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腾讯入场、高瓴资本出手,碳中和目标下金融业的机遇和风险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近期,碳中和概念受到企业巨头和资本市场的追捧。1月12日,著名科技巨头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用科技助力实现零碳排放,成为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网企业之一。

(原标题:腾讯入场、高瓴资本出手,碳中和目标下金融业的机遇和风险)

近期,碳中和概念受到企业巨头和资本市场的追捧。

1月12日,著名科技巨头腾讯宣布启动碳中和规划,用科技助力实现零碳排放,成为首批启动碳中和规划的互联网企业之一。2020年12月,高瓴资本耗资158亿收购“碳中和第一股”隆基股份6%股权。

零碳正由全球政治共识转化为各国政策目标,以新能源为代表的零碳产业正迎来加速发展的临界点。

互联网深度研究院院长张孝容曾担任中信证券高级副总裁,他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碳中和是金融业的短板,我国多数金融机构没有充分理解气候转型的相关风险,也未建立识别、分析和管理此类风险的机制。”

提出零碳目标的企业巨头们

日前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指出,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是明年要抓好的8大重点任务之一。这是碳达峰和碳中和首次出现在中央经济会议的重点任务中。

碳中和即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要实现碳中和,一是减少碳排放,需要借助可再生能源和节能技术来实现;二是通过负排放技术进行移除,比如通过植树造林、二氧化碳捕集技术等方式实现。

在刚刚过去的“十三五”期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的碳强度虽然持续下降,但主要是由于GDP增加带动,二氧化碳排放绝对量总体并未减少。

根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数据,我国二氧化碳排放在2012~2016年短暂的增长放缓之后,2017年又恢复快速增长,2019年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突破了96亿吨,约占全球排放量的30%。

在全球极端气候不断加剧的情况下,碳中和愿景得到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的响应。根据华泰证券数据,截至2020年,全球有125个国家/地区提出碳中和愿景,11个已实现立法或处于立法议案阶段,13个已出台相关政策文件,99个处于政策文件制定讨论中。

具体来看,我国提出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法国、德国、欧盟组织以及日本都把目标定在了2050年,部分国家如奥地利、冰岛则提前到2040年,新加坡承诺在“在本世纪后半叶尽早实现”。

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国内外不少企业巨头也提出了自己的减碳目标,国内如腾讯率先提出碳中和规划,隆基股份、远景科技集团提出将在数年内实现所需电力均100%来自于可再生能源。

互联网科技企业的碳排放主要来源于电力使用,并以数据中心电力使用为主。

张孝容指出,“科技巨头企业是消耗能源的大户,有必要关注企业运营对气候、水等自然环境的影响。随着中国宣布碳达峰及碳中和目标,腾讯也要加快推进碳中和规划,推进科技在产业节能减排方面的应用。”

一些跨国企业包括苹果公司、微软等科技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等石油巨头,亚马逊、联合利华等消费品巨头,以及奔驰、大众、博世集团等汽车领域巨头,纷纷提出了自己的碳中和愿景。

目前提出零碳目标的主要是欧美企业,但随着中国2060年碳中和目标的提出,会极大地激励各行各业的企业,尤其是头部企业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提出自身的碳中和愿景。

低碳经济转型下的金融风险

随着碳中和目标的提出,未来我国整个经济社会都会朝着绿色低碳产生进行转型,投资逻辑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张孝容指出,未来投资逻辑更注重三条主线:

一是技术注重零碳电力、绿氢和储能领域的创新发展;

二是消费侧注重工业、交通和建筑部门的零碳布局;

三是工具上注重数字化技术应用,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优化能源供给、运营、消费等方方面面。

作为国内知名投资机构,高瓴资本在2020年开启了光伏投资的新赛道,并不断布局落子。2020年12月20日,隆基股份发布公告显示,高瓴资本通过协议转让的方式,购买了公司股东李春安持有的2.26亿股股份,总价达158.4亿元。

仅一个月内,高瓴资本两次高调入局光伏概念股。去年12月9日,通威股份60亿元定增计划宣告落地。其中,高瓴资本认购了5亿元。随后,通威股份股价自28元/股附近一路上扬,至今涨幅高达35%。

以隆基股份为例,股价从2020年初的26元/股,上涨到目前的102元/股,涨幅超过292%,动态市盈率也从去年初的24倍,上升到目前的45倍左右。

在光伏产业备受看好的另一面,碳中和目标下的节能减排压力再度引起市场对煤炭板块的担忧。

煤炭行业指数(中信一级行业分类)2020全年录得8.18%的涨幅,再度大幅跑输沪深300指数全年27.21%的涨幅,指数甚至一度跌破2016年大盘熔断时的低位。

广发证券能源开采行业首席分析师沈涛指出,在碳中和目标下,大家对于煤炭和石油的未来普遍都是偏悲观的。无论煤炭企业,还是金融机构,抑或是政府相关部门,都不愿意见到有新增的煤矿投产出来,因此煤炭供给很难增加,现在煤炭企业正经历一种贫富差距逐渐拉大的过程。所以有一些“贫”的企业,就可能会发生违约。

“永煤债”违约的事情给国内金融机构敲响了警钟,银行面临的转型风险将凸显。

兴业研究绿色金融报告指出,银行等金融机构越来越受到气候相关风险的影响。其中转型风险更多体现在金融机构的资产方面,如果金融机构向业务模式不符合低碳要求的公司提供贷款,那么就可能会蒙受损失。

《2020银行业气候变化化石燃料融资报告》调查显示,被调查的银行中有超过70%的银行有限制煤炭融资的政策,越来越多的银行也开始限制对部分石油和天然气行业的融资。

总体来看,2016~2019年间,前30名煤矿企业的融资额下降了6%,前30名煤电公司的融资额缩水了13%。

中国社科院数据表明,截至2020年,金融市场上已有30多家全球性银行和保险机构宣布将停止为煤电项目提供融资和保险服务。近1000家资产超过6万亿美元的机构投资者也承诺将从化石燃料领域撤资。

金融业的零碳路径如何走?

中国投资协会和落基山研究所估计,在碳中和愿景下,中国在可再生能源、能效、零碳技术和储能技术等七个领域需要投资70万亿元人民币。

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指出,初步估算,未来三十多年内,我国实现碳中和所需要的绿色低碳投资的规模在百万亿人民币以上,碳中和因此将为绿色金融带来巨大的机遇。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如何把握住碳中和带来的机遇,提升自身绿色金融投资能力,加强气候风险管理,成为当前的重要课题。

兴业研究首席绿色金融分析师钱立华指出,银行可以通过三个方面来加强自身的气候风险管理:

一是降低高碳资产配置。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方面有责任减轻气候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煤电等资产可能成为搁浅资产的风险,使得银行对煤炭开采和电力领域的融资限制不断加强。

二是银行逐渐建立全面的气候环境风险管理体系。随着金融监管机构对气候风险的关注,以及银行对气候风险认识的逐渐加强,银行将逐渐建设全面的气候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三是加强气候相关信息披露。气候信息披露将有助于银行评估和管理气候风险,除了每年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外,商业银行还可以对绿色金融业务、气候、环境风险管理等不定期做专门的详细与特色披露,提升银行应对气候变化和绿色金融的透明度。

张孝容表示,碳中和是金融业的短板,我国多数金融机构没有充分理解气候转型的相关风险,也未建立识别、分析和管理此类风险的机制。我们要以碳中和为主要抓手,建立并完善碳中和金融体系,推动绿色金融体系的转型升级。

与其他行业相比,金融行业作为整个社会经济中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应该如何达成碳中和目标?

海通国际是海通证券在海外的子公司,2020年12月已经宣布在2025年实现碳中和目标,成为首个发布碳中和目标的香港金融机构,相对于国家目标而言提前了35年。

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指出,金融机构是碳强度非常低的行业,整个行业应该可以在2030年甚至更早实现碳中和目标。

数据表明,整个金融部门二氧化碳排放量在2600万到2700万吨,实际上只占到全国碳排放量的不到千分之三。

孙明春介绍,具体减排方法包括三步走:第一步是通过减少用电、用纸和用油,降低排放;第二步是将目前使用的化石能源变为可再生能源;第三步是对于不可能减掉的碳排放,通过碳交易购买碳信用来解决。

海通国际测算的数据显示,即使采取第三种方法,通过碳交易来将中国金融部门的2000多万吨的碳排放完全中和,所需要的成本也不过是金融行业生产总值的千分之一。

全国碳交易市场即将启动

生态环境部近期公布了《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该《办法》将于2月1日起正式施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告诉记者,此次办法实行之后,受冲击最大的就是煤电行业。在整个碳排放权交易体系中,配额将会成为最突出的特点。

此前,全国各地方的碳交易市场相对独立,各地自建自营,实际成交量依然低于预期,活跃度不够,大多数被列在“自愿参与名单”中的企业,参与碳交易的积极性不高。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日前表示,今年将进一步加快启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并逐步扩大覆盖行业范围,丰富交易品种和方式,实现全国碳市场的平稳有效运行和健康持续发展。

盘和林认为,从去年8月开始,碳配额的成交量和成交额就已经呈现上升趋势,试点城市累计成交量超过4亿吨,而且随着新办法的出台,市场的交易热情越来越高,再加上企业进行低碳转型也需要时间,因而参与碳交易的意愿会明显提高。

此次《办法》意味着全国一盘棋的局势将代替原来的各自为战,碳交易将能够在区域间进行流通,未来还将有一系列其他新行业的加入,在加上引入了抵消机制,结合可再生能源和CCER工具,碳交易市场后续会越来越灵活。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