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期货市场迎新机:广期所主打“创新牌” 助中国实现定价权和风险管理“弯道超车”)
十四载磨一剑,广州市在金融领域有了历史性的突破。广州期货交易所(下称“广期所”)的诞生恰逢新一轮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同时正处于我国期货市场即将从千亿规模跨入万亿规模的历史节点上,具有重要意义。
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国内原材料上涨,再次引发业内对于定价权的讨论。我国作为“世界工厂”,是多种大宗商品全球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但目前国际上大宗商品定价权仍集中在欧美发达国家。
多位业内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指出,广期所对标国际一流交易所,定位于创新型交易所,有利于帮助中国实现定价权和风险管理的“弯道超车”。
针对广期所的创新定位和未来发展前景,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业界、学界的知名人士作出解读分析,包括中国期货市场创始人之一常清、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联席院长赵锡军等专家学者,以及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等业界高管纷纷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设立广期所是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战略、“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举措,广期所的定位为创新型期货交易所,正在研究包括商品指数期货、碳排放权期货在内的创新品种。多位业内人士表示,广期所定位与大湾区发展特色金融产业、打造绿色金融中心的定位是一致的。
方正中期期货总裁许丹良指出,“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内金融创新的桥头堡,广期所设立在大湾区相辅相成。交易所是市场所有参与主体的连接中心,将进一步提高粤港澳大湾区在衍生品市场上的影响力,扩大湾区金融版图,提升国际影响力。”
广期所设立后,有望吸引大批高端金融管理、衍生品研发、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金融专业人才集聚,补齐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金融人才的短板。同时,也可能吸引国内外知名期货公司和衍生品投资相关的金融机构落户大湾区。
据了解,方正中期期货目前在广深均有营业网点,广期所的设立加上大湾区期货市场的可观前景,许丹良向记者透露目前已有计划在广深设立分公司,加强大湾区的布局力量。
南华期货董事长罗旭峰告诉记者,“广东省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长期以来区域经济发达,业态发育良好,资本市场发达。但期货市场套期保值和风险对冲转移功能的运用较为保守,市场参与程度不高。”他指出,广期所的成立,必将在带动广州经济进一步迈上新台阶的同时,也对大湾区的投资者积极利用期货市场开展风险管理必将带来巨大的推动力。
赵锡军指出,“广州一直都是我国重要的港口城市,在外贸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将期货交易所放在广州,符合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战略。”
分析大湾区当前金融版图,粤开证券研究院首席策略分析师陈梦洁指出,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各核心城市中,香港是全球金融中心,深圳在科技金融上有领先优势。广期所设立后,有望吸引大批高端金融管理、衍生品研发、风险控制等方面的金融专业人才集聚,补齐粤港澳大湾区高层次金融人才的短板。
2010年中金所挂牌上市首个金融产品股指期货后,中国期货市场迎来大扩容,市场规模从百亿级直接跃升到千亿级;而这次广期所的成立正好处在中国期货市场即将从千亿规模跨入万亿规模的历史节点上,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原油、天然气、橡胶、棕榈油等大宗商品有比较高的产量,而且和中国有着频繁的贸易往来。与此同时,粤港澳大湾区也是国内众多大宗商品的集散地。
未来广期所有望推出更多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商品指数期货、大宗商品期货、能源期货等,丰富风险管理工具。如果广期所后续能在这些期货领域掌握定价权,将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一带一路”建设带来更大的便利,有望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与已有的四大期货交易所不同,广州期货交易所主打“创新”牌,这也意味着广期所无论在体制机制,还是交易品种上,都肩负着行业先行者的重任,未来可能会走出一条与现有期货交易所完全不同的发展路径。
首先,广期所是我国首家混合所有制的交易所,股东构成多元化,包括证监会管理的四家期货交易所,广州金控、平安保险、珠江投资和境外的港交所。
许丹良指出:“从广期所的股权结构来看,引入民营资本和境外资本,侧面体现了广期所的开放性和多元化。从其研究创新品种来看,可以发现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将从单一的商品品种期货市场向衍生品市场转变。”
常清指出,广期所的股东结构就决定了其交易所体制要具有创新性,而检验其体制创新性的一个重要的标准就是能否具有与国际一流交易所同样的国际竞争力。
其次,广期所将成为新型期货品种试验田,目前正在进行创新品种的研究。当前国内期货交易所主要分为商品期货、金融期货两大类,广期所的落地则为第三大类期交所提供了想象空间,并有望成为集碳排放权、指数类期货,乃至天气期货等创新型产品的试验田。
罗旭峰指出,“广期所上市品种是和其它交易所完全不一样,更多的侧重于指数类的、低碳环保类的甚至和境外交易所相互合作类的产品,寻求的是与现存境内交易所之间的错位合作与竞争,也可以与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合作开发市场有需求的交易品种,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和外向性。”
再次,广期所是首家定位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期货交易所。具体来看,目前粤港澳大湾区几个核心城市在绿色金融领域各有特色。香港和广州分别主攻绿色债券、绿色贷款领域,深圳则在绿色基金和绿色保险方面有领先优势。
广期所产品和财务组牵头人许竞表示,“十四五”期间,广州期货交易所将着重在服务绿色发展方向进行布局,研究碳排放权、电力、绿色发展相关商品等期货品种和相关服务,以市场化的机制促进绿色低碳经济体系的建设。
最后,广期所定位国际化,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常清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其他区域的分工不一样,需要更多地面对国际市场,也因此需要广期所在交易手段、交易方式上与时俱进。
因此,要吸引国内外投资者到广期所交易,需要广期所设计规则时,更多地考虑国际市场的惯例,在就广期所的国际化路径而言,需要广期所的市场覆盖面辐射到港澳地区、进一步扩展到东南亚华人圈乃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实实在在地逐步走向国际化。
原油、钢铁、农产品、煤炭……诸如此类需大批量买卖且用于工农业生产与消费的商品,被称为大宗商品,往往关系着国计民生。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动国内原材料上涨,再次引发业内对于定价权的讨论。
赵锡军指出,广东是我国的制造业重镇,对于各种大宗商品有着大量需求,广期所的设立,能够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在粤港澳大湾区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一带一路”建设中,发挥多方面的积极意义。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钱锋在今年两会上指出,我国的大宗商品交易在国际市场上仍缺乏一定的价格话语权。
当前虽然国内交易所的交易量居全球商品期货前列,但由于大部分品种尚未引入境外交易者,且国际市场原油等贸易定价机制及“石油美元”地位难以撼动,国内原油、天然气等主要大宗商品的全球价格影响力有待提升。
许丹良表示,“从定价权来看,目前我国的期货市场还是一个区域性的价格,主要原因是缺乏国际客户的参与,需要引进境外的资金、产业实体,如果有大量的国际货物在中国期货市场交易,那么我国商品价格就有国际影响力,以及对市场价格的一定控制力。”
粤港澳大湾区肩负着引领金融开放的使命,定位于国际化的广期所,有望直接引入境外投资者。许丹良认为,通过产品创新,广期所有望在定价权方面实现“弯道超车”。
广州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陈志英指出,广州期货交易所的成功设立,不仅进一步完善了我国资本市场体系的建设,也将助力粤港澳大湾区掌握金融商品和大宗商品的定价权,极大提升广东乃至全国的大宗商品战略安全。
陈梦洁指出,广期所有可能会参考已经对外开放的原油期货等,对旗下部分期货品种也实行“国际平台、净价交易、保税交割、人民币计价”的模式对外开放,直接引入境外交易者。
此外,也可能通过设计更独特的创新型衍生品,吸引更多全球资金参与粤港澳大湾区衍生品交易,增加整体市场活力和参与度。
常清指出,设立期货交易所将形成区域性的定价中心。但要厘清一个概念,定价中心并非是对价格进行操控。定价中心是让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在交易所内部交易,发现价格趋势。当企业掌握了价格趋势,对未来也就有了预测能力,从而领先一步做好生产经营。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指出,粤港澳大湾区要建成国际金融枢纽,广期所作为大湾区内的国家级金融基础设施平台,有望在未来提升区域的国际影响力和定价话语权,加上深交所、港交所等重要平台,共同推动大湾区成为全球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