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若谷:“三低”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能否持续?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李若谷:“三低”成为世界经济新常态?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能否持续?)

“从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世界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进入第十三个年头,但我们并没有看到通货膨胀的出现,虽然经常有人提醒我们通货膨胀就要来了。大量的资金没有走向实体,而是股市繁荣,这种虚拟的繁荣到底能坚持多久?对经济是好是坏?”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学会会长、中国进出口银行原董事长李若谷在12月12日举行的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在他看来,在全世界70多亿人口中,有购买力的需求不到20亿人,出现了全球需求不足的问题。“在全球化经济形势下,有没有可能做一个全球的资产负债表,做一个全球的资金平衡表,看看到底是需求不足,还是供应不足?”

李若谷说,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日本进入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的“三低”经济已经30年了,至今没有彻底走出这个状态。而现在的欧盟有可能染上这种“日本病”,美国恐怕也要受到“三低”的影响。因此,李若谷认为,需要思考“三低”经济会否是未来世界经济的常态。

“除了中国以外,世界主要经济体今年都将是负增长,有些国家明年年底之前可能走出这个困境,还有许多国家要到2022年才能恢复到以前的水平。而国际贸易要恢复到以前的水平是困难的。”

这就引申出了另一个问题:在外部环境不理想的情况下,中国经济一枝独秀能维持多久?“实际上,我们面临两大问题:一个是就业,一个是税收,因为经济不发展,就业很难恢复,税收也很难上升。”李若谷说。

李若谷说,由于我国目前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及人均消费水平都远低于发达国家,疫情暴发后,消费受到重创,大幅度下滑,至今仍然没有恢复,内需推动经济增长乏力,“三架马车”只剩下投资尚可。

“但我担忧的是,这种投资有没有可能再次出现产能过剩和重复建设的情况。经济发展遇到困难就会影响收入的上升,税收的增长,反过来会影响信心和消费。”李若谷说。

他指出,当前,货币政策已经很难再发挥更大作用了,而财政政策有赖于税收的增加,否则就要增加赤字。“全世界目前大约都是用增加财政赤字的办法来救助家庭和企业,但我们是否愿意这样做呢?换句话说,我们是否有意愿或有能力大幅度增加财政赤字呢?”

李若谷发问,长期的宽松货币政策没有引起通胀,长期的全员劳动生产率低迷与增长是否有脱钩的嫌疑?宏观经济政策理论是不是要进行重新思考?

对于疫情期间蓬勃发展的科技产业,李若谷认为,世界进入数字经济和信息时代,将给世界的发展和人类带来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目前对积极的一面谈论比较多,而对消极的影响忽略了。

在李若谷看来,对于数字经济,亟待人们思考的问题有很多,比如:在大力发展数字经济、AI系统,实现无人驾驶、无人商店、网上银行、数字银行的同时,如何解决人类的就业问题?一个数字化的城市和空间对人类的心理、精神、人际关系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量子计算机的出现超过了所有现有超级计算机的计算速度,还有什么样的识别系统密码不会被破解呢?

“世界上没有一件事物只有积极的方面,而没有消极的方面,而且从长期看是相互抵消的,所以无论是多么好的事情都需要适可而止,否则灾难不远。正确与错误,好与坏是天壤之别,但距离是一步之遥,跨过这条线好坏易位。”李若谷表示,希望在发展数字经济、AI经济、信息经济的同时,时刻警惕可能的不利影响,千万不要造成人类毁灭自己的现象。

最后,李若谷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中国的发展到底应该对人类和世界做出什么样的贡献呢?是发展一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最大的市场、最大的需求,让其他国家在中国市场上获益,这样就够了吗?还是应该为世界更加长远和更让人民受益的理念上有所创造呢?

“金融危机和新冠疫情的大暴发隐隐显示,人类和世界的发展理念出了问题,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是世界文明中唯一一个没有被中断的文明,其中蕴藏着博大精深的理论,例如天人合一的哲理。如果我们能将这些东西发掘出来,结合借鉴现有的发展理念,形成一个新的世界发展的理念,那会对人类的长期生存和发展十分有益,它将是超过过去工业革命以来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李若谷说。

(作者:郑青亭 编辑:和佳)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