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海基金控股权即将易主 四年管理规模缩水近500亿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蔡俊 2020-10-12 07:31:47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中海基金的大股东即将发生转变,成立16年历经风雨,这家老牌基金公司四年来规模缩水,产品业绩乏善可陈,走到了需要变革的边缘

(原标题:中海基金控股权即将易主 四年管理规模缩水近500亿)

《投资者网》蔡俊

9月30日,国联证券(601456.SH)发布公告称,将以1.15亿元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持有的中海基金25%股权,并强调最终目标为拿到中海基金的控股权。

国联证券曾是中海基金的大股东,后持股比例逐渐减少,失去控股权。中海基金也历经16年风雨,如今或再度回到国联证券手中。

不过,虽然国联证券目前尚未控股,但已开始人事布局,在今年9月接连向中海基金派驻两名高管。近些年来,中海基金规模急剧缩水,业绩在今年同类产品中也乏善可陈。国联证券重掌控股权后,中海基金内部会刮起怎样的风暴,有待观察。

中海基金控股权生变

企查查显示,目前中海信托、国联证券、法国洛希尔银行分别持有中海基金41.59%、33.4%、25%股权。国联证券收购法国洛希尔银行所持有的股权后,将直接持有中海基金58.4%股权,成为大股东。

全牌照梦想,对于正在开始“起飞”的国联证券,正在照进现实。

根据2020年半年报,中海基金在报告期实现营业收入7392.18万元,净利润1276.53万元。对比同期的国联证券数据为8.22亿元、3.21亿元,尽管中海基金对国联证券业绩的增厚贡献不大,但论价值,一张公募基金牌照,能推动券商的经纪、研究所、资管等业务向行业纵深拓展,潜在的连带效应巨大。

不过,收购中海基金之际,国联证券又将踩着“一参一控”的红线,多添烦恼。

今年9月21日,国联证券公告与长沙涌金集团签订协议,前者拟受让后者持有的国金证券7.82%股权,并筹划由国联证券向国金证券全体股东发行股票,以换股方式吸收合并。

国金证券还持有国金基金49%的控股权。根据《证券投资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同一实际控制人控股基金公司不得超过一家。收购国金证券后,国金基金作为“嫁妆”也会被国联证券纳入版图,但如果还要控股中海基金,“一参一控”的限制或将成为这家新贵券商的烦恼。

对此,《投资者网》就如何解决未来控股两家基金公司的问题向国联证券求证,对方尚未置评。

但无论怎么整合,中海基金与国金基金的合计体量,与行业第二梯队至少千亿级规模都相距甚远。

东方财富网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国金基金的管理总规模480.49亿元,7位基金经理管理30只基金。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偏少,到今年10月9日为止,还有国金鑫新灵活配置(LOF)、国金量化多策略等产品的净值跌破1元。

中海基金方面,东方财富网统计,截至今年上半年,其管理总规模102.72亿元,较2019年底120.3亿元缩水17.58亿元;共有13位基金经理管理37只基金。

人事安排先行

谁曾料想,如今视中海基金为目标的国联证券,一度对其有过放弃念头。

2004年,中海基金的前身国联基金正式成立。成立之初,国联证券、横店集团、云南烟草兴云投资各持股49%、31%、20%。

不过,两年后国联基金的股权结构发生重大转变。中海信托受让横店集团的持股,并在随后的增资扩股中继续出资。一轮运作下来,中海信托成了国联基金大股东,并将公司更名至今。

此后,中海基金的股权结构还经历了不少变化,小股东相继退出,法国洛希尔银行参股,逐渐形成三方操盘的局面。有一段时间,国联证券甚至萌生退意。

2018年,国联证券在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挂牌转让持有中海基金的全部股权,对价2.1亿元。挂牌公告里,江苏中天资产评估所对国联证券所持的对应股权,给出1.94亿元估值。

彼时的国联证券,已在港交所上市,正谋求回归A股。2.1亿元的开价,较估值高出约10%。同时,国联证券要求受让方确认资格后,先行缴纳6405.5万元保证金。

最终,规定期限内未有意向方出现。没有下文的交易,如今看来成了国联证券重掌中海基金控股权的小插曲。

这个插曲峰回路转,引发了如今的一系列涟漪。目前国联证券虽未控股中海基金,但人事安排已先行一步。

今年一季度,中海基金副总经理,现年约55岁的宋宇离世。资料显示,中海基金还是国联基金时,曾在国联证券多个岗位任职的宋宇,就加入公司先后出任总经理助理、督察长、副总经理等岗位,是名副其实的元老。

今年9月,中海基金先后公开2起高管任命。李亮、李俊先后被任命为中海基金副总经理、副总经理兼首席信息官。两人此前在国联证券资产管理部任职,这或许意味着,国联证券虽未完全拿到中海基金的控股权,但正在逐步接管内部事务。

而现任中海基金总经理的杨皓鹏,2017年由中海信托赴任公司任总经理助理,后升至总经理。随着控股权即将变化,总经理职位也有了悬念。

对此,《投资者网》就总经理职位是否会发生变化向中海基金求证,对方尚未置评。

规模缩水近500亿

安排好人事,中海基金核心的投研业务,摆在国联证券面前。

2019年,曾供职中海基金投研部的江小震,在网络发出公开长文,罗列中海基金的十大问题,包括业务安排、人事任命、投资决策等方面,矛头直指现任总经理杨皓鹏。

真实与谎言,公开与隐秘,尽管公开信的真假只有内部人知道,但从中海基金的表现看,无论规模还是产品表现,确实不尽人意。

据东方财富网统计,2016年三季度末,中海基金的管理规模达到历史巅峰,为593.59亿元,之后开始急速缩水。也是2018年开始,杨皓鹏掌舵的中海基金,管理规模常年不到200亿元。

从逼近600亿元规模,到低于200亿元,到今年上半年仅保有102.72亿元,中海基金四年来管理规模缩水490.87亿元,其产品业绩在同行中也显得较为平庸。

截至今年10月9日,中海基金今年涨幅最高的前三只产品均为偏股型,分别达58.33%、50.05%、41.18%。根据Wind统计,该成绩在同期同类产品中处于中游,南方基金、农银汇理、长城基金等涨幅前列的同类产品,涨幅均超过100%。

一位上海的基金人士认为,偏股型产品业绩一般,对中小型基金公司来说,问题还不大,因为偏股产品的规模相对有限,最主要还是债券型产品的业绩与规模,几乎决定了公司的前途。

江小震的公开信里,曾提及中海惠利、中海惠祥等两款产品,在2016年、2017年因策略失误,造成业绩下滑,最终导致被巨额赎回。2016年三季度末,即中海基金规模历史峰值时,两款产品总计份额接近200亿元,但如今翻遍中海基金官网,两款产品已不见踪影。

虽是旧闻,且风波也未发生在杨皓鹏任职期间,但江小震在公开信里透露,曾在中海基金任职过的“陆”姓人士,离开中海基金任职兴业证券的投研部门后,被杨皓鹏又请回中海基金做高管,“涉嫌利益输送”。

根据中海基金官网,公司投研部目前有三位基金经理,2017年后从兴业证券跳槽至公司。投研江湖不问出身,但要靠业绩说话。

截至今年10月9日,中海基金今年业绩最好的三款债券型产品,涨幅分别为15.71%、15.51%、13.24%。根据Wind统计,中海基金涨幅最高的债券型产品,在同期同类产品中排名42位,最高的鹏华基金旗下产品,今年涨幅达28.02%。

业绩表现不突出,也令中海基金债券型产品的规模无太大起色。根据Wind统计,其全部债券型产品合计规模10.73亿元,而涨幅最高的鹏华基金同类单个产品,就高达25.1亿元。

《投资者网》曾就相关问题向中海基金求证,但均未获回复。(思维财经出品)■

中海基金国联证券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财经频道
股市先机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