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期货市场高质量发展将再上新台阶)
本报记者 杨毅 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成果显著,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有效发挥。一连串数字彰显出期货市场的成绩:2020年全年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幅均超5成,全年新上市期货期权品种达12个,全年新增32个期货期权做市品种,国际化品种达7个。 展望2021年,期货市场品种扩容的步伐已经迈开,生猪期货平稳起步、花生期货交易获批;市场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深化,市场法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为实体企业提供有效避险工具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整体表现稳中有进,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增长。特别是在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避险需求上升,期货市场资金量和成交持仓量均创历史新高,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作用进一步凸显。数据显示,从全年成交来看,2020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1.53亿手,累计成交额约为437.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9%和50.56%。 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认为,2020年期货市场成交扩容,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链价格的波动需要流动性良好的期货市场提供定价和风险对冲服务。 在抗疫复产方面,期货业同样以专业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年初,实体企业普遍面临库存高、销售难、产业链运转不畅、原材料和现金流紧张等问题。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营机构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通过期货交割、期转现、仓单交易等多种期现“转换”途径,在期货市场帮助企业实现采购和销售;灵活利用仓单服务,帮助企业盘活库存、缓解现金流压力。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围绕疫情防控期间抗疫物资生产企业需求,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涌现出了“口罩期权”“手套期权”等一批助力企业战“疫”复产的典型案例。 2020年,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了更多“抓手”,全年期货市场新上市品种共12个。截至2020年末,我国期货和期权品种共有90个,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为广大实体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为实体企业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大有期货总经理韩文辉表示,更多期货新品种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大宗商品产业链期货定价体系,形成与现货价格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产业链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利用上下游商品期货价格联动关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生产贸易,促进企业集中精力提质增效。 市场对外开放路径多元化 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开放路径更加多元。2020年12月22日,大商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至此,我国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已达7个。除了品种开放,期货市场通过跨境商品期货ETF、结算价授权、推出结算价交易指令等方式,让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成立。自2020年1月1日起,国内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2020年6月,证监会核准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股权变更;2020年7月,摩根大通期货股权及相关变更全部完成。这意味着国内首家由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正式诞生。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会有更多的外资控股期货机构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外资期货公司进入国内期货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是必然的,国内期货公司需提高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明确自身优势、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认清自身的差距并及时补足,还需更加重视国际业务的发展。 而对于如何继续推动期货市场开放,2020年12月,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将继续扩大特定开放品种范围,拓宽市场开放模式;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制度规则与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对接,以更高效、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规则体系,更多地引入境外成熟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 交易制度有望更加完善 展望今年的期货市场,品种扩容、国际化程度提高、法治基础夯实等有望成为关键词。 期货新品种上市已经起步。2021年1月8日,今年期货市场首发期货品种、我国首个畜牧期货品种和活体交割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一周来,生猪期货市场运行理性、稳健,产业客户持续参与。近日,证监会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花生期货交易。花生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1年2月1日。 继续推动新品种上市是进一步夯实期货市场基础的重要内容。方星海在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建议,在推动新品种方面,加快推进天然气、成品油、花生、30年国债期货期权等品种上市工作,加快商品指数和商品指数期货期权品种研发和上市,支持相关机构开发更多商品指数基金、商品指数ETF等投资产品,研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 除了新品种供给,期货市场交易制度也有望迎来完善。据方星海介绍,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解决重点品种合约连续活跃问题,实现重点品种全覆盖。加快推出组合保证金,优化持仓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交易所间结算风险隔离机制,提高交易结算便利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2021年,期货公司转型发展还将继续加速。目前,期货公司为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介绍服务以及期货资管参与科创板、创业板网下打新和参与非标市场等政策均已出台。据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支持期货公司以多种方式增加资本金,为机构创新转型提供资本支撑。 分析人士认为,基于2020年一系列推动期货市场发展的政策举措,预计2021年监管层将继续加大衍生品品种和工具供给,提高市场运行质量,进一步推进期货行业法制建设和成熟品种国际化等。本报记者 杨毅
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发展成果显著,国际影响力逐步扩大,价格发现、风险管理等功能有效发挥。一连串数字彰显出期货市场的成绩:2020年全年市场成交量和成交额同比增幅均超5成,全年新上市期货期权品种达12个,全年新增32个期货期权做市品种,国际化品种达7个。
展望2021年,期货市场品种扩容的步伐已经迈开,生猪期货平稳起步、花生期货交易获批;市场对外开放也将进一步深化,市场法治基础进一步夯实。
为实体企业提供有效避险工具
受疫情影响,2020年全球市场剧烈波动,风险加大。在此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整体表现稳中有进,各项指标均有大幅增长。特别是在年初的疫情防控期间,企业避险需求上升,期货市场资金量和成交持仓量均创历史新高,期货市场风险管理作用进一步凸显。数据显示,从全年成交来看,2020年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量为61.53亿手,累计成交额约为437.5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5.29%和50.56%。
新湖期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马文胜认为,2020年期货市场成交扩容,主要原因在于产业链价格的波动需要流动性良好的期货市场提供定价和风险对冲服务。
在抗疫复产方面,期货业同样以专业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年初,实体企业普遍面临库存高、销售难、产业链运转不畅、原材料和现金流紧张等问题。期货交易所和期货经营机构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如通过期货交割、期转现、仓单交易等多种期现“转换”途径,在期货市场帮助企业实现采购和销售;灵活利用仓单服务,帮助企业盘活库存、缓解现金流压力。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围绕疫情防控期间抗疫物资生产企业需求,积极创新业务模式,涌现出了“口罩期权”“手套期权”等一批助力企业战“疫”复产的典型案例。
2020年,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有了更多“抓手”,全年期货市场新上市品种共12个。截至2020年末,我国期货和期权品种共有90个,基本覆盖国民经济主要领域,为广大实体企业提供了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
期货市场风险管理功能的有效发挥,可以为实体企业平稳运行保驾护航。大有期货总经理韩文辉表示,更多期货新品种是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题中应有之义,这有利于构建完善的大宗商品产业链期货定价体系,形成与现货价格的良性互动,更好地发挥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功能;有利于产业链企业参与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利用上下游商品期货价格联动关系,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生产贸易,促进企业集中精力提质增效。
市场对外开放路径多元化
2020年,我国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程度加深,开放路径更加多元。2020年12月22日,大商所正式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棕榈油期货,至此,我国对外开放期货品种已达7个。除了品种开放,期货市场通过跨境商品期货ETF、结算价授权、推出结算价交易指令等方式,让对外开放的形式更加多元化。
值得一提的是,2020年,首家外资全资控股期货公司成立。自2020年1月1日起,国内期货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2020年6月,证监会核准摩根大通期货有限公司股权变更;2020年7月,摩根大通期货股权及相关变更全部完成。这意味着国内首家由外资全资控股的期货公司正式诞生。
业内人士预计,今后会有更多的外资控股期货机构参与中国期货市场。外资期货公司进入国内期货市场带来“鲶鱼效应”是必然的,国内期货公司需提高危机感和紧迫感,在明确自身优势、立足本土的基础上,认清自身的差距并及时补足,还需更加重视国际业务的发展。
而对于如何继续推动期货市场开放,2020年12月,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在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表示,将继续扩大特定开放品种范围,拓宽市场开放模式;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更加注重制度规则与国际市场的深层次对接,以更高效、更符合国际惯例的方式,营造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制度环境和规则体系,更多地引入境外成熟机构投资者和外资机构来华投资展业。
交易制度有望更加完善
展望今年的期货市场,品种扩容、国际化程度提高、法治基础夯实等有望成为关键词。
期货新品种上市已经起步。2021年1月8日,今年期货市场首发期货品种、我国首个畜牧期货品种和活体交割品种——生猪期货在大连商品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一周来,生猪期货市场运行理性、稳健,产业客户持续参与。近日,证监会批准郑州商品交易所开展花生期货交易。花生期货合约正式挂牌交易时间为2021年2月1日。
继续推动新品种上市是进一步夯实期货市场基础的重要内容。方星海在第16届中国(深圳)国际期货大会上建议,在推动新品种方面,加快推进天然气、成品油、花生、30年国债期货期权等品种上市工作,加快商品指数和商品指数期货期权品种研发和上市,支持相关机构开发更多商品指数基金、商品指数ETF等投资产品,研究推出碳排放权期货。
除了新品种供给,期货市场交易制度也有望迎来完善。据方星海介绍,下一步,证监会将持续解决重点品种合约连续活跃问题,实现重点品种全覆盖。加快推出组合保证金,优化持仓信息披露机制,建立交易所间结算风险隔离机制,提高交易结算便利性,降低市场交易成本。
2021年,期货公司转型发展还将继续加速。目前,期货公司为风险管理子公司提供介绍服务以及期货资管参与科创板、创业板网下打新和参与非标市场等政策均已出台。据了解,下一步,证监会将继续支持期货公司以多种方式增加资本金,为机构创新转型提供资本支撑。
分析人士认为,基于2020年一系列推动期货市场发展的政策举措,预计2021年监管层将继续加大衍生品品种和工具供给,提高市场运行质量,进一步推进期货行业法制建设和成熟品种国际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