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核的防疫和尴尬的乡愁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宋馥李 2021-01-28 12:05: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硬核的防疫和尴尬的乡愁)

宋馥李/文 今天是春运第一天,是回是留,你决定了没?

在北方农村,到了这个时节,人们已经忙着洒扫庭除、赶制年食了。

就2021年春运来说,各方面预测出行人次同比将大幅减少、相对分散,中国人一年一度的大迁徙,将迎来一个大分化。

其中有一个明显倾向:依据城市行政级别不同,很多地方层层加码,普遍宣称要实施“14+7”的硬核手段,这些眼花缭乱、各自为政的土政策,既让人惊讶,又让人疑惑,让返乡之路充满了各种不确定性。

1月27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就地过年的政策是分级分类的,各地方在政策执行的时候,不能擅自加码,更不能层层加码,也坚决不允许采取一刀切的措施。

我记得,2020年年初的抗疫大战中,“硬核”这个词特别流行,它用来赞扬那些迅速“封门堵路,强硬隔离”的地方。我就曾被堵在家乡的高速公路出口处,几个小时进不得进,退不能退,体尝到了这种滋味。

这一年下来,疫情时不时多点爆发,很多地方的防疫措施还是熟悉的招数:口号上军令如山、誓言有声;行动上雷厉风行、秋风落叶。

硬不硬核?硬核啊!但这样做的负面效应极大,给复工复产和复商复市带来极大伤害,市场主体不是浮在水面上皮球,摁下去乖乖听令,松开手自然浮上来,很多小微企业和个体户,在硬核防控手段下遭遇的都是倾覆之忧。等这波疫情过后,再让他们开门迎客,他们多半儿已经沧海桑田。

对一些中西部地区、尤其是劳务输出的大省大市来说,2021年春节俨然是一次大考,面对汹涌的返乡流,将人流阻隔于辖区之外,岂不是一劳永逸。这等办法“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谁也不会说,但很多人都乐意做。

从这些防控措施的字里行间,还是能读出这些意味:做一个“明大理、识大体”的人,你那点儿乡愁算个啥,就该乖乖待着、留城过年。

话说回来,如果家乡并不“硬核”,你又该如何处之?如果返乡返的是一个城市(县城也算),因为有良好的服务设施和医疗条件,应对不确定性还从容一些;如果返乡返的是一个乡村,面对管理手段有限和医疗服务薄弱,很容易陷入各种折腾。

做一个假设:乡里乡亲的村委会大叔,临时要加一个核算监测报告,我得奔袭到哪里去做呢?

近日,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监察专员王斌说,和城市地区相比,大部分农村地区的医疗条件薄弱,防控能力相对较弱,这给农村地区疫情防控带来挑战。

其实这个挑战已经实实在在发生了。河北和黑龙江等地爆发的疫情,已说明了农村地区仍是疫情防控的薄弱地带,疫情传播到农村,能够采取的管制措施和应对手段有限,传播风险便急剧递增。

到了村这一区域,其所能调用的人力物力,已经是防控力量的强弩之末。所以我认为应该区分开来:一方面,包括县城在内的、有完备防疫力量的城市,硬核防疫大可不必。而另一方面,在农村这一区域,则应该视情形,适当“硬核”一些。

这些年,我们谈城市化、谈城乡融合,谈乡村振兴,但在遭逢疫情时,不同区域之间的差异、城与乡之间的二元差异,还是“刺啦”一声撕得鲜明:到底城还是城,乡还是乡。

总的来说,防疫有多硬核,乡愁就有多尴尬。我和我的家乡,已经垒砌起了一道坚固的土墙,它看着我,我看着它,互生了嫌弃。

还是不回去添乱了!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