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11月结构性存款压降约5000亿,余额较峰值回落4.7万亿)
中国人民银行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11月末结构性存款余额约为7.46万亿,环比上月压降4807亿。今年结构性存款1-4月连续回升后,至4月末达到历史峰值。不过5月后连续7个月下降,主要因为监管部门要求商业银行压降结构性存款。
如以银行类型看,11月结构性存款余额下降,主要由中小银行结构性存款压缩3400亿所致。
依据央行信贷收支表统计范围,大型银行为本外币资产总量大于等于2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包括工行、建行、农行、中行、国开行、交行和邮政储蓄银行,即六大行+国开行。
中小型银行为本外币资产总量小于2万亿元的银行(以2008年末各金融机构本外币资产总额为参考标准)。所有股份行均包含在中小型银行范畴内。股份行因结构性存款规模较大且依赖较高,是结构性存款压降主力。
结构性存款的底层资产为存款,具有保本特性,其产品设计上往往配置很小比例的期权来实现与利率、汇率、股市指数等的挂钩。作为期权的买方,损失是有限的,最大损失为支付的期权费,收益却可能很大。
比如,一款期限12个月挂钩沪深300指数看涨的结构性存款,1年期存款FTP利率为3%;将本金的1%配置沪深300看涨期权,期权行权条件为若到期日沪深300指数高于买入日,兑付期权买入金额的2倍,否则为0。不考虑手续费管理费等,若到期日沪深300较买入日上涨,则收益率为(1-1%)*3%+1%*2=4.97%;若下跌,收益率为(1-1%)*3%-1%=1.97%。
结构性存款作为主动存款工具,2017-2018年规模快速增长。结构性存款巅峰时期,规模超过12万亿元。2020年5月以来,受结构性存款压降影响,结构性存款下降明显。11月末的结构性存款余额相比去年末回落2.1万亿,相比4月末的峰值回落4.7万亿。
多家媒体今年5月报道,监管部门曾对部分银行进行窗口指导,要求结构性存款规模在2020年9月30日之前压降至年初规模,并在年内逐步压降至年初规模的三分之二。如按此计算,12月还将需要压降约1万亿的规模才能达标。
东吴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李勇表示,对于结构性存款压降的监管要求,中小型银行面临的负债端压力将明显大于大型银行,原因有二:
一是前4个月中小型银行结构性存款增长较多、较快,中小型银行压降更加不易、压降压力更大。
二是中小型银行对结构性存款依赖性更强,这是由于中小型银行自身品牌优势不足,难以只靠活期存款、定期存款等传统存款工具来获取资金,要依靠更多高息揽储工具来吸引储户。
“由于套利空间较大,今年初结构性存款规模大增,监管层打压银行结构性存款,实质是打击高息揽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从而达到降低社会融资成本的目的,支持企业生产和复苏,促进实体经济发展。”李勇表示。
(作者:杨志锦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