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金融机构撤离?资金外流?人才荒?金管局总裁霸气回应:香港“can-do”!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朱丽娜 2021-02-09 12:5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针对市场持份者对香港现状和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注,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指出:香港仍然“做得到”。

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2月8日表示,针对市场持份者对香港现状和保持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的关注,包括香港是否出现资金外流、金融机构是否撤出香港、香港是否出现人才荒等一系列热点问题,逐一作出回应。

针对资金外流的问题,余伟文以港元汇率、银行存款总额两个主要指标为参照,指出香港实际出现资金净流入。由于香港实行联系汇率机制,如果资金持续流出,港元汇率会转弱,银行存款亦会减少。

“港元汇率在2020年一直处于强方,且由于资金持续流入,强方兑换保证自去年4月以来共触发85次,金管局从市场买入500亿美元,是自2010年以来金额最高的一年。银行存款总额在2019及2020年均告上升,2019年录得2.9% 按年增长后,2020年再升5.4%,”他表示。

同时,余伟文强调,资本自由流动是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根本,受《基本法》保障。“出于不同原因,间中会有资金流出的情况,这很正常。由于流入的资金比流出的多,基本上保持资金净流入港元。港元市场按照货币发行局制度有序、稳定运作。”

对于一些媒体报道金融机构撤出香港,余伟文回应表示,整体而言,香港资产管理公司的数目由2019年底的1808家增至2020年底的1878家,在疫情冲击下仍保持3.9%增幅。据最近的统计数据, 尽管2019年经历社会事件,截至该年底香港的资产管理规模按年大幅上升20%至近4万亿美元,年内录得2000多亿美元的资金净流入。

他指出,香港是亚太区继内地之后最具规模的私募基金枢纽,总资产管理规模在2019年达1600亿美元。而全球规模最大的20家私募基金当中就有15家于香港设点,其中不少更是地区总部。同时,私募投资基金落户香港的兴趣日益浓厚,自去年8月香港引入私募行业常用的有限合伙基金法律框架后,仅5个月内便有90多只有限合伙基金在香港注册。

同时,截至去年6月,共有445家对冲基金设于香港,在亚太区居首。“据我们了解,当中有部分退出本港市场,或是因为业务重心有所转变,又或是集团层面的整合所致;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新的金融机构落户香港,带来新的业务与扩展计划。机构进场退场,对于国际金融中心是常见的事,”他坦言。

此前也有媒体报道港人开设离岸账户将资金撤离香港,对此余伟文表示,从零售及私人银行所得的资料显示,关于开设离岸户口的查询在2019年有所上升,但到了2020年已大致回稳。香港私人银行的资产管理规模(AUM)在2019年上升19%。香港仍是亚洲最大的私人财富管理中心,全球排名仅次于瑞士。

“虽然我们尚未有2020年的数字,但根据主要私人银行提供的初步数据,在2019年的强劲表现基础上,2020年香港该行业增长趋势延续,录得双位数增幅。而上述资金净流入的现象也反映出,即使开设离岸账户,但实际转移的金额并不显著,”他表示。

至于香港是否出现人才荒,余伟文表示,尽管去年香港的失业率因疫情而急升,但金融及保险业的职位则分别同比增长0.7、1.4%。

余伟文指出:“香港历史故事穿插了各种危机,但我们总是凭那股‘做得到’ (can-do) 的香港精神推翻末日论者的观点,这次也不会例外。”

(作者:朱丽娜 编辑:陈庆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