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后疫情之"变"问道2021|方正证券颜色:中国经济将回归正轨,一枝独秀)
编者按:"活着就是胜利!"回首2020年,这句话显得尤其意味深重。
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打乱了世界原本行走的节奏,很多企业因为疫情影响遭受到巨大冲击,倒下了;同时,很多家庭与个人的命运因此被改写。
除了贯穿全年旷日持久的抗疫之路,还有国际贸易摩擦加剧、地缘政治日趋紧张、全球资本市场大幅动荡等,在多重因素共振下,2020年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卷上留下了浓重的笔墨。
从宏观大势层面看,2020年在全球主要超级经济体中,只有中国仍然可以傲视同群,继续保持正增长的态势。在亮丽的外贸出口创纪录数字背后,凸显出的是中国为完备工业产业链所做的努力。
2021年,中国将迎来 "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国内消费已呈现逐步回归正常化的复苏潜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了"全面促进消费",各种刺激消费政策将落地生效;市场乐观预测国内基建投资增速回升,其他行业投资整体趋稳,房地产投资相对稳定,制造业或呈现回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国内"三驾马车"中有两架整体呈现稳定回升态势。
危中寻机,困中破局。
踏入2021年,全球抗疫进入了全新的阶段,伴随着多国疫苗研发机构先后发布最新应用进展,全球经济开始逐步向"后疫情时代"转换。人们不禁会问:随着疫情逐渐受到遏制、疫苗相继投入应用,2021年世界会更好吗?全球经济何时能走出疫情阴霾,进入全面复苏的局面? 2021年,资本将会流向哪里?中国经济能否一枝独秀,继续领跑?投资机会又在哪里?
就这些热门话题,《投资者网》倾力相邀国际国内顶尖经济学者、金融专家齐聚一堂,各路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为投资者指点迷津、出谋划策,奉献上一场充满智慧与激辩的饕餮盛宴,以飨读者。
《投资者网》郑小琳
无论是新冠疫情,还是中美摩擦、全球经济衰退,均令2020年成为略带苦涩、艰难的一年。不过,对于新的一年—2021,无论是对全球经济恢复,亦或是中国经济高增长态势,国内外知名机构都给予了强烈的信心预期。
尤其对中国经济而言,2021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按照此前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2021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
"后疫情时代"其实对中国来说,从经济指标恢复角度,应该从2020年下半年已然复苏,三季度、四季度正回归常态。持续的利好为全球对中国经济2021年增长前景带来更大期望,市场普遍预计中国今年将迈入8%的高增长行列。
0ECD在12月初发布的预测报告称,2020年,中国不仅是G20经济体中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还将是世界范围内唯一实现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经合组织曾在此前发布的全球经济展望报告中指出,在疫苗接种等利好因素作用下,2021年全球经济将增长4.2%,中国经济增速将达8%,中国对全球经济增长的贡献将超过三分之一。
显然,如果中国2021年8%-9%的高增长可实现,这意味着将成为继2012年以来最高最好的增长势头。
2021年,全球经济会怎么走?中国的货币政策会出现哪些变化?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将如何演绎?……就这一系列问题,《投资者网》专访了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经济政策研究所副所长颜色教授。
既在券商机构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同时又是国内知名高校的学术教授,如颜色这样的经历在商业机构中并不多见。
颜色同时担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生导师,他还是世界经济史协会中国执委、中国人民银行青联委员、CF40论坛青年学术委员。他曾担任渣打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资深经济学家和宏观研究主管,有着较为丰富的金融市场研究经历。
颜色的学术研究方向是宏观经济学、中国经济和经济史,曾荣获世界经济史大会最佳博士论文奖,是荣获该奖项的唯一中国学者。在《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view》、《经济研究》、《管理世界》等期刊发表多篇论文,研究课题获得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国家社科基金和中国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资助。
全球经济展望:2023年才会迎来真正复苏
《投资者网》:就2020年来看,全球前十大经济体里面,只有中国经济处于正增长。展望2021年,该趋势是否可以延续?在您看来,2021年全球经济走势如何?
颜色:2020年受新冠疫情影响,全球经济陷入负增长阴霾,但中国经济呈现一枝独秀,在全球十大经济体中,成为唯一一个GDP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估计2020年中国将保持2%以上的增速。
受基数效应影响,全球经济总量还未恢复至疫情前的正常水平,IMF更是强调至2021年底,除中国外的全球主要经济体都难以恢复到2019年的经济增长水平,这意味着全球经济走出疫情危机全面复苏的道路将比想象中更加困难。即便是目前新冠疫苗研制取得积极进展,但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影响或将持续到2022年结束,2023年全球经济才会真正迎来复苏。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中国经济总量在2021年将回归正轨,经济增长依旧是一枝独秀,预计2021年中国GDP增速为9%,而其他主要经济体将呈现缓慢回升的正增长态势。
《投资者网》:您的最新观点认为,宏观货币政策方面,2020年底至2021年一季度操作以稳为主,那么,展望2021年的货币政策,"稳"操作将延续多久?您预期2021年中国货币政策的基本态势及由此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颜色:在临近年终召开的经济工作会议上,中央对来年宏观经济政策的表述中曾提到"宏观政策不急转弯"。个人认为,不急转弯不代表不转弯,因此,预测货币政策在2021年渐进地回归正常化。
从目前来看,2021年一季度呈整体乐观趋势,单季度的同比增速在15%~20%,由此,预测2021年一季度末以后,货币政策会适度地回归常态,流动性、信贷可能将部分收紧;至2021年下半年,货币政策要根据情况相继抉择。下半年若出现经济增速放缓、增长压力上升,货币政策可能保持适度放缓节奏,甚至可能出现一些支持性政策。
2021年,货币政策将保持"相机抉择,精准调控"的原则。由于经济增长过程中出现结构不平衡现象。比如,上游原材料等行业大企业恢复快,下游面对终端消费者的行业复苏慢。因此,货币政策方面,中国依然要延续结构性货币政策,给予部分企业重点支持,但总体上货币政策依旧会回归常态化。
同时,西方国家宽松货币政策或将持续到2022年,美国可能到2023年。短期内大量释放的流动性难以收回,中长期仍有进一步投放的需要。从全球杠杆率情况看,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国家杠杆率都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实际上疫情期间各国杠杆率均大幅提升。全球流动性泛滥,造成通货膨胀压力及金融市场压力等风险,甚至可能造成金融危机级别的巨大冲击,从而影响金融体系稳定。因此,在主要经济体央行实施宽松货币政策情况下,不排除未来出现"黑天鹅"事件的可能性,进而影响中国经济稳步回升。
另外,货币政策对长端利率的影响不容忽视,且收益率对实体经济有着广泛影响,因此,不应过早加息。一方面,目前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已达3.3%,已超过历史平均水平。再次加息会将其推升至3.5%或更高,使得各期限即期利率整体上行,从而导致融资成本的上行,对一切依赖投融资活动进行生产生活的部门不利,或将最终致使投资与消费的减少;另一方面,货币政策的变化通常会导致收益率曲线形态发生改变,对市场预期产生影响。上调政策性利率通常会致使期限利差收窄。
从理论上来看,收益率曲线由陡转平通常会使市场对未来的经济前景持悲观态度,进而影响到企业的投融资活动。
外贸出口预测:"三驾马车"将齐头并进
《投资者网》:2021年作为"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拉动GDP增速的"三驾马车"整体将呈现怎样走势?
颜色:从2020年的经济增长来看,中国消费和投资都还处在修复的过程当中,首先,中国消费呈现回归正常化的复苏潜力,"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全面促进消费",2021年各种刺激消费政策将落地生效。通过发放城市消费券、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等措施,积极释放居民消费市场潜力,增强消费需求和动能。
投资层面,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中国基建投资整体走弱,不过,即将迎来"十四五"开局的第一年,因此乐观预测基建投资增速回升至5%左右水平;其他行业投资整体趋稳,房地产投资相对稳定,制造业或呈现回升、逐步向好的发展态势。预计国内"三驾马车"中有两架整体呈现稳定回升态势。
另外,国内扩大内需的政策,会对消费、投资起到推进作用。立足国内大循环战略背景下,做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攻破关键的"卡脖子"技术,意味着科技投资将加强投入,内需增长整体有保障,2021年经济有望稳定回升。
《投资者网》:伴随疫苗投入符合预期,全球经济有望复苏之际,2021年中国的出口走势将如何?是否还能延续2020年向好的态势?
颜色:我们对出口形势整体持乐观态度。国外疫情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持续时间仍然较长,国外对于中国产品仍然有强劲需求,加上一季度、二季度经济增速不断提升,预计中国经济保持9%左右的增速。不过,乐观预期均为疫情处于可控范围下,时下,随着疫苗陆续推广上市,疫情整体蔓延的可能性很小。
中国出口走势乐观的原因:一是由于去年出口走势偏弱,整体较低的基数导致2020年出口增长亮眼;二是2020年受疫情影响,国外制造业受到冲击,跨国外包渠道受阻,而中国疫情与世界疫情的不同步,中国率先控制住疫情,凭借完备的产业链、供应链和快速修复,国外物资医疗产品、居家办公设备等订单不断转移到中国,对中国出口造成刺激效果。
此外,虽然各国相继批准疫苗上市并公布接种计划,但疫苗的生产、分配、物流以及注射仍将需要1~2个季度的时间,由此预计2021年出口依然会持续向好,海外对中国商品依然会保持强势需求。同时,2020年一季度中国出口偏弱,基数效应之下,2021年一季度出口或出现强劲增速,上半年出口增速同比高,下半年出口逐渐趋向常态;而如果疫情在下半年逐渐平稳,国外经济复苏步伐加快,需求总量亦会出现回升。经济持续稳定期间,国外复苏后对中国商品需求依然会增加。
因此,总体上看,出口将依然延续稳中向好的态势,但下半年出口无法像2020年表现强劲。一方面,2021年下半年出口将遭受较大压力;另一方面,疫情对中国出口呈结构性影响,全球经济低迷导致非防疫物品购买力下降及中国出口市场份额的替代效应减弱。
人民币汇率及楼市:依旧"稳"字当头
《投资者网》:2020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一些波动,您如何评价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预计2021年人民币汇率区间多少?
颜色:中国在人民币国际化上,依旧以稳为主,时机适宜,中国会推人民币国际化、跨境结算进程。当前有许多机构过于乐观地预测人民币汇率会突破6,我预计会到6.2~6.3左右,下半年或出现回落至6.2~6.5。相较于西方发达国家,美国上半年经济陷入衰退,尤其一季度期间,美国GDP同比增速表现偏弱,而中国经济上半年基本面良好,人民币逐渐走强,多路资金流向中国,货币政策逐步回归常态化。
不过,中美利差水平依旧处在高位,10年国债利差可能保持在260BP以上水平,这表明资金未来依然会持续流向中国。经常项目而言,中国上半年出口保持强势,贸易逆差减少,自此,预计2021年一季度人民币汇率有望回到6.2水平,之后人民币会保持相对稳定,但不排除出现略微贬值情况。
《投资者网》:继楼市打新热现象得到抑制后,房地产调控力度愈发明显,2021年随着经济复苏,房地产市场走势如何?随着居民收入恢复,调控力度是否会宽松一些?
颜色:房地产板块调控方面,首先需要看区域,重点调控地区的房地产投资依旧会强化。事实上,每座城市都有各自的目标调控价格,"房住不炒"仍是前提和主线的条件下,2021年房地产调控政策宽松可能性小;其次,人口净流入城市的房价,与人口流入规模、整体供应挂钩,若房价上涨幅度大,城市会加大土地供应。
不过,中国当前战略是加强制造业转型升级,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管理层不希望房地产占用过多经济资源,助长房价过快上涨势头,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房价调控政策未来不会放松,信贷融资也会适度收紧。
同时,预计2021年房企投资发力空间较为有限。房地产作为投资的重要支柱,其投资增速保持了较强的韧性。不过,自2020年7月份后,随着热点城市房地产政策的收紧,地产政策"三道红线"的压力下,土地购置面积增速趋缓,房企融资或将受到约束,房企拿地能力与意愿也将下降。(思维财经出品)■
颜色后疫情之"变"问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