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长三角自贸区“一盘棋”谋联动)
近日,长三角内的自贸试验区又有新动态:在全国率先扩区后,浙江自贸区建设进入2.0版;最新成立的安徽自贸区明确,争取今年年底前形成首批制度创新成果。对于长三角而言,自贸区“扩容”后如何再出发?又该如何更好地发展自贸区示范作用和联动效应?
浙江70项首创措施
加速自贸区2.0建设
近日,浙江省完成起草《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深化改革开放实施方案》《关于支持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若干意见》),并已经浙江省委省政府有关会议审议。
《实施方案》指出,要以义甬舟开放大通道和浙江沿海大湾区为基础,加强自贸试验区和周边区域、开放平台联动发展,在浙江省范围内形成“自贸试验区+联动创新区+辐射带动区”的改革创新高质量发展新格局。
浙江自贸试验区实施范围为239.45平方公里,包括舟山(119.95平方公里)、宁波(46平方公里)、杭州(37.51平方公里)、金义(35.99平方公里)。
浙江自贸区扩区后,全力推进“五大功能定位”建设,承载了更多的使命和期许。对于浙江自贸区的发展,《实施方案》也提出了目标,到2025年,自贸试验区带动所在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和研发经费占营业收入比重 均高于全省平均2个百分点,外贸进出口总额、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增速均高于全省平均3个百分点,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达到1万亿元,成为引领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先行区和增长极。
《实施方案》提出,建立以投资贸易自由化便利化为核心的制度体系、打造以油气为核心的大宗商品全球资源配置基地、打造新型国际贸易中心、打造数字经济发展示范区等7方面28项工作,146条相应的具体举措中70项措施为浙江首创。
为了把自贸试验区打造成为浙江建设“重要窗口”的示范区和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创新发展新标杆、经济增长新动能,一同出台的《若干意见》围绕着赋予更大改革自主权、打造全球人才蓄水池、打造国际投资避风港、加大财税金融政策支持力度、加大土地政策支持力度五个方面提出20条意见。
“浙江自贸区扩容,正值我国‘十四五’计划制定并即将启动之际,无论是对浙江省发展,还是对长三角区域甚至长江经济带的发展,都具有重要的不可低估的战略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研究员杨涤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经过四十余年发展,形成了民营经济发达、实体经济为主、数字经济领先三大优势。
“长三角是中国的经济增长极,浙江省是长三角的内部增长极之一,而自贸区是浙江省经济的增长极。”杨涤指出,在当前百年大变局之中,这是我国相对发达地区和省份对外扩大开放,加快融入全球经济,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资源配置,形成內循环为主体,内外循环相互促进的主动举措与行动,是我国对外加大高水平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三角强化联动
发挥自贸区示范作用
长三角坐拥上海、江苏、浙江、安徽四大自贸区,具备强大的区域合作发展优势。在长三角一体化战略背景下,强化联动,充分发挥四地自贸区示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此前,为全面加强沪苏浙三地自贸试验区的沟通联络、协调配合,积极探索创新合作模式,两省一市签署了《上海江苏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联动发展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而安徽自贸试验区正式成立后,目前已启动自贸试验区网站建设,研究制订自贸试验区建设起步期、创新创业期、拓展深化期一揽子宣传方案。同时,安徽正组织开展首批制度创新成果征集、梳理、评估,争取年底前向国务院报送安徽自贸试验区的首批制度创新成果。此外,安徽省商务厅已启动《支持安徽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若干意见》及各专项支持政策的研究制订工作,未来三至五年将分阶段推进,高标准高质量建设安徽自贸试验区。
在专家看来,长三角四地自贸区想要更好地联动发展,需要在实现资源要素高效配置、产业互动、金融创新等方面发力。
华略智库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赵永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长三角各自贸区想更好地联动发展,要在开放定位方面进行错位发展。明确长三角自贸区总体的定位,通过错位协同引导各自的国际化要素,在长三角区域进行协同和联动。
“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格局下,长三角内自贸区要在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业、金融贸易等方面实现产业互动,这些方面的合作潜力较大。”赵永超指出。
“未来,长三角自贸区的联动发展,一方面可通过打造一体化区域要素市场,实现各自贸区间资源要素的高效配置,实现长三角区域的自贸区内外‘双循环’格局。”民银智库宏观区域研究团队负责人应习文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另一方面,应以区域金融合作与金融开放为核心,促进区域间金融合作进一步深化,积极探索自贸区内的金融创新,并加快复制和推广经验,发展绿色金融助力打造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示范区,以金融引领数字经济和产业经济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