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不合规子公司遭限期整改 海王生物营收净利“双下滑”困局待解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戴昊彤 2020-10-16 07:31:26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海王生物旗下药企——海王(湛江)医药公司遭限期整改,其所属的内蒙古海王医药、六安海王医药也均出现药品不合规现象。子公司麻烦不止的同时,海王生物上半年营收净利也双双下滑,“增收不增利”已成近三年经营困局。此外,前几年的大举扩张也为公司带来不断攀升的应收账款,偿债与经营双重承压。

(原标题:药品不合规子公司遭限期整改 海王生物营收净利“双下滑”困局待解)

《投资者网》戴昊彤

9月24日,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以下简称“广东省药监局”)公布的关于药品GSP跟踪检查的通告(2020年第78号)公告显示,根据《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药品医疗器械飞行检查办法》等有关规定,广东省药监局组织对广东天奥医药有限公司等57家药品经营企业进行了药品GSP跟踪检查,现将监督检查结果为限期整改的予以公布。

值得一提的是,据限期整改企业第45项显示,海王(湛江)医药有限公司的检查结果为限期整改,药品经营许可证为粤AA7591455。 

据相关资料显示,海王(湛江)医药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9月7日,大股东为广东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70.00%;广东海王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大股东为深圳市海王银河医药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58.19%;而深圳市海王银河医药投资有限公司为深圳市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王生物”,000078.SZ)的全资子公司。

子公司遭遇“限期整改”  

事实上,在此次限期整改之前,同为海王生物旗下公司——内蒙古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六安海王医药有限公司均出现药品经营不合规,而遭公示现象。  

8月25日,六安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的《行政处罚案件信息公开表》(六市监罚字〔2020〕66号)显示,上市企业海王生物的旗下公司六安海王医药有限公司销售不符合规定的“复方愈创木酚磺酸钾口服溶液”。无独有偶,8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药品监督管理局网站公示的行政处罚信息((内)药监药罚〔2020〕41号)显示,本次抽查发现2批次药品不合格。其中,内蒙古海王医药有限公司经营的药品检验不符合规定,该公司也属于海王生物旗下药企。

针对上述两个药品不合规的事件,海王生物对《投资者网》表示,”监管部门均认定公司是在不知道所销售或者使用的药品是假药、劣药的行为。本次药品违规属于药品生产企业质量把关不严,公司已及时上报相关问题,并作出相应调整。公司在日后的经营活动中将严格按照GSP要求执行,全力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上半年营收净利“双双下滑”

据海王生物2020年上半年业绩报告,公司营收为178.66亿元,同比下滑14.32%;归母净利润1.28亿元,同比下滑37.12%;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仅为1.22亿元,同比下滑44.04%。

关于上半年因新冠疫情,该公司营收及净利润双双下滑的现象,海王生物告诉《投资者网》,“疫情期间,除发热门诊外医院业务基本处于停滞状态,对公司营收造成了一定影响,自4月起营收基本恢复到上年同期水平。随着疫情的好转,公司将加强应收账款回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和运营效率,促进盈利能力提升。此外,在半年业绩报告中,海王生物也把原因归结为受疫情冲击、全国医药制造业因开工不足、原料短缺与运输受阻等因素影响。”

然而,值得投资者关注的是,海王生物近三年来的业绩表现均出现增收不增利局面。2017年至2019年,公司营收分别为:249.40亿元、383.81亿元、414.9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83.30%、53.90%、8.11%;净利润分别为6.36亿元、4.15亿元、2.41亿元,同比增长分别达52.10%、-34.84%、-41.89%,净利润与营收均连续三年呈现回落迹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海王生物应收账款达173.71亿元,占当期营收的97.23%,占当期总资产的43.33%;货币资金仅有68.37亿元,但其短期借款达100.2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达12.66亿元。

因此,对其资金承压的现象,不少海王生物的投资者表达出一定程度的担忧。针对后续公司将如何缓解现金流压力,以及优化财务结构等事宜,海王生物表示,“公司自2019年起,已经通过加强应收账款管理、清理低效业务,加速资金回流,经营净现金流实现了大幅提高;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支出方面,公司会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控制费用支出;另外公司拟通过非公开发行股份融资25亿元,进一步优化财务结构。”

大举扩张“后遗症”待解

近几年,大肆扩张为海王生物带来诸多“后遗症”。2019年3月20日,海王生物公告称,拟公开发行总规模不超过10亿元(含10亿元)的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将用于补充营运资金或偿还公司债务。2019年6月25日,海王生物披露,拟定增募资25亿元,其中10亿元用于偿还银行贷款,1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过去一年多来的频繁定增,似乎与该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间斥重资60.49亿元收购的78家公司有着紧密关联。

据资料显示,这些主要为收购兼并医药商业流通项目,其中,2018年对赌标的公司未达成对赌营业收入或经营性净利润目标的共 24 家,商誉减值2.6亿元,同时公司不断扩张,应收账款已激增到189.53亿元,今年虽有小幅减少但也高达约174亿元。 

对大肆扩张为海王生物带来的诸多后果,关注医药行业的观察人士对《投资者网》表示,前几年海王生物的大力扩张一部分是受到政策和行业环境的影响。随着“两票制”(药品从药厂卖到一级经销商开一次发票,经销商卖到医院再开一次发票)等行业政策的颁布实行,医药流通行业的竞争格局开始发生一些变化,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为拓展医药流通方面的业务,并促进业绩持续增长,海王生物开始尝试内生式发展和外延式并购的方式来稳固自身的行业地位。但如今,从已收购企业的经营表现与海王生物的业绩、现金流表现来看,目前在经营与偿还债款两方面,海王生物都承受一定的压力。由此,其后续业绩是否能够得到不断提振,则有待观察。(思维财经出品)■

海王生物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财经频道
股市先机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