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名家观点 - 正文

王东京专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王东京专栏: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

王东京

“落后就会挨打”是个真理,所以当今世界没有哪个国家不重视科技创新。对如何推动科技创新我曾写过多篇文章,本文将重点讨论怎样推动科技成果从样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化。事实上,促进成果转化与技术创新一样重要。技术成果若不能转化为商品,创新也就起不到推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看到的数据:目前我国每年新申请技术专利的成果数已达100多万项,其中每年获得专利授权的技术成果约17万-19万项;同时,我国已有专利成果存量也已达到100多万项。若单论成果数量,两个“100万”,当然算得上科技大国。可是我们科技成果数量虽多,却多而不强,不仅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存在短板;而且专利成果产业化率也很低,仅6%左右。

针对这一严峻现实,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疏通应用技术研究与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把科技成果充分应用到现代化事业中去。而我们现在需要研究的是,当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梗阻”究竟在哪里?就这个问题我曾赴南方几个省市作过调研,访问过不少科研院所,综合专家的意见,认为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

一是成果评价不合理。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国内对科技成果评价存在片面“重论文”的现象,而且对科技项目也是“重纵向”而“轻横向”。比如科研人员评职称,凡是在专业核心期刊发表的论文、或者国家部委下达课题的成果皆管用,而接受企业横向委托的技术研发成果,经济效益再好也不作数。

二是收益分配不合理。2007年之前,国家政策规定政府投资研发的科技成果,转让收益应悉数上缴,研发机构和成果发明人不能参与收益分配。可想而知,有这样的规定,研发机构当然没有推动成果转化的积极性,技术发明人对成果能否转化也会漠不关心。久而久之,就形成了现在这种产、学、研脱节的局面。

不知读者怎么看。说实话,起初我是赞成以上解释的。后来回到北京,我又约请科技部门有关负责人一起讨论,那次座谈会后,我的看法有了改变。当然不是说专家学者的意见不对,而是除了以上两点之外,国内科技成果转化难还另有更关键性的原因。

不错,评职称“以论文论英雄”,在导向上确实不是鼓励成果转化。可我要问的是,假若不重论文,科技成果是否就能转化?恐怕照样不能。再往深处想,那种“重纵向”而“轻横向”课题影响评职称、从而影响成果转化的说法其实也不成立。据我所知,过去20年国家级课题主持人大多有正高职称,他们压根不存在评职称问题。可见,重纵向课题与成果转化难之间并无因果关系。

说收益分配不合理影响了成果转化,我同意。经济学讲得清楚:人的行为选择是在特定约束下追求利益最大化。若不允许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参与成果转让收益分享,事不关己,他们怎会去推动成果转化呢?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不高,直到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拜杜法案”,将联邦政府资助的科技专利权及其转化收益下放给了研发机构,从此他们的转化率一路飙升,现已达到50%以上。

借鉴美国的经验,2007年我国修订了科技进步法,将国家财政资助的科技专利权下放给了研发机构;2015年,又修订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并明确规定研发机构和科技人员可以参与分享成果转化收益,而且项目主创人员的分享比例可以达到50%。照理,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应该大幅提高才对。可实际情况却是,近年来成果转化率并无明显提升。

是奇怪的现象。美国的经验在中国为何会失灵?我想到的原因,是科技转化平台缺位。众所周知,一项新技术从“样品”转化为“产品”(规模化生产)是惊险的一跳,通常需要“中试”。这样就带来了一个难题:谁投资建中试车间?若中试能成功,投资可摊入成本,谁投资都一样;可万一不成功怎么办?大家都想规避风险,技术转让方和受让方往往都不愿投资。

是的,这正是科技成果转化难的梗阻所在。早在2008年我曾撰文建议:针对不同产业,由政府投资兴建一批“共享中试平台”。当时我的考虑是,无论由研发机构还是技术受让企业建中试车间,使用效率都太低(一般只用一次),而由政府投资建“中试平台”供各研发机构循环利用,这样可一箭双雕:既能减少重复投资所造成的资源浪费,又能有力促进成果转化。

当年我的建议提出后,受到了某省主要领导的关注,并先后委托分管科技的副省长和科技厅长来京与我研讨,据说后来省里还做出了具体方案。可不久那位主要领导调离,此事也就搁置了。于今看来,让政府投资建“共享中试平台”没有错,而且仍有必要。不过我现在认为:“共享中试平台”不仅可由政府投资,也应大力鼓励民间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投资。

为何要鼓励民间科技中介机构投资?实不相瞒,我这一想法是受了“投资银行”的启发。投资银行实际上不是银行,而是资本中介机构,主要职能是为资本供给方和需求方架桥铺路,帮助资本供求精准对接。设想一下,假若让科技中介机构承担起“科技银行”的职能,政府用激励政策支持它们投资“共享中试平台”,对解决科技成果转化难问题岂不是如虎添翼!

(作者:王东京 编辑:洪晓文)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