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债券分析师齐唱“股债切换”:看看抱团股这“熊样”,国债才是今年最好资产!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巩舒心 2021-04-14 13:16:29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分析师认为,今年是股债切换之年,股票市场的确定性持续削弱,债券的安全边际足够高。

(原标题:债券分析师齐唱“股债切换”:看看抱团股这“熊样”,国债才是今年最好资产!)

股市震荡期间,2021年的赚钱难度显著大于2020年,买啥能“不亏钱”甚至“多赚钱”,或许要换个思路了。

这不,债券分析师就出来喊话了:抱团股这“熊样”,国债才是今年最好资产!

中信认为二季度是过渡时期,债市可能仍有最后一跌,建议下半年逐渐配置。而国泰君安则更为激进地喊出,未来一个季度债市的最大风险就是踏空!

在分析师看来,债市转牛的最核心支撑在于,随着银行争夺优质信贷资产告一段落,信贷与社融双下滑局面难以避免。在融资收缩的过程中,大类资产配置将更倾向于利率。

股债切换?

周二抱团股“接力”闪崩继续打击股市多头信心,在投资者对高估值抱团股的业绩要求颇为严苛,无论业绩好坏,都在演绎利好出尽行情的形势下,关于市场风格切换的讨论又重新燃起。

实际上,今年以来,风格切换一直是A股市场的焦点。

近日,国债期货两根大阳线与股票市场核心资产的暴跌闪崩形成鲜明反差。

周一“提前”交易金融数据利好,T合约收涨0.26%,周二交易央行表态利好,盘前10年国债活跃券200016收益率就已下行3bp报3.16%,T合约高开高走收涨0.35%。

这也说明越来越多的资金认可做多债券的确定性,不少分析师也出来“唱多”债市。

比如在中信证券看来,经济进、政策退是当前的宏观主线,今年是股债切换之年,而二季度是重要的过渡期,实体经济周期于年中前后见顶回落。

不过,中信证券预测,二季度债市可能仍有最后一跌,原因可能在于市场对政策退出的利空未充分消化。

因此,中信建议下半年逐渐增加债券类资产的配置。

与中信的对二季度债市的“相对保守“不同,国泰君安喊出,未来一个季度债市的最大风险是踏空!

国泰君安建议做多利率债,仓位轻的现在就可以买,后续若遇调整更应积极加仓。

国泰君安认为,股票市场的确定性持续削弱,股债性价比天秤已经明显向债券倾斜。

经济二季度环比动能高点过去,领先指标融资在加速回落,监管政策中性不会导致负债端崩溃,信用可能的暴露风险加剧了市场缺资产的矛盾。当前债市已经走入熊市尾声,虽然利率不见得立即能兑现大的资本利得,但可以先吃票息避免踏空风险。

国泰君安强调,横向对比,即便在全球范围内10年中债也是核心资产

10年中债3.20%已经是全球主权国家中最具备票息价值的资产,考虑国债利息收入免征所得税,大致估算相当于4.27%的静态收益,再加上潜在的资本利得,10年国债具备“好资产”和“好价格”的核心资产特征。

理由是什么?

在中信证券看来,通胀压力见顶与货币政策重新定向是债市牛熊切换的两大信号。

中信证券分析称:

从通胀的角度,同比指标由于明确的基数效应顶部很大概率出现在今年5月。

从货币政策的角度,考虑到后续美联储可能逐步缩减QE规模,以及3月巴西、土耳其和俄罗斯央行宣布加息,当前全球货币政策可能已进入紧缩周期中国进度领先于主要发达国家,下一轮转向需要时间和空间条件双双具备。

空间是指利率水平与经济过热的状态相匹配,时间是指经济从扩张区间进入顶部,甚至重新出现下行压力。

在国泰君安看来,现阶段重点推荐以10年期国债为代表的长久期利率债的核心原因在于,其安全边际足够高

其最核心的支撑在于,随着银行争夺优质信贷资产告一段落,信贷与社融双下滑局面难以避免。在融资收缩的过程中,大类资产配置将更倾向于利率。

国泰君安认为,目前“胜率比赔率重要”,金融数据发布会释放出的三条线索,进一步增强了做多10年国债的确定性:

提出“杠杆率已经边际下降”表明央行对宏观杠杆的容忍度较高,未来主动去杠杆的意愿并不强。

首次提“密切关注财政收支和市场流动性供求”,政策表述比以往更具主动性。央行主动缓释缴税大月和地方债发行扰动压力,“稳利率”意图明显,债市危险系数进一步降低,过去六周“资金面宽松+配置盘需求偏强”的逻辑可能还会继续演绎。

再提“短期利率走势首先要关注政策利率是否变化”,强调公开市场投放数量不完全代表市场利率走势和政策利率趋势,暗示当前货币政策并未转向。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