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隆基股份新高背后灵魂两问: “死磕”182尺寸 是保守还是下一盘大棋?)
当张磊和他的高瓴资本携百亿入股隆基股份(601012.SH)的时候,这家千亿光伏巨头的股价在12月21日被点燃。涨停之后,该公司总市值创下历史新高,达到3222亿元。
事实上,在今年股价翻涨两倍,市值相继突破2000亿、3000亿之时,隆基股份同样面临估值争议。若不是高瓴资本的刺激,该公司或许还要围绕着75元的股价点位“挣扎”一段时间。
而市场犹豫不决的背后,隆基股份正在进入“守江山”模式。
从数十年前押注单晶路线,到如今成长为单晶领域绝对的王者,隆基股份在今年迎来了重要时刻:登上全球最大光伏组件出货商宝座,全力构建垂直一体化的制造链闭环。但竞争对手不断向其发起挑战。一方面,今年掀起的大尺寸组件争夺事关未来3-5年组件领域的经营分野;另一方面,在谁是下一代光伏电池路线的热议中,外界很少看到隆基股份的身影。红利还能维持多久?
在这些新技术路线的讨论中,隆基股份成为“保守”的一方:不介入210尺寸,不热衷HJT(异质结)研发。
“未来有多远,这没有结论。”隆基股份一位内部人士曾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这些质疑。
但在技术快速迭代、竞争异常激烈的光伏行业,这样的回答似乎很难打消外界的疑虑。
若要总结今年国内光伏行业的重要事件,临近年末、争夺异常的大尺寸组件之争必会入选。
从6月份联合晶科能源、晶澳科技等公司成立M10(182mm×182mm)硅片尺寸联盟,到今年在不同场合传达182尺寸组件的优势和性价比,隆基股份在今年的大尺寸组件争夺中立场鲜明。
当今年大尺寸之争激烈时,包括不少头部光伏龙头企业在内,今年新投入的产能都选择210mm尺寸并向下兼容,以保持观望。然而,隆基股份并不打算给自己留“后路”。该公司品牌总经理王英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年新建产线主要按照182尺寸设计,未考虑210尺寸。”
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的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隆基股份先后宣布多项单晶扩产计划。从今年年初公布云南楚雄年产20GW单晶硅片建设项目,到今年11月份公布云南曲靖(一期)年产10GW单晶电池建设项目以来,该公司公布的扩产计划多达9个,累计投资总额为279.38亿元。
甚至,隆基股份对182尺寸的“死磕”招致同行的抱怨。有头部光伏企业内部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光伏行业历来多次技术竞争中,从来都是只说自己好,没说对手不好的,隆基今年有点反常。”
的确,即便182尺寸和210尺寸孰优孰劣的“口水仗”打得热火朝天,最后的结论都无外乎“交给市场选择”——这两种组件尺寸的优劣讨论已经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甚至,业内机构在预测3-5年后组件领域主流市场份额时,182尺寸和210尺寸共存的局面几乎成为共识。
但“共存”之余必有“挤压”。“死磕”182尺寸的背后,隆基股份势必想持续巩固市场地位。
在距离年终收官尚有一个月之时,隆基股份正式对外宣布了一则消息,该公司今年以来高效组件的出货量超过20GW,一举超越原来的组件市场龙头老大晶科能源。
可即便如此,国内组件领域是目前整个光伏产业链竞争最激烈的制造环节——隆基股份、晶科能源、晶澳科技、天合光能、东方日升等巨头众多,各家之间你争我夺。
从2014年收购了浙江乐叶光伏科技85%的股权,进军电池组件环节,隆基股份用了6年时间成为组件出货量第一。但打江山易,守江山难。
“尺寸之争,实际上就是市场份额之争。”一位新能源行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评论称,业内人士都知道明年组件市场的最大主流不会是182尺寸或是210尺寸,而是166尺寸。但隆基股份无论是“结盟”,还是快速推出182尺寸产能,就是想在更长远的市场上快走一步。
当下光伏行业普遍的观点是大尺寸趋势不可逆转,这意味着一个尺寸被下一代尺寸迭代成为必然。
根据业内机构PVInfoLink的预测,到2023年,210尺寸组件产品将取代182尺寸占据最大的市场份额,并且到2025年,其市场份额将是182尺寸的数倍。
如果预测成真,留给隆基股份的时间并不多。上百亿元的182尺寸产能项目的投资需要尽快收回,更重要的是,其庞大的库存也需要“消纳”。而随着产能的不断增大,隆基股份的存货愈发增多——截至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存货余额高达106.04亿元,接近去年同期的两倍。
在今年12月份的中国光伏行业年度大会上,龙头光伏企业云集,各公司主要高管悉数现身。但隆基股份的高管并没有出现在这一场合,尽管该公司是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副理事长单位,但协办本次会议之一的协会理事长单位天合光能却是不折不扣的210尺寸阵营。
不同于同身为M10联盟的晶科能源、晶澳科技,隆基股份的“隐身”似乎在释放一种明确的态度。但这也招致部分人对隆基股份未来的“担忧”。
“隆基股份未来估值能否继续上行,仍取决于光伏行业以及该公司本身能否有新‘亮点’。”前述新能源行业分析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单晶产品过去高额利润的时代必然会成为过去时,产品充分竞争引发的价格博弈、行业成熟后整体毛利率的下行是不可避免的。
成为全球最大的组件出货商后,隆基股份的毛利率必将因为组件业务占比的提高而下降。一方面,当前组件环节成为光伏产业链制造环节中毛利率偏低的一环;另一方面,尽管今年组件产品因上游原材料涨价而价格出现一定的反弹,但在明年大量产能释放后,组件价格下降成为趋势。国金证券近日发布的研报预测,未来一年产业链各环节的降本贡献有望令组件价格降至1.5至1.55元/W区间。
隆基股份的财报也显示其毛利率正在下降。今年三季度末,该公司整体毛利率为27.84%,较年初下降近4个百分点。
不可否认的是,隆基股份正在通过构建垂直一体化来巩固自身护城河。其今年颇具争议的一个动作是,11月份,该公司宣布斥资56亿元在曲靖(一期)投资建设年产10GW单晶电池项目。按照“硅片-电池-组件-终端应用市场”的垂直一体化战略,隆基股份在单晶电池环节的扩产提升至30GW,这一体量将直接分食通威股份在电池领域的蛋糕。
不过,眼下隆基股份的所有动作都在指向,其未来正在为组件业务继续做大而服务。王英歌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便确认,上述电池项目的扩产就是组件扩产配套的需要。
对210尺寸的拒绝,对HJT等新电池技术路线的冷淡表现,似乎让隆基股份的未来尽收眼底。
值得一提的是,刚刚百亿入股隆基股份的高瓴资本,在看好光伏产业发展前景时,也并非“孤注一掷”——今年6月份,高瓴资本旗下基金5亿元认购通威股份的定增,而目前通威股份在HJT、210尺寸这两大热门技术路线均大力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