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面看多港股!兴业证券张忆东:“特朗普红包”带来布局良机)
当前A股市场关于抱团股泡沫化的讨论持续火热,与此同时南下资金却在逐渐增加。数据显示,1月19日南向资金实际净买入接近270亿港元,为港股通开通以来首次。
日前,券商中国记者就资金南下问题采访了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张忆东2020年12月获得了第十八届新财富总量研究领域首个“白金分析师”,其领衔的海外研究团队也斩获2020年新财富最佳港股及海外市场研究团队“第一名”。
张忆东认为,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投资风格转向价值、注重性价比,港股性价比好于A股,加速吸引内地资金增加对港股的配置。
未来港股新兴优质成长的股票将越来越多,成为传统价值股和新经济成长股双轮驱动的市场。因此,未来港股能够更好的满足内地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既能够享受新经济公司成长的红利,也能够满足配置型资金对于价值股的需求。
同时,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对于A股行情没有系统性风险,不必担心港股行情压垮A股。相反,这部分资金在港股和A股之间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市场,加速两个市场的连通器效应,让中国核心资产结构性长牛走得更稳健。
张忆东还把特朗普政府对港股优质股票的疯狂打压,戏称为“特朗普红包”,带来布局良机。
机构资金涌入香港市场
券商中国记者:您如何看待近期南下资金大笔扫货的情况,这背后的原因有哪些?
张忆东:南向资金大幅流入港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中国经济乃至全球经济复苏的趋势越发明显,全球投资风格转向价值、注重性价比,港股性价比好于A股,加速吸引内地资金增加对港股的配置。
港股像是被深度挤压的弹簧,2020年受地缘政治与海外疫情的影响,港股的风险偏好受到压制,港股不只跑输A股甚至跑输了整个新兴市场,AH股的估值溢价率最高时约50%,而过去20年历史平均水平只有15%-20%。同一家内地公司分别在A股和港股上市,但在A股估值合理的情况下,港股却便宜了50%,明显是被错杀了。
其次,南下资金创新高,与香港市场正在发生的质变(拥抱内地新经济)有更直接的关系。2018年随着港交所改变IPO发行制度,过去1年有一批优秀的互联网龙头企业、新消费的独角兽、生物科技等新经济龙头在香港上市,这些A股市场所没有的优质核心资产吸引了内地的投资者。2020年南下资金净买入前20大个股中,腾讯控股、美团、小米集团等新经济公司代表排名前列。
第三,港股是中国社会财富向权益资产配置的重要组成部分,互联互通机制就像连通器效应,内地公募基金大发展对港股具有明显溢出效应。
中国社会财富向权益资产配置的大趋势下,港股优质资产持续吸引内地资金。随着“房住不炒”、打破刚兑、理财产品净值化,中国社会财富配置权益资产方兴未艾,以港股为代表的高性价比的中国权益资产对内地资金的吸引力大。
以公募基金为例,截至2020年3季度,中国内地公募股票型和偏股混合型基金资产净值达到3.7万亿元,较上一年同期增长90%。截至2020年3季度公募基金的港股投资市值约为3141亿元人民币,较去年同期增长234.3%。2021年,中国内地新基金延续发行热度,港股迎来更多的南下资金。
券商中国记者:2020年港股和A股的投资收益相比如何?
张忆东:2021年港股的预期收益率有较大的概率优于A股。原因在于,港股和A股相似的基本面改善趋势,但是港股的资金面更优,风险偏高的改善空间更大。
首先,2021年内地信用环境相对而言偏紧。2021年中央对宏观政策操作的要求是不急转弯。一方面,不急转弯说的是转弯的速度“不急”,所以,大概率不会重演2018年或者说2011年那种暴风骤雨式的去杠杆,整体流动性环境没有系统性风险。但另一面,不急转弯,也是转弯,还是会有结构性和阶段性的风险。2021年抓好各种存量风险的化解和增量风险的防范,依然会带来短期的波折。
其次,2021年海外流动性环境仍将保持宽松,至少很难主动收紧。发达国家的实质性通胀风险不大,所以,通过债台高筑、货币宽松来缓解社会深层次矛盾,饮鸩止渴的路似乎还能延续。否则,一旦主动刺破货币幻觉,很容易重演金融危机。伴随着复苏、伴随着阶段性的通胀预期的抬头。
2021年会出现阶段性的利率反弹,但是总体来说海外存量的流动性依然是异常的宽松。海外面临着高估值股票、负利率债券的“资产荒”时代,港股会受益全球资金的再配置。
再次,从风险偏好的角度来说,港股面临风险偏好的改善。随着欧美的复苏,美国市场的风格也会向价值股再平衡,从而引导全球的投资风格回归价值股和成长股的再平衡,在此大环境之下,港股的恒生指数和恒生国企指数因为价值股的占比更多,所以港股指数上涨的力度也就更加明确。
地缘政治、海外疫情的影响在2021年有望得到好转,香港社会回归平稳。而且,2021年随着疫苗的普及,香港疫情防控有望改善甚至可与内地通关。
全面看多港股,南下资金成为价值支撑和市场稳定器
券商中国记者:数据显示,近期南下资金主要买入的个股除了小米、腾讯、美团这样只在港股上市的互联网巨头,也包括中芯国际、长城汽车、工商银行等内地行业龙头。这样的分化显示出南下资金怎样的配置需求?
张忆东:首先,全面看多港股。萝卜白菜更有所爱,“旧经济”的价值重估以及“新经济”的高成长阿尔法都得到南下资金的配置青睐。
其次,南下资金更愿意立足长期看好中国而逢低布局。南下资金正在成为港股市场的定海神针,体现在积极配置中芯国际这些貌似有短期风险的价值股,背后是基于对这些上市公司深层次价值的分析,更是基于对中国长期发展的信心。所以,我把特朗普政府对港股优质股票的疯狂打压,戏称为“特朗普红包”,是布局良机。
第三,寻找A股市场稀缺或者说港股市场独特的优质资产。南下资金除了配置绝对低估的蓝筹股,更多资金配置了新经济的核心资产,这和港股市场自身结构的变化有非常大的关系,一大批优质的新经济公司在港上市吸引了内地资金。
未来港股新兴优质成长的股票将越来越多,成为传统价值股和新经济成长股双轮驱动的市场。因此,未来港股能够更好的满足内地不同类型投资者的需求,既能够享受新经济公司成长的红利,也能够满足配置型资金对于价值股的需求。
港股和A股正在成为更加一体化的市场,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在A股和港股之间自由配置产业链上更优质的公司,也可以在A股和港股之间选择更有性价比的股票。
券商中国记者:上一轮大量南下资金买入港股之时,市场出现部分港股标的估值“A股化”的说法。目前,港股一部分内资熟悉的龙头股仍然处于较高估值水平,未来南下资金对于港股的影响会不会越来越大?
张忆东:首先,南下资金对港股的影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互联互通的机制下,估值体系乃至投资理念的改变是双向的。港股被南下资金所影响,A股也在被北水影响,最终A股和港股的投资理念一起走向成熟。
其次,内资熟悉的龙头仍然处于较高的估值水平,并不是南下资金炒上去的,而是港股市场长期以来就具备龙头溢价的理念。跟美股相似,长期业绩增长确定性强、核心竞争力突出少数龙头公司的估值一直有溢价。
港股一直是优质公司的龙头溢价和垃圾公司“价值陷阱”并存,港股历来对于业绩确定性强的消费股都维持较高的估值,甚至少数港股长期比A股估值还贵。
第三,从投资理念来看,以优秀的公募基金、保险资金为代表的南下资金更有国际视野,对于互联网龙头、物业、品牌消费、新经济独角兽(比如潮玩)等新经济的核心资产,往往是根据美股相似的公司进行参考对标,而不是按照港股传统价值股对标估值。新经济的龙头估值是不是贵的问题,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能只是简单地看看市盈率、市净率、市销率,更要关注公司是否具有维持高增长的核心竞争力。
第四,未来南下资金对于港股的影响会越来越大,通过港股通进行投资的内地资金有望成为港股市场的中流砥柱和“本土”资金。从数据上看,港股通推动中国内地在2018年已经取代美、英等国成为港股市场第一大投资来源。从投资行为对市场的影响来看,2020年12月以来小米集团等指数权重股的美国投资者被迫抛售,但是港股通的大幅流入,成为了价值的支撑和市场信心的稳定器。
券商中国记者:您认为2021年港股投资机会主要分布在哪些领域?相关投资应当重点关注哪些指标?
张忆东:首先,全球复苏共振,盈利驱动型行情。欧美“主动补库存”、经济复苏,有利于中国出口竞争力强的电子、汽车及零部件、家电、家庭用品、化工等行业核心资产,以及传统周期性行业核心资产。
其次,海外投资风格回归价值,有利于金融、地产、周期等港股核心资产价值重估。
第三,先进制造业。新能源车、光伏和风能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军工、精密制造、工业4.0等为代表的先进制造业的核心资产,同时兼具周期的盈利弹性以及科技创新的属性。短期先进制造业资产涨了不少,要更多关注盈利弹性和短期估值的匹配度。
第四,互联网、消费、医药这些内需主导型主赛道,港股性价比更好一些,值得战略性配置。
不必担心港股压垮A股
券商中国记者:市场认为,大量资金涌入港股是和A股部分蓝筹出现“泡沫”具有一定关系,资金离开蓝筹泡沫南下寻找价值洼地,您如何看待这一观点?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对A股市场是否会产生影响?
张忆东:把港股和A股对立或者非此即彼的跷跷板思维方式,是不正确的。恰恰相反,A股和港股正在成为更加一体化、更加互补、更加相辅相成的市场。
首先,水涨船高,中国社会财富加速增加配置权益资产,A股和港股都受益于这个大潮流。
其次,大量资金涌入港股是和A股部分蓝筹出现“泡沫”没有很强的因果关系,主要是港股自身配置吸引力提升。一方面,去年三季度A股和港股溢价最大时高达50%,当时部分蓝筹也出现“泡沫”,但是,结果是行情在A股内部重新找性价比高的资产“抱团”,除了先知先觉的资金逢低布局港股之外,并没有钱潮涌动的热度。另一方面,去年四季度开始,港股的赚钱效应逐步体现出来。
第三,东方不亮西方亮。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对于A股行情没有系统性风险,不必担心港股行情压垮A股。相反,这部分资金在港股和A股之间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市场,加速两个市场的连通器效应,让中国核心资产结构性长牛走得更稳健。
2021年,港股会明显受益于全球资金的再配置,A股也将受益于资金加速配置中国资产的大趋势,我们判断2021年北向资金净流入规模有望出现明显增长,20%以上的增速是有可能的。
另一方面,港股和A股相似行业、相似核心资产的对比研究以及国际对标,有助于推升港股行情。同时,可能使得A股部分优质资产的抱团行情出现分化,进而追逐其他性价比更“高”的核心资产,再重新抱团,维持核心资产结构性长牛此起彼伏、震荡向上。
2021年AH股溢价率将会收窄,不是因为 A股可能会大跌,我们预测A股2021年还是小阳线,而是因为港股同时受益于内资南下资金和海外资金的共同增持,涨得更多。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