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公司新闻 - 正文

科创板“含科量”扫描:76%上市企业达新标 新规实施新老划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坪 2021-04-22 05:00: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同时满足4项指标的企业198家,占比75.86%。

(原标题:科创板“含科量”扫描:76%上市企业达新标 新规实施新老划断)

科创板完善含“科”属性的余波还在市场蔓延。

近日,上交所修订并发布《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企业发行上市申报及推荐暂行规定》(以下简称《暂行规定》),明确和完善科创板申报及推荐工作要求,并对具体的科创板支持方向、行业、研发人员占比、中介机构核查等做出了进一步明确。

这一规则的修订,将为即将申报科创板上市的企业带来诸多变数。

根据万和证券测算,截至2021年4月16日,科创板共有261家上市企业,同时满足4项指标的企业198家,占比75.86%。2019年科创板上市企业研发人员占比的中位数为25%,约三分之一企业研发人员占总员工比例过半。

万和证券非银行业分析师朱志强认为:“研发人员占比指标并非高门槛条款,此项指标真正限制的是‘蹭科创概念’的传统企业,严防研发投入注水、突击购买专利,突出科技人才在创新中的核心作用。”

科创板“含科量”扫描

业内人士看来,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再完善,将进一步强化科创板“硬科技”定位。

“要求发行人和保荐机构要综合研判科创属性,凸显了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理念。同时,新增的实行分类处理和负面清单管理的相关内容,进一步丰富科创属性评价指标。本次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完善是监管层进一步压实中介机构责任、强化科创板制度建设的又一举措,可以从源头上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质量,促进科创板市场的高质量发展。”沪上某大型券商投行人士受访时指出。

此外,根据《暂行规定》安排,科创属性评价的“3+5”指标升级为“4+5”指标,新增“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这一指标。

根据测算,已上市的261家科创板企业中(截至4月16日),共有230家满足研发投入相关指标,即近3年研发投入占营收比例5%以上或近3年研发投入金额累计6000万元以上;255家满足发明专利相关指标,即形成主营业务收入的发明专利5项以上;228家满足营收相关指标,即近3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到20%,或最近1年营收达3亿元。

剔除部分未披露具体数量的企业,满足本次新增的研发人员指标的则有201家,即研发人员占当年员工总数的比例不低于10%,而同时满足四类条件的有198家,占比75.86%。

“目前科创板申报和在审企业中,部分企业研发费用指标刚刚过线,而研发人员数量与研发投入、收入规模相比差距较大。此次在常规指标中充实了人员数量要求,进一步夯实科创企业的硬科技实力客观判断标准。”国泰君安投行事业部执行委员会委员许业荣受访时表示。

优刻得联合创始人兼COO华琨也对记者指出:“科创板要体现科技和创新,需要一些明确的衡量标准,(新增)研发人员占比这一指标我们特别能理解,能进一步筛选实打实做技术研发的科技企业。一家科技创新企业,最直观的评价之一就是看公司到底有多少人是在真正从事研发工作。这一点能很好地甄别哪些企业真正在重点投入做自主研发工作,哪些企业拥有自主研发和创新的能力。”

部分排队企业或不符合新增指标要求

此次《暂行规定》对于正在排队或打算提交申报资料的企业来看,能否符合新方案的标准将成为成功冲刺的关键。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关注到,截至4月21日,科创板在审企业合计164家。

而在这些企业中,只有30家企业披露了2019年研发人员数量和占比,其中研发人员数量占比最高的上市公司为晶云药物,截至2020年上半年,晶云药物研发人员占比为67.98%。

但3月22日,晶云药物在经历四轮审核问询后,被上交所科创板上市委暂缓审议。发审会上,上市委要求该公司结合自身核心技术、研发能力与竞争优势,说明自身有关科创属性的信息披露是否符合相关要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权威人士处获悉,对《暂行规定》修订前已申报的企业,审核中对科创属性相关指标仍按其申报时的相关规定执行,但将根据本次修订精神对企业的技术先进性等进行综合判断。

强化科创“成色”吸引资金入场

值得一提的是,在科创属性评价指标体系逐步完善的另一面,一场关乎科创板企业估值及流动性的争论正在酝酿。

部分企业的成交情况颇为低迷,截至4月21日收盘,科创板合计有51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不足30亿元,40家上市公司年初至今区间日均成交量不足50万股,115家上市公司年初至今日均成交金额不到5000万元,引发了市场人士对于科创板流动性的担忧。

不过,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观察,科创板开板近两年,对“硬科技”企业带来的示范效应和集聚效应初步显现。

在业内人士看来,本次修订在原有基础上,将进一步促进科创板扛起科创的大旗,为“硬科技”企业在资本市场的发展提供快速通道,同时也将进一步强化科创板含“科”定位,吸引更多投资人关注科创板市场。

“市场资金都是聪明的,会流向国家真正想要鼓励的科技创新行业和企业。科创板进一步强化科创属性,我们相信登陆科创板的企业质地会越来越好,随着越来越多科创含量高的企业进入,也有利于增强投资人对市场的信心,实现正向循环。”华琨说道。(本报记者张赛男对此文亦有贡献。)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