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德勤中国:中国金融文化的一条发展主线是从“官文化”到“商文化”

来源:和讯财经 作者:睿睿 2021-04-20 00:41:2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德勤中国:中国金融文化的一条发展主线是从“官文化”到“商文化”)

近日,德勤中国在博鳌举办了“中国金融文化实践的观察和重塑”研讨会。4月19日,德勤中国公司治理中心项目研究小组在博鳌亚洲论坛2021年年会期间,和与会的新闻媒体分享了研讨成果。

德勤中国副主席及中国金融服务业领导合伙人吴卫军表示,目前德勤中国公司治理中心正在准备这份“中国金融文化实践的观察和重塑”研究报告。吴卫军认为,如果从2035年的愿景来看的话,中国的 GDP能够到2035年再翻一番,德勤的研究表明很有信心。如果GDP的增长能够维持在4.7%-4.8%之间,那么大概在未来的15年间,GDP的总量就能够从100万亿人民币翻番到200万亿。在新创造的100万亿的GDP当中,必然是更有效率的、更高质量的,必然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率的金融体系的支撑,我们需要金融市场的深度,也需要它支撑经济的广度和力量。通过德勤中国的观察,要提升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和文化自信,必须要有强有力的金融体系和金融文化的支撑。

据吴卫军介绍,2018年,德勤中国公司治理中心组成专门项目研究小组,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特聘教授、原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股吧)董事会秘书陈彩虹主持,系统地确定了一个为期三年的研究项目,从短期、中期和长期的视角,对中国金融业的变革和发展进行梳理和总结,从中获得启示,演化出对中国金融未来发展的建设性意。2019年和2020年,研究小组以银行业作为代表,根据现实问题或者说以现实问题为导向,先后发布了《中国六大商业银行公司治理实践研究报告》和《紧迫的历史重任——培养和塑造中国的金融企业家)》两份研究报告。

作为整个项目研究的第三部分,2021年的研究报告将焦点放在在中国金融文化实践。陈彩虹向与会媒体介绍了报告的主要思想和核心观点——以中国金融在变革和发展中形成的文化作为对象,观察现象、分析问题来提炼启示,尝试性地提出了中国金融文化的内核的四大要素,可以概括为八个字四个要素,“诚信”、“稳健”、“创新”、“担责”。

中国金融文化的一条发展主线是从“官文化”到“商文化”。“‘官文化’是一种深具中国传统特色的行政管理文化,以等级分明、权力行事和服从纪律为特征;而‘商文化’是基于市场经济和商业原则的文化,它以讲求经济效益、推崇公平竞争和注重契约精神为特点”,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陈彩虹教授介绍说,“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是一个逐渐淡化‘官文化’,并逐渐强化‘商文化’的过程。从‘官文化’转向‘商文化’,既是过去中国金融业成功改革与转型的基础条件,也是未来中国金融业从规模做大到内涵做强的必经之路。淡化‘官文化’的关键是,金融机构在经营和管理上‘去行政化’,在取消金融机构管理人员行政级别等方面进行大胆的探索。强化‘商文化’的关键在于,培植和增强以客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市场竞争的原则,坚守诚信无欺的基本价值观。”

金融企业本质上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风险文化在金融文化中占据着核心地位。关于如何培植良好的风险文化,陈彩虹教授认为,“风险管理的主题是如何承担风险,而不是如何规避风险。我们提倡金融业建立稳健的风险承担文化,风险管理的目标是‘风险适度’而不是‘风险最小化’。首先要确立敬畏但不畏惧风险的文化基调。敬畏风险,是指充分理解金融行业的高风险特性,拥有强烈的风险意识,任何时候都不抱侥幸心理,随时为最坏的情况做好准备;同时,对于人类理性的局限性拥有清醒的认识,面对未知和不确定性保持谦逊之心、稳健之态,反对激进和过度的风险承担;此外,必须尊重风险管理的专业性和技术性。”

在金融领域,诚信价值观集中体现于信用文化。“先进的信用文化包含合理的信用观,即对于信用性质和来源的恰当认识,对于‘信用即资产、信用即财富’理念的普遍认同;包括对于诚信原则、契约精神的尊崇;还包括守信者受益、失信者受限的社会共识”,德勤中国副主席及中国金融服务业领导合伙人吴卫军指出,“中国金融业信用文化的建设,尤其要重视培育契约精神,即将践行契约承诺、履行契约义务作为自明之理和道德底线。中国金融机构要不断积累‘以信而贷’的实践经验,并在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放眼中国伟大的经济金融未来,陈彩虹教授认为,“中国金融文化的实践是一个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文化不自觉,而只是任其自发而为,就难以形成文化自信。从我们的观察来看,中国金融文化的发展,自觉的成分较弱,文化的梳理、总结和提炼不足,特别是具体到日常金融活动中的文化实践,如何去恶存善,去丑存美,去粗存精,尚需要金融从业人员、金融企业和行业,金融相关的监管和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主动有为地思考和行动。”

(责任编辑:彭立睿 HF019)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