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别了,网络互助平台)
经济观察报 记者 姜鑫 3月26日下午6点,水滴互助发布了关停公告——原互助计划将于2021年3月31日18点正式终止。
刘宇对此并不意外,就在3月24日下午,作为轻松互助资深用户的他已经突然的关停被搞得一头雾水。
“一点预兆都没有!”刘宇关注的轻松互助微信公号推送了一则关停公告:“今天,我们非常不舍地告别轻松互助。轻松互助将于2021年3月24日18点正式关停。”
看到公告后,刘宇第一时间打开轻松互助APP查看具体情况,但发现应用已经停止维护。
刘宇随即电话咨询轻松互助客服为何突然关停,客服回复称是公司战略性目标调整,以后将提供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所以选择暂时关停互助业务,轻松筹业务依然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1月15日,美团互助发布公告称:因业务调整,美团互助将于2021年1月31日24点正式关停。而在去年9月百度“灯火互助”则宣布关闭。刘宇发问道,网络互助不会卒于2021年吧?
“我们是跟着国家政策走,进行合规划调整”,轻松集团相关负责人称,拥抱合规,是以合规健康险和轻松健康会员服务的形式,为用户提供更好的健康保障。
记者采访多位接近互助行业的人士称,或许与监管风向有关。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对外经贸大学国家对外开放研究院研究员孙洁曾提出提案,由于网络互助平台存在监管缺位、准入门槛低、行业平台良莠不齐、资金管理需规范等四大问题,应将其纳入银保监会监管框架内。
“一个是自身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问题,前段时间市场也关注到不少平台参与人数下降、分摊费用增多的问题,风险暴露后,一些互助平台尝试修改规则来保证商业模式的可持续性;另一方面,是监管的不确定性问题,因为平台背后暗藏金融风险,目前都知道需要监管,但谁来监管怎么监管都不确定,整改或是转型,可能各有不同考虑。”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中国保险与养老金研究中心研究总监朱俊生表示。
突如其来的关停
轻松互助关停公告称,“轻松互助自2016年4月上线以来,在大家的支持和信任下,已经平稳运营了近5年。在这5年里,我们一起救助了8934位患病会员,陪伴他们一起度过生命中的至暗时刻。”
而据行业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2月,网互助平台累计受助用户超过8.45万人,全行业件均13.21万。
刘宇则陪伴了轻松互助超过3年。他2018年1月加入了轻松互助,还替爸妈申请成为了会员,自己还升级到了百万互助,最高额度133万。“没有一点点防备,说关就关了”。刘宇说。
就在宣布关停之前,刘宇于下午4点被赠送了一张金卡会员,页面提示称,感谢您选择轻松互助,特赠您金卡会员,里面有体检、新冠赠险、重疾绿色通道等服务,但是服务期限只有一个月。在刘宇看来,如果是作为补偿,一个月的健康服务根本没有什么作用。
在关停公告中,轻松互助公告表示,对于关停前符合互助条件的会员,我们将核定合理的互助金额进行最后一次均摊,此次均摊后的用户余额将退款至用户的微信钱包(7个工作日内),同时所有会员健康服务权益继续保留。
水滴互助也给出了解决方案:对于在保障中的互助会员,将通过保险升级其保障。平台将承担保费,为用户投保一年期,最高保额50万元的健康险(水滴健康保)。经济观察报记者了解到,有用户在关停后得到了一份由众安在线承保的一年期重疾险。
轻松互助还在公告中表示,对于2021年3月31日前不幸确诊大病并在此之前提交救助申请的会员,轻松互助将继续提供合理的互助金妥善救助。而水滴互助则表示,在此之前,不幸确诊大病的会员,自首次诊断之日起180天内,可继续向平台发起申请,若符合原互助条件,将由平台提供合理赔付。对于用户账户内的余额,平台将从26日起5日内发起退款。
在刘宇咨询轻松互助客服的时候,他听到不断有消费者电话来咨询关停一事。
刘宇还关心另一件事,无论是轻松互助还是水滴互助,用户数量均在千万级别,用户个人信息如何保护,在双方的解决方案中并未提及。
资本一路加持
刘宇回忆,当初自己选择加入轻松互助,原因之一是看重其背后资本,“腾讯这家互联网巨头以及IDG等知名投资机构的加入,觉得应该不会不靠谱。“
2014年9月,北京轻松筹网络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轻松筹”)成立,从众筹模式起家,三个月后,轻松筹获得数百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方为IDG资本和道生投资。
轻松筹的第二次融资发生在2016年1月,IDG资本和德同资本对轻松筹进行了1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3个月后,“轻松互助”上线,不到一年就拥有超过600万的用户。
2016年6月,轻松筹迎来2000万美元的B+轮融资,投资方包括腾讯、IDG、德同资本、以及同道资本,此时公司估值3.5亿美元,公司亦拿到保险经纪牌照开始涉足保险领域,2016年底正式上线“轻松保”。
2017年7月,轻松筹再获2800万美元C轮融资,由IDG资本旗下成长期基金领投,德同资本、同道资本、腾讯、道生资本等老股东跟投。
在水滴互助官方公众号的简介中最底部,写着平台安全可靠的宣传语,知名企业投资是重要原因之一,在公司披露的战略投资方中,腾讯、IDG资本、美团、高榕资本赫然在列。
作为一种新型健康风险分散机制,网络互助利用互联网的信息撮合功能,来实现传统的民间互助共济,即会员之间通过协议承诺承担彼此的风险损失。虽然与保险最初形态互助保险有些相似,但网络互助与商业保险还是有着本质性的区别。
尽管如此,会费低、分摊成本低的网络互助还是吸引了大批低收入人群的加入,他们加入时的很多初衷,或许与商业保险客户有着同样的初衷。
也正因为如此,自2011年就已经萌芽的网络互助在近些年来取得了快速的发展,特别是近两年来,在水滴、轻松、e互助等传统玩家的基础上,各大互联网巨头纷纷涌入,支付宝推出相互宝外,京东推出了“京东互保”、滴滴推出了“点滴相互”、苏宁旗下有“宁互宝”、360推出“360互助”、新浪和壁虎互助合作推出“新浪互助”、小米有“小米互助”等。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第2季度,网络互助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4亿,平台超20余个,注册会员超过1000万的平台有5个。
行业后路如何?
尽管各大巨头都在涌入,但互助计划的参与人数却呈下降趋势,而最为吸引自己的一点——低分摊情况也在发生改变。
水滴互助成立于2016年5月,目前平台的会员规模保持在1300-1400万区间,但这一数字已经较期顶峰时期4000余万人有所下滑。同样,2018年10月成立的相互宝,2019年末会员规模已经破亿,但截至2021年3月,分摊人数已降至9593万人。
2021年1月7日,相互宝进行了新年第一次分摊公示,60岁以下用户参加的大病互助计划人均分摊5.28元。而在刚刚过去的2020年,相互宝大病互助计划的全年分摊金为91元,但2019年分摊金额仅为29元。支付宝数据显示,2019年相互宝成员全年救助16528人,而2020年救助人数为68675人,同比增长315%。而水滴互助2019年分摊金额也从2018年人均9.3元的分摊费用上涨至43.9元。
对于这一现象,天风证券在研报中做出了解释:参与分摊人数的增长趋势出现停滞后人均分摊自然增长(赔付流程及信息公式具有一定滞后性);逆向选择风险开始出现。由于互助计划前端审核宽松,因此无法选择其他保险的健康异常人群有较大概率加入相互宝,继而导致整体出险率增加、分摊金额上升,而分摊金额上升则导致更多健康人群选择退出计划,形成恶性循环。
其实,在网络互助几年发展过程中,水滴互助、轻松互助、美团互助并不是仅有的关停平台。据了解,此前,就有同心互助、她互助、斑马社、比肩互助、比邻互助、置上互助、17互助等平台因为没有找到成熟的盈利模式关停或退出。2020年第一季度“心互助”因6个月会员人数连续小于30万人,未达到互助计划健康运行的基础要求,宣布终止运营。
对于其他互助平台近期是否会有变动,经济观察报记者咨询相互宝、e互助等平台相关负责人,获得回复称目前平台正常运行。
相互宝方面表示,目前相互宝运行状况稳定,我们也在继续为大家提供互助保障。相互宝成员规模和年龄结构均保持健康状态,上线2年已累计救助超10万名重病成员。
尴尬的四无监管
经历了突然关停之后,刘宇终于意识到了互助平台的不确定性之大。“基本属于不了解保险经营历史和技术的外行人的鲁莽贪心尝试”,一位保险从业者表示,保险公司有严监管和资本金约束,互助却不一样。对此,刘宇有不同的看法,他认为自己不是鲁莽贪心,网络互助的确解决了一部分人群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医疗保障需求。
在朱俊生看来,网络互助本质上具有商业保险的特征,但目前没有明确的监管主体和监管标准,处于无人监管的尴尬境地——处于无主管、无监管、无标准、无规范的“四无”状态。
虽然没有明确监管,但对于网络互助的发展关注和发声最多的是原保监会和银保监会。
2016年底,原保监会曾下发《关于开展以网络互助计划形式非法从事保险业务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严监管下,近百家平台宣布解散或宣布退出,坚持者不足十家。
2020年9月份,银保监会打击非法金融活动局曾撰文提到,互联网化使得非法商业保险活动传播范围更广、速度更快、规制难度更大。相互宝、水滴互助等网络互助平台会员数量庞大,属于非持牌经营,涉众风险不容忽视,部分前置收费模式平台形成沉淀资金,存在跑路风险,如果处理不当、管理不到位还可能引发社会风险。
美团关停网络互助后,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曾表示,我们觉得美团互助偏离美团主业和逆选择风险不断增加,是其关闭的主要原因。下一步,我们还将对网络公司做互助业务进一步的关注,了解其运行的方式和风险情况,再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保险与风险管理研究中心主任陈秉正曾谈及网络互助的监管问题。在他看来,由于网络互助既不属于保险也不属于慈善事业,无相对应的监管部门予以监管,这就给网络互助的规范发展埋下了危险的种子。很多互助平台缺乏完善的治理结构。现有的网络互助都是由平台以及控制平台的公司所管理和控制的,平台的组织建设和经营发展如何体现所有成员的意志和利益,几乎没有相应的保证机制。
呼吁监管的声音不绝于耳,该如何对网络互助监管呢?在朱俊生看来,应充分尊重市场自发演化形成的网络互助的性质,不宜直接套用传统监管保险的方法。可以采取监管沙盒机制,允许金融科技企业在一定的豁免规则下,在一定的期限内测试具,有创新性的产品、服务、商业模式和营销方式。
(应采访对象要求,刘宇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