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国际科创中心的大湾区建设路径:东莞千亿投资突围“卡脖子”难题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国际科创中心的大湾区建设路径:东莞千亿投资突围“卡脖子”难题)

超千亿投资先后落地,以及一批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的落户,松山湖科学城将助力大湾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长极。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平台。“十四五”规划指出,布局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区域性创新高地,支持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形成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2020年7月,国家发改委、科技部批复同意东莞松山湖科学城与深圳光明科学城共同建设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这也是全国第4座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

4月22日,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全面启动活动在东莞举行。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正式奠基,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等备受关注的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也同步启动。

立足国家战略需求,松山湖科学城将在科研基础、城市配套、民生服务等领域全面发力,一批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高水平院校和城市配套项目将落户。据统计,项目预计总投资1172亿元(不含产业投资项目,其中十四五期间总投资超千亿元)。

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大湾区科技创新版图中,松山湖科学城将成为重要的一块拼图。超千亿投资先后落地,以及一批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的落户,将助力大湾区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增长极。

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

与旧金山、东京等世界级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在科技创新能力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因此,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是大湾区建设的首要任务。

此前,广东省已出台有关实施方案,通过打造“四梁八柱”的重点任务,为大湾区科创中心建设实现良好开局提供了有力支撑。

广东努力打造的第一条“梁”是原始创新。通过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在“十四五”时期,将重点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力求补齐广东在基础研究方面的“短板”。

当前,广东正积极推动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级实验室等“国之重器”建设。目前大湾区在建以及正在推进前期筹备工作的重大科学基础设施有23项,其中,中国散裂中子源正式投入运行并提前一年半达到设计指标,已完成超350项课题。

散裂中子源就落户在东莞的松山湖科学城。2020年,莞深两地均已明确,将携手共建环巍峨山大科学装置群,代表国家参与全球科技竞争与合作。

此前,东莞市审议通过《关于加快推进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松山湖科学城将围绕打造重大原始创新策源地、中试验证和成果转化基地、粤港澳合作创新共同体、体制机制创新综合试验区四大定位,建设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原始创新高地。

松山湖科学城建设最重要的一点是大科学装置的聚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散裂中子源工程总指挥陈和生表示,松山湖科学城未来的发展应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瞄准国家战略和前沿研究,解决重大科技创新中的“卡脖子”问题。

按照规划,松山湖科学城将依托散裂中子源等大装置、大平台高端创新资源,重点突破材料、信息、生命等领域关键核心技术,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集成电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人工智能和生物医药7大产业,打造湾区先进制造核心引擎。

向“最强大脑”借智借力

作为制造业重镇,东莞的创新要素在集聚效应上还存在短板,要攻坚科技创新高地,东莞的思路是向“最强大脑”借智借力。

为高水平推动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建设,松山湖科学城聘请了一批高层次院士、专家、学者担任松山湖科学城科学顾问。

多年来,松山湖携手中科院,引进了大批国内外一流创新资源。在中科院支持下,中国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和众多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平台在东莞落地,32个中科院系统创新团队落地东莞,集聚科研人员超千人。去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与东莞市政府签署共同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松山湖科学城)合作协议。

另外,东莞也在借助外部力量,补足高水平大学匮乏的短板。4月22日,被寄予厚望的大湾区大学(松山湖校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分别举行了奠基仪式。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大湾区大学定位为以理工科为主的高水平新型研究型大学,学校同步在松山湖科学城和滨海湾新区威远岛设置校区,总建设规模预计约100万平方米,建设投资约100亿元,预计2023年招生办学。

办学特色方面,大湾区大学将突出教产学研深度融合,紧密结合东莞产业基础和创新资源。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的建设也同样将立足于产业的融合发展。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城市大学香港高等研究院资深院士于吉红表示,香港城市大学(东莞)将配合东莞市未来产业的转型升级进行学科规划,逐步建立多边跨学科教育、研究及知识转移的平台,为促进大湾区的深度融合、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发挥引领作用。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高科技企业创业的早期,通常会遭遇一个脆弱的“死亡谷”阶段。如何跨越产学研到成果转化的“死亡谷”,这是一个普遍性的难题。

借助散裂中子源、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等大科学装置和重点实验室,松山湖科学城将集聚起大批创新资源,创新创业生态的完善也将助力企业跨越成果转化的“死亡谷”。

中国科学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实验室理事长王恩哥表示,当前,科技成果应用到生产市场越来越受到重视,而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正在大力推动科技成果的落地产业化。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到,目前,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已经与7家单位成立联合工程中心,与超过150家企业开展深度对接,举办百人以上会议10余场,与国投集团、粤科等设立新材料投资基金,着力打造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的融合生态。

在成果转化方面,实验室已在各团队多年积累的基础上,创办了24家高新技术公司,多家公司已跨越“死亡谷”,迈向高速发展。精密仪器研发团队推出了压电驱动纳米位移台等系列超精密运动领域产品,2020年签订订单超过700万;光子制造团队的产业化公司能为客户提供整套激光精细加工智能化解决方案,2020年销售额近5000万;SiC及相关材料团队突破国产外延片在批量生产和缺陷检测两方面难题,增强了SiC产业链的自主可控。

在王恩哥的构想中,松山湖材料实验室将系统打造“前沿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产业技术研究→产业转化”的全链条创新模式,探索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难关的实践经验,力争在转化的“死亡谷”上架起一座铁索桥,推动更多优质科技成果实现产业化。

(作者:于长洹 编辑:林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