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巅峰对话 九位公私募大佬直击2021年市场关键词)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全球遭遇了一场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但中国经济强势复苏,上证综指站上3400点。回首基金市场,不仅新发行基金产品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而且出现了逾60只“翻倍基”。
俯仰之间,悲喜之中,藏着我们对2020年的全部记忆,以及对2021年的期许。新的一年,市场又会走出怎样的行情?政策、经济、公司、海外等又会有何种变化?岁末年初,《大众证券报》记者特别采访了九位公私募大佬,看看他们会如何布局。 记者 王金萍
采访嘉宾>>>
富安达基金董事长 张睿
国泰基金总经理 周向勇
湘财基金总经理 程涛
博时基金首席宏观策略分析师 魏凤春
银华基金研究总监 董岚枫
长城基金首席经济学家 向威达
中海基金权益投资部总经理兼权益投资总监 许定晴
奶酪基金创始人、基金经理 庄宏东
凯石财富副总经理 郭靓
“基金大年”寄语投资者
大众证券报:2020年新基金发行火爆,新发行基金数量和规模均创历史新高,“炒股不如买基金”成市场流行语,信任即责任,如果用一句话代表您最想对投资人说的,您会用哪一句话?
张睿:在价值投资中,慢就是快。希望投资人能够在持有基金时更加淡定从容,理性看待合理波动,尽可能地拉长基金持有期限,做时间的朋友,用耐心换取复利增长。
程涛:“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2019年以来,公募基金赚钱效应明显,加速了居民财富向权益类资产转移的趋势,中国公募基金行业正迎来“大时代”。湘财基金未来将依托主动量化特色投研体系,努力奉献稳定的超额收益,不辜负伟大时代的馈赠。
周向勇:国泰基金愿竭诚所能,与时代并肩同行,共享时代机遇,共创美好未来。
许定晴:跌宕起伏的2020年已经过去,尽管经历了苦难和挫折,我国的经济和市场却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伴随着资本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们希望能够勤勉尽责,努力寻找优质的上市公司,让投资者一起分享转型升级的红利。
庄宏东:做投资不能一味地迎合市场,坚持价值投资理念,在能力圈里把自己的事情做好,期待与投资者共同分享伟大时代前进中的新奶酪。
郭靓:回顾2020年,国内的公募基金行业迎来了又一个巅峰,伴随着其超越大部分投资品类的实际收益和可供选择的产品多样化,公募基金发行规模再创历史新高。展望2021年,大家可以关注在不同赛道的优秀基金经理,立足长期资产配置,一定会有不错的收获。
“关键词”展望2021
大众证券报:对于2021年的A股市场整体趋势或特点,您会用怎样的关键词进行预判?
张睿:“盈利”
展望2021年A股市场整体趋势,可以用“盈利”一词来概括。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暴发,各国央行启动宽松的货币政策来刺激经济恢复,风险资产价格随之水涨船高,这是A股连续两年依靠估值提升实现的上涨。尽管经济复苏仍有不确定性,但2021年在流动性边际上肯定不如2020年那么宽松,预计股价的上涨因素将更多来自于盈利的提升而不是估值,因此这对上市公司的质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会将主要来自于两方面:一是少部分能够兑现资本市场预期的一线龙头,二是性价比相对较高且有超预期潜质的二线。
周向勇:“复苏”
“复苏”将是危局过后的主旋律。“两会”后,围绕“六稳”和“六保”的政策密集落地,与前期全面复工复产各项政策相互呼应,宏观政策为经济复苏提供强有力的支持,经济数据稳步攀升。在政策创新的复苏周期中,资本市场的改革步伐永不停息,新《证券法》正式实施,创业板注册制出台推动,全市场推行注册制的条件初步具备,在“房住不炒”、理财产品净值化的背景下,居民财富蚂蚁搬家、进入股市的过程将持续。而随着对外开放的增加,海外资金还将持续增配A股。资产管理大时代的巨轮,正在复苏的号角中扬帆起锚。速度更快,效率更高。
程涛:“均衡”
我们认为,风格均衡化将是未来行情的主要特点,尤其对2020年12月份以来的新一轮中期上涨行情保持乐观。在流动性驱动转向基本面驱动的过程中,我们更强调盈利改善的行情主线,坚定看好“顺周期+科技”方向。
对于低估值的周期和金融板块,持续看好受益于资本市场改革的非银金融,受益于工业智能化的机械,以及供给改善涨价扩散的化工。在长期国债利率上行的背景下,银行、保险等金融股也有望迎来投资机遇。
科技方面,相对看好全产业链内嵌、消费政策刺激、海外市场共振的新能源汽车板块,苹果5G手机订单驱动的消费电子板块,以及受益于“十四五”规划的云计算、金融科技、IDC、国防军工等领域。
基于此,我们将精选行业龙头公司进行布局,力争为投资者带来超额收益。
魏凤春:“风格均衡”
我们认为2021年A股风格会继续向均衡演绎,“经济复苏+紧宏观流动性”组合支撑2021Q1前顺周期价值风格继续修复。2021年中以后,随着经济增长势头和宏观流动性衰减动能放缓,业绩趋势可能重新回到新兴产业占优,届时成长风格也会有相对不错的表现。
董岚枫:“修复”
展望2021年,整体宏观环境较大概率呈现为信贷环境逐步收紧,经济复苏持续向上,疫情影响逐步降低。相较于市场主流预期,我们认为2021年经济复苏韧性或超预期。
2021年A股市场的主线,将从估值驱动转换为业绩兑现。
历史上看2021年宏观环境不利于估值继续抬升。但是2021年业绩修复程度较高,类似于2009年下半年至2010年初、2012年四季度-2013年的情景,估值或有一定下行压力但在业绩持续修复下整体指数下行空间不大。
2020年初,在疫情冲击下受益的医药和食品等行业业绩占全A比重快速上升,后续看相对占比会快速回落到均值水平,与其他行业的景气度差距或缩小。结合2021年宏观背景,两者相对收益或能收敛,大盘风格一季度或仍有上行空间。
结合宏观背景与流动性环境,预计一季度仍会暴露经济增长因子,行业配置建议一季度关注保险、化工、油服、工程机械、自动化、汽车零部件等行业;成长行业推荐关注光伏、新能车、军工及面板;其余推荐关注白酒。
向威达:“新”
2020年是基金行业新旧交替,发展极不平凡的一年。在资本市场“三十而立”之年,创业板开启试点注册制,揭开了A股即将全面进入注册制时代的新生态环境;在此背景下,基金行业也迎来新业态。公募REITs正式启航,投顾业务稳步推进,新三板基金落地生根。在爆款基金不断、固收+业务火热的新格局下,公募基金规模一举站上18万亿元新关口,就连基金营销也迎来抢收私域流量的直播新时代。当然,星火燎原之势背后,公募基金面临的新挑战也层出不穷,如医药、科技主题基金的大起大落,原油QDII的净值重挫,信用债违约风暴下的债基风险控制等等,无不考验着“掌舵者”的管理能力,也推动着公募行业向风控更严、投研更专的新纪元走去。
许定晴:“实业”
2021年A股市场处在一个“经济上,流动性下”的宏观环境背景下,预计指数将整体震荡,更多的是呈现一个结构性的机会。一方面,2020年在全球流动性宽松的背景下,A股很多的股票累积了不错的涨幅,2021年需要用业绩的成长来消化估值。另一方面,中国制造业也迎来了复苏的曙光:(1)在全球供应链因疫情受损时,中国制造反而逆势扩张、脱颖而出,赢得了世界认可;(2)经历了近4年半的低迷后,制造业投资和企业中长期贷款数据显示,中国制造业的产能开始呈现新一轮扩张的迹象;(3)这次制造业产能的扩张可能更多的是体现在新兴产业上。因此,综合各产业基本面情况,我们将重点关注光伏、军工、新能源汽车、半导体、高端装备制造等行业的投资机会。
庄宏东:“谨慎乐观”
乐观情绪主要源于对明年经济形势的看好。根据中国银行发布2021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预计中国2020年全年增长2.1%左右。2021年是中国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政府将持续推动扩大内需、支持创新发展、改善营商环境,经济增速很可能恢复至正常增长水平以上,预计2021年GDP增长7.5%左右。当前我国经济已经逐步走出新冠疫情的阴霾,在经济复苏的大背景下,各行各业的经营环境持续好转,加上2020年低基数,预计2021年上半年上市公司基本面数据有望进一步改善。
但需要提醒的是,经历过去一年的上涨,市场大部分热门板块已然创下估值新高,出现明显的泡沫,甚至已经消化2021年大部分的盈利预期。一旦2021年业绩增长不符合市场预期,将会影响投资收益。例如,部分医药公司2020年受益疫情业绩亮眼;部分偏出口的制造企业,受益于海外疫情的发酵,下半年订单也大增。但随着2021年全球疫情控制得当,那么这些公司业绩维持高增长存在不确定性。
因此,我们继续看好低估值、基本面明显改善的行业,重点关注家电、保险、地产、银行。家电行业(白电)边际已出现明显改善,不管是内销数据还是外销数据都有显著的改善;保险方面,一些保险公司已经对业务结构进行重新平衡,策略会更加积极一些,2021年保险的开门红可期;地产行业龙头业绩确定性强,股息高,在多方利好因素(边际改善)的助力下,有望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而随着经济的好转,银行或将迎来估值修复的机会,当前具有进可攻退可守的配置价值。
郭靓:“基金投顾”
讲到“基金投顾”可能有些人觉得是老生常谈,而有些人则是不知所谓。截至2020年10月底,市场上约有7600余只公募基金,认购起点低、申赎方便、信息透明这些都是公募基金的优点,伴随着市场接受度的进一步提升,如何选择适合的公募基金?持有多久?是否需要进行基金调仓?何时赎回?这些问题将始终围绕投资人。从选基达人、基金投顾、智能投顾,市场发展至今天,越来越多的机构和投资人意识到了投研的重要性。2019年10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做好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工作的通知》,试点至今已满1年,包括银行、券商、基金公司以及第三方机构在内,陆续已有18家机构取得试点资格,值得期待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