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评论丨应建设更多郊区新城与都市圈副中心,增加住房供应)
李宇嘉(广东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
刚刚发布的70城房价指数显示,2月份70个大中城市新房、二手住房价格同比分别上涨4.1%、2.9%,比上月有明显增长;一线城市领涨,并有向二线城市扩展的势头。春节前后,深圳、上海、北京、杭州等地相继出台新一轮调控政策,房贷额度也开始收紧,热点区域严打经营贷、消费贷违规进入楼市,未来调控政策与长效机制将会如何呢?
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十四五”规划纲要强调,建立住房和土地联动机制,加强房地产金融调控,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未来,在保持政策连续稳定的基础上,紧抓土地、金融、税收三个事关调控绩效的“牛鼻子”,将成为调控的主体思路。
首先,源头上的供地政策发生了很大改变,一是供地规模要增加。近期,自然资源部推出“两集中”的供地机制,着力于在供给侧发力,其中特别强调加大宅地供应量,2021年宅地供应不低于“十三五”时期年均完成量。加大供应的同时,全年分3批集中出让,希望从源头上降低地价,避免对房价上涨形成倒逼态势。3月3日,上海发布的调控新政中,明确量化地价调控目标,住宅用地限价出让,落实房价地价联动机制,并写入土地出让合同,这将是未来热点城市供地政策的普遍做法。
除了控制地价,还要控制资金。去年,房地产金融宏观审慎长效机制开始落地,比如针对房企融资的“三道红线”、针对银行放贷的“五类分档”。2020年,房地产贷款增速八年来第一次小于全部贷款增速。今年,房地产金融长效机制将扩大“三道红线”实施范围,加大对房企“降杠杆”的考核力度。同时,对银行投放地产类贷款,将继续做出规模和占比的控制。另外,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还提出今年普惠小微贷款增长30%以上,金融端调控将重点打击资金违规流入楼市。
近期,热点城市银保监部门相继发文,要求所有银行追踪经营贷、消费贷发放后的资金流向,严查交易背景和对手,对于违规流入楼市的贷款,要采取“抽贷”措施。在税收方面,“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发挥住房税收调节作用。在抑制热点楼市投资投机方面,增值税免征期调整,在增加交易成本、交易摩擦,降低炒房预期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去年以来,深圳、上海、杭州、宁波等热点城市将二手房交易增值税免征期从2年调至5年,未来还将成为重要选择。
对于房地产的主基调,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保障好群众住房需求;“十四五”规划纲要进一步强调,完善住房市场体系和住房保障体系。这意味着,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期,住房全面强调其民生属性。首先,住房租赁被提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自然资源部提出,22个热点城市单列的租赁用地占比不低于10%。由此,未来租赁住房将实现放量供应。另外,通过政策扶持,小户型、低租金的政策性租赁住房将成为鼓励市场化供应的主体之一。
同时,今年将推进租赁企业税收减免、鼓励规模化的长租行为(激励租赁企业推出长租房源、鼓励租客选择1年以上的租赁)。另外,“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逐步使租购住房在享受公共服务上具有同等权利。随着落户门槛降低,城市“集体户”全面铺开,“租售同权”有望在“十四五”期间全面落地,最典型的就是租购住户在子女入读公办学校上权利平等,这将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具有标志性的意义。大力发展租赁,目的是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的住房困难。在住房进入存量时代,他们是最有效的需求,也是夯实“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生力军。
此次发布的“十四五”规划纲要,对新住房制度的表述上有一个新变化,即“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职住平衡”。与之前相比,增加了“职住平衡”的提法,这与“完善城镇化空间布局”中提到的“优化提升超大特大城市中心城区功能,坚持产城融合,完善郊区新城功能,实现多中心、组团式发展”相呼应。也就是说,未来超大城市要更多建设郊区新城、都市圈副中心,这也是住房供应的新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城并非是“睡城”,而是城市功能独立、产业定位明晰、住房体系合理的新城市。比如,近期上海《关于本市“十四五”加快推进新城规划建设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举全市之力推动新城发展,打造位于重要区域廊道上、发展基础较好的嘉定、青浦、松江、奉贤、南汇5大新城,而且这些新城将探索与中心城区差异化的购房和租赁政策,研究完善租购并举、租售衔接的人才住房政策。
该政策的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在新区域落实供地、金融、住房供应等长效机制,实现楼市平稳健康。另外,广州7个区、南京4个区,均启动差别化落户政策,打造产业新城、郊区新城,目的也是通过产业和新区规划,疏解中心区高度集聚的购房需求,实现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而且,在都市圈成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增长极”的背景下,功能相对独立、产业定位清晰、房价水平较低、住房体系合理的外围新城,将成为对接都市圈其他城市,实现互联互通,带动整个都市圈发展的中间地带,也是更大范围内稳定房价的缓冲器。
(作者:李宇嘉 编辑:洪晓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