大家示范,比如夜经济怎么做的,怎么相得益彰”,樊纲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