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管新规三周年 居民多元化配置时代已开启

来源:经济观察网 作者:胡群 2021-04-27 14:22: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资管新规三周年 居民多元化配置时代已开启)

经济观察网 胡群/文 2021年4月27日,《资管新规》发布三周年,中国财富管理市场已发生剧变,前期部分行业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影子银行风险显著收敛,资管业务逐步回归本源。

2018年4月27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管局联合发布实施《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新规强调要解决行业存在的部分业务不规范、刚性兑付、多层嵌套、监管套利等问题,通过统一监管、打破刚兑等手段对行业规则进行系统性调整,随后,针对银行、信托、保险等行业具体情况,监管机构相继发布配套细则协助新规落地。

2020年7月31日,经国务院同意,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等部门,充分考虑疫情影响实际,在资管新规框架下,审慎研究决定,延长《资管新规》过渡期至2021年底。

“《资管新规》及其配套措施颁布后,各行业主体在短期内经历阵痛,面临净值化调整、投资范围调整与盈利模式调 整等转型压力。”星火数科、艾瑞咨询联合发布的《2020年中国财富管理行业白皮书》(下文简称《白皮书》)指出,长期而言,上述规定有助于监管层面的协同管理,并通过规范化健康发展推进金融供给侧改革,维护财富管理市场的稳定有序。在“后资管新规时代”,不同行业主体面临分化及不同的转型需求,机遇挑战并存。

转型

“财富管理市场将在未来10年迎来爆发期。”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曲向军认为,人均GDP一万美元至三万美元的国家,将会迎来财富管理市场的大幅增长。

2020年,中国人均GDP再次突破1万美元,达72447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0%。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2189元,比上年增长4.7%,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2.1%。全国居民人均财富约36.6万元。

当前财富管理市场参与者众多,传统主体中包括银行、保险、基金、信托、券商、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金融机构;新兴主体有蚂蚁财富、腾讯理财通等数字财富机构,第三方机构有宜信财富、诺亚财富等机构;随着数字科技的进步,阿里云、腾讯云、星火数科等技术平台服务商也在财富管理市场中拓宽业务半径。

近年,为即将实施的《资管新规》,金融机构都在积极转型。

《资管新规》禁止资金池、打破刚兑、不得多层嵌套等要求严重冲击银行理财管理规模与盈利能力,促使银行成立理财子公司实行第三方独立托管以应对冲击;新规拓宽理财子公司的业务范围与销售渠道,使其得以与信托、基金等主体在更多领域展开竞争。

自2018年12月26日银保监会批准建行、中行筹建理财子公司以来,银行理财子公司迎来快速发展,截至2020年末,已有24家银行理财子公司获批筹建,20家开业。其中,招银理财已取得阶段性领先优势。招商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0年末,招银理财总资产80.61亿元,净资产74.74亿元。报告期内实现营业收入37.72亿元,其中受招商银行委托管理产品而获得的管理费收入34.64亿元,占比91.83%;实现净利润24.53亿元。

《白皮书》认为,保险机构监管较严、投资风格稳健,受《资管新规》冲击相对较小,新规正式确立了保险资管的主体地位,有助于降低业务开展限制与交易成本。去通道、去嵌套监管限制占据信托业资产管理规模一半以上的通道业务,严重冲击了以通道业务为主的信托公司,以非标业务为优势的信托公司正向标准化业务转型。券商面临管理转型压力。由于通道业务萎缩、非标融资受限,现有的资管业务体系、产品设立模式面临重塑,主动管理转型压力较大,集合产品投资、投顾业务难度加大,监管鼓励券商设立子公司从事私募或非标业务,有助于隔离风险,拓宽券商资管可投资产品范围。公募基金转型压力小,而新规要求去通道、去嵌套,则导致私募基金业务模式受限。

新规要求第三方管理机构不得从事代销公募基金及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以外的其他业务,以非标业务、私募股权基金等为主的无牌照资质机构将被清退出局,现存机构代销规模缩水,面临主动管理转型压力。数字财富管理机构也面临持牌压力,新规明令禁止代销、引流行为,未持牌机构在未取得相关牌照前不得从事资管业务,也不得借助智能投顾变相开展资管业务,否则将被视为非法活动并被取缔。

与其他财富管理机构相比,银行显然有着更多优势。这也是多家上市银行为何将财富管理作为当前转型的重心。

麦肯锡全球董事合伙人周宁人则认为,银行在全产品包括银行的账户体系拥有其他竞争机构都不可媲美的独特条件,在银行里客户得到的不仅仅是理财服务,从支付结算到信贷、信用卡等综合化的金融服务,银行具有更多是全产品全渠道全客群的优势。

机遇

“金融市场蛋糕还未彻底开发,服务水平亟待提升、一片蓝海。”平安银行一季报发布会上援引的数据显示,约40%个人用户未使用信用消费,近50%个人用户没有投资理财习惯。

均衡配置促进家庭财富增加,投资收益上升,中国个人财富的资产配置逐步多元化。居民非储蓄/现金的资产配置占比已经从2015年的48%提升至2020年的51%,存款、信托和银行理财占比下滑 ,基金 、股票和保险占比持续提升。然而,对比美国市场(储蓄/非现金类的金融资产占比约85%) 中国财富管理市场的资产配置结构仍有较大的进步空间。而另一方面,我国居民持有的投资品类较发达市场普遍更少,未来人均持有的金融产品个数有望进一步提升。这两大趋势都预示着资产配置多元化步伐即将加速。

《银行业用户体验2020年大调研报告》指出,目前银行大额存单、银行定期存款仍旧是用户理财投资金额规模最大的两大理财投资方式。2020年,用户在银行活期存款、基金、保险、银行结构性存款方面投资资金规模排序有所上升,而定期理财产品、股票、实业方面的投资资金规模排序有所下降。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联合蚂蚁集团研究院联合发布的《2021Q1中国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疫情后时代中国家庭的财富变动趋势》(下文简称《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指出,经历了2020年初疫情,家庭商业保险类、存款类配置意愿从2020年最开始的高涨逐渐回落至2021年的配置常态化。2021年第一季度均衡化配置的家庭占比略有上升,表明更多家庭参与到均衡化配置中。同时,家庭的线上投资意愿在2021年第一季度继续提升,年轻、高资产及一线城市家庭的线上投资增幅相对最高,老年、低资产及非一线城市家庭的线上投资也是增加的,但相比上述群体仍存在一定差距。家庭对下季度的财富和收入预期继续保持乐观,同时高收入家庭中计划增加储蓄的家庭占比明显较低。

该报告建议,做好财富管理是实现家庭财富保值增值的重要途径,要鼓励家庭均衡化配置资产。线上投资为各群体提供了较为便利的理财途径,并且普惠了老年、低资产及非一线城市群体,但可以看到,相比年轻、高资产及一线城市群体,这部分家庭的理财能力还有待提高,线上投资意愿也还存在一定差距,线上投资要继续做好对长尾客户的渗透。从家庭自身来讲,应对财富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积极提高自身的金融素养。

财富增长的关键

自房改以来,中国人最常用的财富管理产品是什么?

房地产。据央行统计,2019年中国居民的住房资产占总资产的59%,而金融资产占比仅为20%左右;与美国的24%、71%相比,资产配置仍存在优化空间,这预示着未来财富管理市场拥有巨大发展前景。

如今,房地产黄金时代正在远去。但是,房地产依旧是家庭财富变动的关键因素。

“房产和金融投资是影响财富变动的关键因素。”《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指出,影响家庭财富变动的因素主要包括四大类:住房资产、金融投资、工商业经营、可支配现金。住房资产和金融投资是导致家庭财富增加的主要因素,根据测算,对财富增加的家庭来说,住房资产增加贡献了76.7%,金融投资价值增加贡献了16.2%,可支配现金和工商业经营总的贡献在10%以内。金融投资和住房资产变动也是导致家庭财富减少的主要因素。根据测算,对财富减少的家庭来说,金融投资价值减少贡献了43.6%,住房资产减少贡献了33.1%,可支配现金减少贡献了22.1%。

3月26日,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中国人民银行办公厅发布《关于防止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的通知》,该通知从加强借款人资质核查、加强信贷需求审核、加强贷款期限管理、加强贷款抵押物管理、加强贷中贷后管理、加强银行内部管理等方面,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强化审慎合规经营,严防经营用途贷款违规流入房地产领域。同时要求进一步加强中介机构管理,建立违规行为“黑名单”,加大处罚问责力度并定期披露。

从近期房地产调控方向看,上海、广州、深圳、西安、成都、重庆等多地连续出台控制房地产投资过热的政策和文件,坚持“房住不炒,保障刚需”的方针。

央行副行长李波在博鳌亚洲论坛上表示,中国大量储蓄集中在银行和房地产,结构不够健康,应该把一部分储蓄吸引到养老金账户。

房地产的投资功能正在减弱。

“各收入组计划购房比例均下降。”《家庭财富指数调研报告》指出,有房尤其是多套房家庭计划购房比例下降明显。多套房家庭的计划购房比例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20.2%下降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17.0%,下降了3.2个百分点;同时,2套房家庭的计划购房比例也从2020年第四季度的12.8%下降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的11.0%。总体来说,多套房家庭的计划购房比例仍是最高的,政府“房住不炒”的定位仍需坚持。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