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副业超主业,“基层市场器械之王”乐普拆分医药上市,但主业地盘就快被攻进来了)
经济观察网 孙文青/文 4月28日,乐普生物赴港上市。从对外公布的管线来看,主要布局在PD-1(抗癌药)、ADC(抗体偶联药物)等“标配式”产品上,与其他IPO的生物创新药公司并无两样。
相比于“准上市公司”身份,乐普生物的另一个身份更引人关注,那就是乐普医疗的“子公司”。作为国内前三名的医疗器械公司,乐普医疗把自己的药品和制剂业务拆分出来独立上市。
医疗器械行业本就擅长并购、拆分上市等资本运作手段,“集邮式”地横跨多个相关业务。这一点在两大龙头迈瑞医疗、微创医疗都有所体现。可进入药品和制剂领域的,只有乐普医疗一家,且按照管线规划,它的关注点可不仅仅是化学仿制药,而是更高竞争维度的生物药。
一家以心血管支架起家,好端端经营的器械公司为何突然染指药企业务?更令外界不解的是,来自于药品和制剂业务的收入已经连续两年赶超其主业器械业务。2019年,乐普药品业务占主营比重达49.37%,超过器械业务的44.08%。而在去年,药品和器械业务占比均有所回落,但前者依旧高近0.14%。
对外,乐普医疗却依旧宣称以器械业务为主导。“器械的增长不担心,可能这几年30-40%的增长。药品可能增长会慢些,预计10%-15%。”乐普医疗董事长兼总经理蒲忠杰在最近的业绩交流会上称。
但各大股票论坛上,对于乐普医疗布局规划不解的投资者颇多,尤其是当迈瑞医疗和微创医疗依靠强大的市值红利,疯狂拓展产品边界和渠道深度的当下。
蒲忠杰的信心来自于乐普强大的销售团队。早年,多种主观客观因素导致,乐普医疗在基层医院的渠道布局远超竞争对手,这也是一开始它进入仿制药的核心原因。围绕着已经有业务布局的基层医院的心血管科室,相关用药的入院并不是多复杂的事。
不过基层渠道越强势,对产品创新端的尝试就越缓慢。最近几年,主业心血管介入领域的几款重磅器械类,乐普医疗的产品进度都慢一步。而且非主业的仿制药,甚至是因疫情火爆的IVD(体外诊断)等业务做得越来越好,都在抢占着一家公司最优质的资源。
经观大健康记者就乐普医疗未来在医疗器械业务上的战略规划,联系乐普医疗董事长秘书郭同军,并没有得到更深入的回应。
非典型扩张
除了创立初期包括药物支架在内的心血管介入产品以外,乐普医疗现有的主营业务中,新型介入诊疗(常用的封堵器、起搏器等)、体外诊断乃至器械配送业务,无一不通过并购完成。
据不完全统计,自上市以来,从2010年到2019年,乐普一共在并购上出手30余次,取得了上海形状记忆公司等近30家公司股权,交易总作价超过60亿元。
虽然行业各个巨头也都收购不断,但只有乐普医疗如此“彻底”,这可能跟早期踩过的一个“坑”相关。
在乐普医疗刚创立的5年时间里,公司每年以亏损几百万元的代价自研了两款支架。结果就在即将研发完成之前,先是被国际医疗器械强生超车。紧跟着,微创医疗也提前一年撞线,做出了首款国产产品,并用低价倾销策略迅速抢占了一、二线医院渠道,这几乎奠定了微创医疗的护城河。
晚一年上市的乐普医疗只能转攻复杂且分散的基层医院市场,当然,这同时也让乐普医疗第一批接触到了县域市场的爆发潜力。尽管面向的市场不同,但乐普医疗的药物支架很快在营收上拿到了与微创医疗同样的市场占有率,均近25%市占率。要知道,几个基层医院的销售额才抵得上一个一、二线城市大医院。为了拿到同样的市占率,乐普医疗需要占领更多的点位。经此一战,乐普医疗成为了“基层市场器械之王”。
但那时的资本市场并没有多看好乐普医疗强势的基层市场。2009年一年时间,乐普医疗从上市之初最高市值250多亿元跌至70亿元。产品单一,且无其他潜在商业化能力管线被投资者诟病。
从此,乐普医疗开始疯狂“买买买”。从广泛的三、四线医院捕捉到的市场需求,它都通过并购和整合,完成了落地,这就包括药品和制剂。在连续6次出手并购后,乐普医疗一举拿下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氯沙坦钾氢氯噻嗪片等降血脂、血压、血糖药种以及胰岛素管线。乐普医疗对外宣传的定位并不局限在器械领域,而是“建立心血管全产业健康平台”。
跟竞争对手走的路径越来越不同,当竞争对手都在对标国际器械巨头,加大研发,拓展各个产品线时。乐普医疗以渠道和销售为先,如何把渠道价值最大化,是公司最核心的战略基础点。
2020年,乐普医疗最核心的两款心血管药品都被中标了带量采购。基于强大的渠道网络,市场占有率都显著上升,阿托伐他汀钙由集采前的年销量 9000 万盒一下子 提高到了 3.2 亿盒,可见一斑。
主营之困
乐普医疗目前在主营业务上常说的亮点并不多。作为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全系列冠脉支架的公司,它第一个上市了第四代支架,其他主要竞争对手均处于临床阶段。
这的确是业内公认的趋势性产品,但现阶段国内市场的需求并不能为其提供业绩增长点。2017年,雅培将第四代可降解支架退市,归咎为“销量太少”。即便到现在,这个市场也太新了,因为各大器械巨头的产品都没开始商业化。
这块的海外市场是增长亮点,据调研机构数据显示,美国潜在市场是国内的近5倍。不过乐普医疗在海外布局的渠道有限。截至2019年,乐普海外市场总共实现销售收入近5亿元,占比仅7%。
另一个亮点是经导管瓣膜修复业务。市场普遍预期,TAVR(一种微创治疗心脏主动瓣膜技术)有望超过百亿元的市场规模。过去10年,心脏瓣膜行业迎来增速最快的发展时期,但随着涌入的玩家过多,目前增速已经趋缓。
乐普医疗目前的相关管线均处于临床试验或型检阶段,随着日前沛嘉医疗的对应产品获批上市,已经有四家公司抢在了乐普医疗的前面。
况且市场渗透率还很低。除了单价贵、患者筛选严格以外,我国能做TAVR手术的医院也不多,2019年仅159家医院开展了TAVR手术。率先获批的启明医疗用了三年时间覆盖到的医院数为240家,等2019年微创医疗上市TAVR产品时,也只能以打价格战的方式抢市场,更何况还没上市的乐普医疗。蒲忠杰对其依旧信心满满,“第三代主动瓣膜已经进入临床,效果很好”。可想而知,获批上市后乐普即将面临的又是一场价格大战。
主营业务面对的困局,也是多数投资者质疑的点。乐普医疗的市值规模是微创医疗的三分之一,是迈瑞医疗的十分之一。但后两者因为带量采购和疫情的影响,过去一年的业绩也不好,两家都急迫地需要业绩增长点,基于核心产品和新产品猛攻原有没有覆盖到的基层市场,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以乐普医疗看重的心脏瓣膜业务为例。微创医疗把这块业务单独拆分上市,为心通医疗。这是去年微创医疗业务版图里增长最迅猛的一块业务,2019年获批,去年便实现了1520万美元的收入。
“乐普拿什么去守?”有投资者直接发问。乐普医疗在公布了医药制剂业务拆分上市的消息后,股价有所提升。但面对着之后巨头们的围攻,乐普医疗肯定会压力山大。经观大健康记者会持续关注这家“基层市场器械之王”如何抵御“外侵”,以及如何处理“主业”和“副业”的战略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