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后疫情之"变"问道2021|孙明春:不能对疫苗推动经济复苏过于乐观)
《投资者网》郑小琳
刚刚过去的2020年,被形容为"极不平凡的一年",全球经历了新冠肺炎肆虐、地缘政局动荡、经济大幅波动等考验.....不过,随着疫苗推出和应用,全球经济或将迎来复苏的曙光。
然而,希望很美好,但全球目前对疫苗的效果以及病毒变异的速度仍处于摸索阶段。整体而言,全球在后疫情时代的2021年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展望2021年,全球经济下一步将何去何从?对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中国而言,在2021年是否将继续引领世界复苏的脚步?今年中国GDP增速是否能继续保持一枝独秀、遥遥领先?投资者又该如何从中抢抓时机进行投资布局?
就上述一系列问题,《投资者网》专访了海通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博士。
孙明春,曾先后任职于雷曼兄弟、野村、大和等外资投行,分别担任首席经济学家及中国研究部主管等职务,在宏观经济政策研究方面有着深厚的造诣。
疫苗推动复苏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预计2021年全球经济增长率约4%—5%。"孙明春向《投资者网》介绍说。
他表示,虽然受新冠疫情冲击,但中国经济表现出极强的韧性,全球十大经济体中只有中国是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国家,其他主要经济增速都处于负增长,"展望2021年,伴随着疫情逐渐得到控制,各大经济体的政策、投资等将回归正轨,企业经济不断复苏向好,预期各国经济会出现较大反弹。"
在"后疫情时代",疫苗接种的成功与否,与全球经济的复苏息息相关。对此,不少经济学家、研究机构发表观点认为,疫苗的推广接种对今年全球经济复苏至关重要。
"疫苗的出现将令经济复苏步伐加快,同时,疫苗对于对外开放、国际交流都有一定影响。"孙明春认为。
但他也不无担忧,"首先,疫苗会以多快的速度在全球发达经济体及发展中国家中推广和接种;其次,疫苗的有效性有多高;再者,疫苗对于病毒变种的抵抗力有多大,是否会像普通感冒医疗打了就管用,还是会几天后出现变异,需重新进行研发?因此,就现在而言,全球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情况下,我们对于经济还不能过于乐观。"
孙明春向《投资者网》表示,"在经济面临极大不确定性的形势下,很难预期全球其他大国经济能否回归至2019年前的水平,尤其是像美国这样的发达经济体,可能到2021年年底,其经济活动水平依然恢复不到2019年水平,它需要更长的时间,预计2022年才能恢复至2019年前的的水平。因此,综合来看,在如今全球经济出现反弹的市场共识下,我认为2021年全球经济整体表现肯定超过2020年,但这并不值得过于乐观,我们仍要多关注经济复苏中可能遇到的各式各样的风险与挑战。"
在全球动荡局势的大背景下,美国大选的激烈竞争亦吸引全球广泛关注,最终以拜登胜选告终。不过,美国新一届政府上台后将会带来的新动向,又将对中国乃至全球经济产生哪些影响?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拜登采取的政策不会比特朗普受更极端;其次,从特朗普时期的极端态度转向温和态度,这个过程所需的时间没有大家预想的快,一方面,它有可能会基于特朗普现有政策作为一个讨价还价的筹码,需要中国作出更多的承诺或行动;另一方面,或许只有中国做出更多的回应,拜登政府才有可能把特朗普的极端政策逐渐转变回正轨。"孙明春表示,"因此,某种意义上讲,我认为我们不能过多的期望拜登上台后,在经济方面会得到一个特别直接的利好影响。"
孙明春强调,比较值得期待的是,拜登上台后中美之间在未来可能会恢复一些沟通交流的对话机制,为未来3至4年的中美关系正常化铺路。同时,短期来看,2021年中国将从中得到受益,预期年内可能会有部分关税会下调。
中国经济更上一层楼:回归7%—8%
回顾2020年,中国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经济正增长的主要经济体,在对2021年中国经济的预测中,目前不少机构,包括德银、大摩、高盛等对2021年中国经济增速预测均在7%—9%。
就此,孙明春向《投资者网》表示,"我预期是中国经济2021年将增长7%—8%。"
孙明春对于中国经济2021年走势持乐观的态度,"中国在应对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发,第一时间采取的防疫及管控工作都得到外界认同,中国也是在全球经济体中最早复苏的国家,海外由于受疫情冲击,供应链受到影响,许多订单从海外流向国内,中国出口在去年整体表现超过预期,而我们也留意到,除了中国外,其他国家的经济增长更令人担忧。"
孙明春进一步分析指出,原因在于存在诸多的不确定性,比如海外疫情多长时间能得到控制,从疫苗投入应用到推广再到大面积接种需要多长时间,上半年全球疫情是否仍存变数等等。就外部而言,一个不确定性是经济在后疫情时代何时能恢复正常?疫情若逐渐得到控制,中国在今年因疫情拿到的订单或将随着海外供应链恢复而出现下降,"综合来看,预期中国明年经济依延续高增长态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中的一大亮点,但除此之外,我们依然要多关注背后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孙明春认为,中国经济同时还有两大看点:一是《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RCEP由东盟于2012年发起,历时八年由包括中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和东盟十国共15方成员制定的协定),它不仅是中国经济融合和对外开放一个重大机遇,还能对明年中国经济增长其助推作用;二是在中国"十四五"规划中,承诺的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目标。
孙明春向《投资者网》指出,"碳中和目标是一个长期目标,存在很大挑战。从经济增长角度而言,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高增长状态,碳排放依然会增加,而当下为实现目标,经济增长带来的碳排放量不但不要增加,还要在2060年的把它实现净排放为0。这意味着,一方面中国需要将现有的碳排放量降下去,包括新增加的经济增长出现的碳排放量。因此,虽然新目标提出至2060年,有40年的时间,但这是一件非常艰巨的任务,这也是中国经济的一大亮点。"。
2014年,中国展开一轮环境污染治理,六年后,中国环境污染治理取得显著成效。
"碳中和目标的提出,在未来也将呈现这样的趋势,但这是一个长期任务,我们可以将大目标分解至一年一年来逐渐实现。"孙明春表示,"正如'十四五规划'中所言,预期节能减排领域在未来将出现较多的规划,它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将逐渐凸显,与此同时,关于碳中性的承诺对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行业变革都具有非常大的意义,但需指出的是,这个目标存在利弊优势,新目标在推动经济迈向转型步伐时,亦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有些行业可能会因此而催生或者发展壮大,有些行业或将被淘汰。因此,未来RCEP和碳中和两大亮点值得我们共同关注。"
对于中国2021年的经济展望,孙明春用"回归正轨,更上一层楼"以表祝愿,希望中国经济不只是水平提升,经济质量也能再上一个阶梯。
财政货币政策的"积极+略紧"组合
央行对于2021年的工作任务提出,"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精准、合理适度。要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的关系。"
从2018年的"合理充裕"到"合理适度",这一转变背后释放了什么信号?同时,随着国内经济逐渐复苏,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在2021年将如何发力?
"货币政策,当前的共识是今年的货币政策会偏紧一些。"孙明春表示,"事实上,货币政策在这几年一直都保持这比较适度的政策,基于此,我们很难预测明年它到底是宽松还是偏紧的程度,基本上M2减GDP的增长这几年都处在0附近波动,而2020年由于疫情突发、大环境的特殊性,增加了一定的货币投放,M2增加10%以上。但与之对应的是GDP的下降,甚至出现了一些收缩,因此,去年的M2减GDP的缺口表现更大,但今年由于各行业基数等原因,预期GDP增长可能在7%~8%以上,假如通货不紧缩或者存在略有通胀,可能会达到8%~9%或者8%~10%水平。"
孙明春指出, 今年M2即便是处于10左右水平,超额流动性总体水平也在0~2附近,同时,还有去杠杆防风险的三大攻坚战目标,预计2021年的货币政策将呈现出"既不会很紧、也不会很松"的状态,但整体会比今年紧,"由于央行具有高度灵活性、务实性、适度原则,因此,如果2021年经济向好,我认为央行确实没有再宽松的必要,而如果说今年海外复苏不及预期,国际金融市场由于债务危机引发金融市场的波动,也不排除出现其他的情况,但整体上,央行在过去4年来都秉持着一个比较适度的政策。"
除了货币政策外,财政政策在今年将出现哪些变化,亦成为众人热议的话题。
"预期2021年财政政策会比较积极,但程度不会高于2020年。事实上,我认为今年的财政政策可以更积极一些,尤其是家庭部门,可以给予一些中级收入的家庭更多的支持。"孙明春认为,"今年的财政政策一方面不能太早的退出,另一方面要做好灵活应对的准备,对中小企业、困难家庭起到金融支柱的作用。"
人民币升值方向未改:或反弹至6
2020年,人民币汇率经历了大开大合的双向震荡,上半年跌破7,下半年短短数月又经历了快速上涨。展望2021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如何?当前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如何?
"2020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到6.5左右,2021年是否会再创新高至6左右,我觉得可能性还是有的。"孙明春向《投资者网》表示,"人民币升值的过程呈趋势性,中间存在波动,短期内不好预测,但大方向依旧是上升的趋势。原因在于1994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实际上是处在一个长达25年的升值通道里,中间虽然存在一些波动,但大的方向一直未作改变,因此,最近人民币汇率出现比较快的升值,但时间线拉长来看,它其实还在原来的通道里,还未达到之前出现的最高点。"
孙明春指出,"2020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基本面表现出较强的韧性,应对新冠疫情,人民币成为避险资产的意识越来越强,同时,从经济指标来看,中国经济的指标处于非常健康的状态,相比全球,中国经济在各个方面表现都非常健康,因此,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大方向从未改变,并且在今后相当长的时间里,还能持续走强。"
除了提人民币升值外,孙明春同时强调"双向波动"的特性,即在人民币升值过程中也会出现贬值的现象,贬值后再继续回到升值的通道里。
"我预测2021年人民币升值大约会基于去年12月底的水平,上升约10%以内至6左右水平,有可能再现上一次的汇率新高。"他指出,"未来随着美联储的继续放水,美元在大方向依旧处于贬值状态,而人民币则继续升值,虽然上升速度不见得是一条线,但预期中间应该能反弹到6算左右。
谈及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孙明春分析说,"2020年,全球经济步入衰弱之际,黄金、比特币资产出现大幅升值,涨幅背后其实反映投资者选择了一个正确的市场。 "
"不过,由于这些品种体量有限,因此在国际货币体系里,需要其他的货币来承担更大的角色。以人民币货币为例,作为全球经济最健康的资产之一,人民币汇率在过去的20多年一直处于升值的通道里,全球投资者选择人民币资产,从侧面能反映出,人民币国际化实际上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从国际化的角度来看,人民币国际化是未来大势所趋,同时,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民国际化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把中国经济变得更好、居民福利日趋完善才是我们的最终目标。"孙明春补充。
金融改革创新需全方位齐头并进
如今站在新的发展背景下,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方向和重心在哪里?在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如何化解难点痛点?
"可以肯定的是,我们的大方向依旧要坚持改革开放,使得金融改革更加市场化、国际化。"孙明春表示,回顾过去40年历程,中国的金融改革取得丰硕成果,迎来了巨大蜕变,但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中国金融市场仍有一定的差距,现今金融改革已经进入深化阶段,金融机构服务于实体经济的大背景下,金融系统改革步伐不能迈的过快。
"考虑到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历史逻辑和现实条件,中国在金融改革上亦面临了不少难题。"孙明春表示,"比如国企要改革、打破刚性兑付、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等,这些老问题一直由于各种原因无法深入推进,同时又有新的问题出现了,包括享有低融资成本的国企部分出现刚性兑付问题,地方政府平台如何解决以及国企能不能实现有效破产等等,这些问题都对金融改革的推进产生较大的影响。"孙明春指出。
在孙明春看来,除了完善金融市场化,维持金融稳定外,我们还要守住底线,包括道德风险问题,金融改革走到今天,需要全方位改革齐头并进,加强资本市场开放、资本账户开放及人民币的国际化,与此同时,增加国内货币供应量,令金融机构、银行、券商等机构更加灵活、市场化。
产业变革加速 绿色消费暗藏机遇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倒逼中国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转型升级。展望2021年,产业升级和消费升级将何去何从?
"首先,产业升级方面,中国产业的转型升级表现明显,我们很多制造业、互联网+、AI+等都呈现出飞速发展,未来中国的产业升级依旧保持加速的状态。一方面,很多领域的技术都在不断地升级突破,跨行业之间的技术亦正在互相催生,比如人工智能领域、5G应用等,在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正如,在人工智能领域,过去是安防位列第一,金融紧随其后,但市场风云变幻,金融领域未来将加入人工智能的应用,5G应用也将催生出许多新的行业。" 孙明春表示。
"与此同时,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都出现创新性的举动。比如疫情下催生了远程视频会议、远程AI+教育等。基于此,我认为接下来整个产业升级速度会呈现加速度,伴随着'十四五规划'落地,人工智能、芯片制造等许多领域都将进一步的加大投入,正如,多年前微信、视频会议尚未出现,但今天却在我们生活中充当着重要角色,这些在未来都是一个趋势。"
"其次,消费升级方面,预期未来人们的生活方式将发生很大的变化。"孙明春补充说,"技术更新带来了新的商业模式催生出新的生活方式,该趋势在当下已经显现,在未来还会呈现更快的发展。比如商业模式的变化、技术手段的变化,推动生活方式出现转变,而这种转变是技术推升商业模式催生出的消费升级。"
孙明春强调,除了技术层面的消费升级外,还有传统意义上的消费升级,"以前我们讲消费升级,是物品价格、质量等,现在对于消费升级的概念,还可能有一个变化,即刚刚提到的2060年要实现碳中心目标,我认为这会在我们的消费升级里加入一个新的概念——绿色消费。经过我一年多的研究和观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在关心绿色消费问题、越来越多的迹象及企业正在积极参与,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都在做ESG报告,关注自身在绿色方面的生产和消费以及对消费者的指引等等。"
"因此,中国在2060年要达到碳中和目标,如果没有消费者的配合,单单靠企业层面很难达成,在企业宣传推广下,绿色消费理念可能在中国消费者心中慢慢开始建立。在我看来,消费是人的自由意识行为,不需要过多地区鼓励,更不能去浪费,每一个增加的消费背后都是一份碳排放,人们有多消费的权利,但却没有增加碳排放的权利,因此,消费者在消费时可以考虑绿色环保。"孙明春指出。
同时孙明春认为, 在产业和消费升级双驱动下,这些板块下亦暗藏了不少的机遇。"产业升级上,伴随5G应用的陆续投入,对上游 IT行业及下游的互联网应用都将带来一定的利好;其次,人工智能产业,不仅体现在制造业,如服务业,金融业、旅游业等其他行业都将得到广泛应用,产业前期更多可能为软硬件应用,后期则更多是智能制造、智能服务、智能金融等等,绿色环保行业,一个是节能减排,另一个是污染治理,由此发展而来的是新型绿色消费、绿色建筑等,这些行业在新规划中催生,预计呈现较快的发展迅速。"(思维财经出品)■
后疫情之"变"问道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