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预见2021:《2021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现状、竞争格局和发展趋势等))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城镇化率逐步提高,城市人口日渐增多,人们也更加注重生活的质量,对出行便利性的要求提高,且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色出行也有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道路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及噪声污染、公交便捷及安全等问题愈发被人们关注。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一种电能驱动、快捷便利的公共出行方式受到了众多城市的欢迎,也极大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要,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取得了巨大发展。在“十四五”开年之际,安徽、重庆、吉林、宁夏等地已经发布了“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十四五”时期城轨建设继续推进,智能化和多网融合时代到来。
产业简介:产业链条长,中国起步晚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建设,轨道交通相关产业也随之强大起来,在带动一个城市GDP增长的基础上,轨道交通也开拓性的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形成。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建设流程来看,其主要分为施工准备、开工建设和通车运营三个大的阶段,这也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上中下游三个阶段。
从产业链条来看,在施工准备阶段,主要任务为项目的规划设计。在开工建设阶段,主要包含征地拆迁、土建施工、车辆及设备购置安装。其中,征地拆迁主要由政府部门主导。
城市轨道交通的下游主要是运营维护等服务的提供,目前在这一领域较为领先的企业主要是几个大型城市的地铁公司,利用当地的地铁发展经验和较长的轨道交通运营长度。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较为迅速,但是过去由于经济实力和技术水平的限制,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相较于西方国家整体起步较晚。上世纪50年代,北京首先提出修建地下铁路,并于1965年正式开始动工建设,1970年天津开始进行地铁建设。
八十年代到20世纪末,改革开放的进行使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上海、广州开始进行以解决交通问题为主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随后内地省会城市开始进行地铁项目规划。2000年,我国仅北京、天津、上海、广州四个城市拥有城市轨道交通线。
2001年至2008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步入有序建设阶段,尤其是2003年国家发布《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提出有序发展、量力而行的发展方针,设置城市轨道交通准入条件,防止各地盲目要求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路。
2008年以来,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我国推出“四万亿”计划,同时在经济条件以及城市化发展的要求下,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进入突飞猛进的发展时期。
政策汇总:政策加持,城轨发展愈加符合实际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基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支持和推动。由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建设周期长、投资大,特别是其设备主要依靠进口,价格昂贵,致使建设造价畸高,地方财力难以承受,制约了城市轨道交通产业的发展,1999年,我国发布《关于城市轨道交通设备国产化实施意见》,提出,其全部轨道车辆和机电设备的平均国产化率要确保不低于70%。
2003年《关于加强城市快速轨道交通建设管理的通知》发布,提出要坚持量力而行、规范管理、稳步发展的方针,确保建设规模与发展速度和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管理办法》等政策出台,在质量标准和运营安全方面提高了要求。
此外,为了促进城市轨道交通规范有序发展,201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管理的意见》(国办发[2018]52号),严格建设申报条件。相较于旧规“81号文”,新规“52号文件”对申报建设项目城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涉及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地方GDP水平、人口数量和客运强度等核心指标,其中地方财政收入水平、地方GDP水平要求更高。
新规“52号文件”有助于确保城市轨道交通发展规模与实际需求相匹配、建设节奏与支撑能力相适应,各城市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发展城市轨道交通。
市场发展现状
——中国城市轨道运营里程全球第一,上北成三城全球前三
进入新世纪,尤其是2008年以后,我国通过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增长的一揽子计划,带动了国内基础建设的发展,同时我国大型城市逐渐面临交通拥堵的问题,加快了城市轨道交通建设。
根据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的数据显示,2016-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稳步攀升,并且我国已经成为了全球城市轨道运营里程数第一,远超德国、俄罗斯、美国等发达国家。截至2020年末,全国(不含港澳台)累计有40个城市开通城轨交通运营,运营线路达到7969.7公里。
其中,上海、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和南京6大城市入榜2020年全球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TOP10城市榜单,并且上海、北京、成都城轨交通运营里程全球前三,上海城轨交通运营里程甚至是纽约城轨交通运营里程的2倍左右。
——地铁建设规模最大,其他制式轨道交通有效发展
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中以地铁为主,但是由于各地区交通运输环境不同,受到经济和人口密度以及历史环境因素的影响,高峰客运需求量不同,其他制式的轨道交通得到了有效发展。
截止2020年末,我国(不含港澳台)已开通的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跨坐式单轨、市域快轨、有轨电车、磁悬浮交通、自导向轨道系统和电子导向胶轮系统8种。其中,地铁运营线路长6280.8公里,占比78.81%%。
——2020年一季度城轨客运量受疫情冲击大,但后期迅速反弹
从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来看,2016-2019年,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线路长度的增加以及城市人口的增多,城轨交通客运量在不断上升,增速均在10%以上。2019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达到237.1亿人次,同比增长12.53%。
2020年一季度,受新冠疫情影响,部分行业停工停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规模断崖式下降,但是后期伴随着复工复产,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客运量迅速反弹并保持增长态势,到2020年末基本接近2019年末的客运水平。
——PPP项目助力,投资规模再创新高
多个城市为补齐交通设施短板,实现百姓出行方便畅通,正在克服一切困难,全力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但是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庞大的资金量,不论是市财政性资金还是债务性资金,对各个城市来讲都将是一个巨大的负担,因此政府需要采取更加多元化的投融资模式,解决城市轨道交通的巨大资金需求。在新的预算体制和财政新规下,目前PPP模式已成为城市轨道交通多元化融资中最重要的手段。
在PPP项目的助力下,近年来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规模持续扩大。2020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投资完成额再创新高,达到6286亿元,同比增长5.49%。“十三五”期间,全国累计完成建设投资26278.7亿元,相比“十二五”期间所完成建设投资总额的12289亿元翻了一番还多。
“十三五”期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年均完成建设投资5255.7亿元。PPP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仍将继续发挥其重要的融资功能。
竞争格局
——区域竞争
由于经济较发达地区人口流量较大,对城市轨道需求也较大,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主要集中在东部经济较发达地区。截止2020年末,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数TOP10城市运营里程数占据了全国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数的61.67%。
其中,上海目前运营的城市轨道运营里程数最多,为834.2公里,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城市运营里程数超过800公里的城市。进入前十的城市还包括北京、成都、广州、深圳、南京、武汉、重庆、杭州和青岛。但是可以看到,这些城市运营里程数梯级分布较明显,如排名第十的青岛运营里程数为255公里,与上海运营的里程数相差579.2公里。
——企业竞争
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庞大的工程,市场参与者众多,每个领域的优势竞争者各不相同。
在规划设计方面,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北京城建设计、广铁设计院等企业具有较强的实力和竞争优势。
在建筑施施工方面,中国中铁占据了主要市场份额,占比约为47.2%;其次是中国铁建,市场份额约为28.5%。
在城轨机械设备方面,中国中车占据了主导地位,市场份额占比超过一半。
在城轨电气设备方面,中国通号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约为34.5%,其次是和利时、交控科技,市场占比均超过10%。
在城轨整体系统方面,市场主要参与者包括上海贝尔、卡斯柯、上海华虹等,其中上海贝尔占据了最大市场份额,约为22.2%。
在城轨运营维护方面,较为领先的企业主要是几个大型城市的地铁公司,它们利用当地的地铁发展经验和较长的轨道交通运营长度,其中北京地铁、上海地铁、广州地铁和香港地铁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管理经验,位于竞争第一梯队。
发展前景:“十四五”城轨建设继续推进,智能化和多网融合时代到来
——“十四五”时期城轨建设规模和投资将维持高位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加快,城市人口数量和密度日益增加,交通压力也随之陡增,轨道交通是缓解交通拥堵问题的必然选择。城市轨道交通,包括地铁,轻轨铁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可以充分利用地下和地上的开发空间,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十三五”是我国城轨交通建设快速推进的时期,五年间,累计超过60座城市有城轨交通项目在建或建成投运。城轨交通的蓬勃发展带来了巨大的社会效益,投融资方式也逐渐多元化,有政府投资、专项债发行、社会资本参与等多种形式。
截止2020年末,全国仍有城轨交通线网建设规划在实施的城市61个,在实施的建设规划线路总长达7085.5公里(不含已开通运营线路),国家发改委批复的44个城市建设规划在实施的项目可研批复总投资高达41614.5亿元。并且,在“十四五”开年之际,安徽、重庆、吉林、宁夏等地已经发布了“十四五”城市轨道交通相关规划。
预计进入“十四五”后,我国城轨交通的建设规模和投资还将维持较高的水平,多种资本的参与也将为城轨交通的持续快速发展带来新的助力。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趋势明显
同时,物联网、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突飞猛进,这些新兴技术应用于智慧城市和轨道交通将极大推动现代城市与轨道交通的发展。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在轨道交通智能化、信息化、数字化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也是智慧城市建设中,未来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市轨道交通智能化系统包括综合监控系统、乘客资讯系统、综合安防系统、通信系统、自动售检票系统和信号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将往多网融合化方向发展
目前,国家已发布京津冀协同发展、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和成渝双城经济圈的发展规划,同时提出了其他批城市群、都市圈的发展设想,都市圈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这将大大提升市域快轨的重要性和需求量,同时提出了既有市郊铁路通勤化的现实要求。
2020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推动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加快发展的意见》,要求积极有序推进都市圈市域(郊)铁路建设,这为市域城轨交通的发展创造了机遇。2020年我国城轨交通运营线路7969.7公里中,市域快轨819.6公里,占比仅为10.28%。
由此可见,未来城轨多网融合发展和站城一体化建设趋势明显。我国将会进一步统筹推进干线铁路、城际铁路、城轨交通多网融合、资源共享、支付兼容,积极推进安检互信,票制互通,提升市域快轨的功能效用和服务水平。
以上数据来源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规划、产业申报、产业园区规划、产业招商引资、IPO募投可研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