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美好空间盛典】陈哲:人与空间的关系需要建立全新范式)
经济观察网 记者 丁文婷 1月22日,由经济观察报主办的“美好空间盛典”在线上举行。
疫情影响下,许多线下生活被转移到了线上,“现场”并不再限于狭义的物理空间,疫情带来的不仅是生活方式上的变化,还引导着对空间和交流全新的认知与想象。
经济观察报副总编辑陈哲在致辞中表示,在云上做有关空间的探讨,很大程度上也再次证明,物理空间的一部分功能是可以被取代的,哪怕是人与人之间的深度交流——这些我们过去认为很难被取代的功能。数字化和线上化的趋势不可逆转,范围和力度都可能超乎你我想象。那么,空间是否就不再重要了?这显然不是应有的结论。
陈哲表示,美好空间盛典的嘉宾,不少是建筑师出身,在房企工作。房地产过去是中国最大的空间制造者,现在一年有超过17亿平方米的物理空间被开发商营造出来。但这样的强度,还会持续多久?十年、十五年?也许吧。按照我们的判断,最高潮的建设周期显然正在成为过去式。
但是,正因为对空间的需求已经开始回落,反而正是空间营造者的机会。就好像我们过去说,当房子极为短缺的时候,人们是不关注房子长成什么样的。如今,任何一家房企开口必谈“产品和服务”,而衡量产品和服务好不好,空间功能强不强的尺度,不是房屋的单价,不是人均面积的大小,不是建筑材料的贵贱,而是人的获得感,人的需求,人的目的。
从远古洞穴到金字塔、神庙、大教堂,到中世纪的城堡、紫禁城,再到现代的包豪斯、蓬皮杜中心和草砖房,人类建筑空间的进化,体现出人类对生活、对文化、对意义的追求轨迹。
当代建筑师张永和的时空感,令陈哲印象非常深刻,他说城市是以时间的形式组织起来的。事实上,张永和提出超薄城市、折叠空间的概念,比郝景芳早了15年。
陈哲表示,建筑师是这个社会中最接地气的艺术家,最能感知空间的知识分子,相信未来他们会在不动产开发企业、运营企业、物业公司、城市服务企业中,营造出更具时代精神的空间。而在所谓的白银时代、存量时代、城镇化2.0时代,有关人与空间、房地产与空间、建筑与空间、城市与空间之间的关系,都呼唤全新的视角,建立全新的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