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商所棕榈油期货国际化今日起航!今年前11个月棕榈油期货成交近2.9亿手)
12月22日,大连商品交易所(下称“大商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交易。在当天的业务启动活动上,大连市副市长靳国卫、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副会长陈刚、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先后致辞,靳国卫与冉华共同为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交易鸣锣开市。
大连市副市长靳国卫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证监会的大力支持下,大商所成功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交易,对于进一步推动境外生产与境内加工、消费有效链接,更好地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加快推进大连区域性金融中心和“两先区”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表示,作为我国首个全进口商品期货品种,棕榈油期货成为已上市农产品期货中的首个特定品种。今年前11个月,大商所棕榈油期货成交近2.9亿手,日均持仓52万手,较去年同期均显著增长。
品种基本面上,棕榈油出口国马来西亚今年受疫情影响,棕榈油需求和消费均出现放缓。
据马来西亚棕榈油理事会统计,2020年马来西亚毛棕榈油产量将从2019年的1990万吨降至1970万吨,降幅为1%。预计2020年年末库存为190万吨,较去年的200万吨有所下降。
会上,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主席拿督欧麦尔表示,疫情造成棕榈油进口国的需求和消费放缓,不过随着中国、印度、欧盟等传统市场需求回振,马来西亚棕榈油的出口有望增长。
拿督欧麦尔称,大商所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棕榈油期货交易市场。中国期货市场国际化对其进一步提升服务全球产业链的能力来讲十分重要。这将为全球参与者提供机会,使他们在进行各自棕榈油交易活动时能利用马来西亚衍生产品交易所的毛棕榈油期货及大商所的棕榈油期货来满足对冲需求。
供给方面,据马来西亚棕榈油委员会(MPOC)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黄霍辉会上分析称,就供应情况看,过去10年里全球棕榈油产量以平均5.4%的增长率增加。不过2020年,全球棕榈油产量遭遇欠收问题,“2020年棕榈油增产放缓已成事实,预计产量达7420万吨,主要原因是印尼和马来西亚两国同时减产,两国分别较去年降低4.5%与1.6%。”黄霍辉认为。
在黄霍辉看来,后期棕榈油价走势需要关注拉尼娜对南美大豆产量的影响,预计棕榈油价格会在2021年一季度继续攀升或在现有的高位横向波动,然后在南美大豆入市时开始调整下行至今年的低位。
(作者:叶麦穗 编辑:马春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