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短线上或有一个弱反弹 调控仓位好时机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1-05-10 08:29:15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短线上或有一个弱反弹 调控仓位好时机)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小幅高开。开盘之后,指数出现一定分化,沪指基本上保持在平盘线上横盘震荡,创业板指则震荡走弱,上午已跌超1%。午后,指数集体下探,创业板指呈现持续单边下跌态势。尾盘阶段,指数弱势震荡为主。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65%、1.95%、3.46%报收。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上涨个股数量占比近42%,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43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赚钱效应偏弱。两市成交额8839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0.96%。北上资金小幅净流入近4亿。

在海外市场普涨的背景下,上周五A股却特立独行,尤其是创业板指还收出光头光脚的长阴K线。5月以来,A股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已分别下跌了0.81%、3.5%、5.85%。而同期海外市场方面,美国的道琼斯、标普500分别上涨了2.67%、1.23%,欧洲主要股市中的德国DAX30、英国富时100、法国CAC40、欧洲斯托克50分别涨了1.74%、2.29%、1.85%、1.50%,亚洲的日经225、韩国KOSPI、印度孟买SENSEX分别涨了1.89%、1.57%、0.87%。为何A股近日和全球股市背道而驰?

说到底,还是与宏观流动性方面内外有别有关。美国总统拜登主推刺激政策,而4月美国非农就业数据远低于市场预期则有望助推其主张通过国会。此外,全球的“放水”步伐与疫情息息相关,目前来看,除中国外,多个国家的疫情仍然严峻,并且部分国家有上升势头。若全球疫情再次大爆发,将可能打断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进而强化全球央行继续“放水”的预期,这意味着,这场由美国主导的全球“大放水”还没结束,欧洲央行亦可能推后货币收紧的时间。反观国内,基本恢复了正常的生活,工作、旅游、娱乐重回轨道,五一假期的大规模出行也没有出现疫情爆发现象。又由于疫情的控制良好,中国的货币政策更早的收住脚步。具体来看,5月国内宏观流动性呈现收紧的态势,这点在节前锐叔就曾提示过大家: 1) 相较于以往,今年专项债发行滞后一个季度,但今年的专项债额度却并未明显减少(今年专项债3.65万亿,2020年为3.75万亿),且一般10月末专项债需发行完毕,也就是说按照目前情况,未来6个月将有超3万亿元专项债需要发行。 从专项债发行节奏来看,今年3月已下达了1.77 万亿专项债额度,由于新增专项债额度下达后一般两个月左右将发行完毕,因此预计5月将迎来新增专项债发行高峰,流动性需求将明显上升; 2) 一般来说,5月是缴税大月,财政收入将明显超出财政支出,导致部分流动性回流央行。也就是说,相比3、4月份来说,政府债发行加速、缴税增加可能会导致市场5月份流动性需求上升,如果央行不采取措施来对冲资金需求,那么节后市场流动性可能会偏紧,从而对市场产生负面影响。

尽管430会议再次明确“不急转弯”,缓解了货币政策短期大幅收紧的担忧,但是从实际操作来看,面临5月资金面需求的提升,央行节后两天的操作依然保持“淡定”。由于5月资金需求提升,有部分资金原先预计央行会从节后开始加码流动性投放,但是实际操作却是:5月6日,央行操作100亿逆回购,但是当日有500亿到期,所以实际回笼400亿;5月7日,央行操作100亿逆回购,但是当日有100亿到期,所以实际零投放。也就是说,尽管面临5月资金面需求的提升,但是央行节后两天的操作与过去两个月并无差异,给原先预计要加码的资金泼了盆冷水,这也是节后高位个股连续调整的主要原因之一。

除了宏观流动性之外,微观资金层面上也存在一定压力,一是4月公募权益类基金呈现持续回落、萎缩明显的态势,意味着后市增量资金进一步减少;二是大股东结束了年报、一季报前30天的“限售期”,减持压力将有所加大,而据不完全统计,节后两天就有37家公司披露了减持计划公告,合计减持金额高达1072亿元。

在很大程度上,股市不是经济的“晴雨表”,而是货币的“晴雨表”。就阶段性而言,锐叔还是继续坚持之前的总体策略建议:目前还是需要提高风险意识,及时控制好仓位,防范再次出现阶段性调整的可能。当然,在隔夜欧美股市普涨提振下,加上周初市场情绪相对较高,短线上或有一个弱反弹机会,这也给重仓的朋友提供了一个逢高控制仓位的时机。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煤炭、有色、钢铁等行业涨幅居前,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跌幅靠前。板块概念方面,稀缺资源、钛白粉、基本金属、黄金概念等板块涨幅超过2%,3D摄像头、传感器、MLCC、医疗器械等板块跌幅超过4%。

资源股继续领涨两市,其驱动来自于大宗商品持续上涨、市场通胀预期升温,此外,碳中和下压缩高排放产能预期也对部分资源品产生了刺激作用。上周五资源股中的亮点主要是这几个:1)铁矿石。海南矿业、金岭矿业、河钢资源均2连板,叠加炼钢的重庆钢铁、酒钢宏兴涨停。消息面上,铁矿石、螺纹钢、热卷等大宗商品近期不断新高;2)黄金概念股。金一文化、赤峰黄金、中国黄金涨停,银泰黄金、中金黄金、山东黄金涨超6%。消息面上,国际金价创近三个月新高,近期黄金的强势可归因于美元疲软、金价正在“再通胀”周期中追赶其他大宗商品的强劲表现、及财政刺激措施的增加以及央行持续的宽松立场。3)煤炭板块。陕西黑猫4天3板,山西焦煤、潞安环能、新集能源、郑州煤电首板。驱动上,动力煤、焦煤近期也在不断新高。当下市场“交易通胀”愈演愈烈,上游周期与价值风格的占优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主线,后市仍可持续关注。具体包括上游原材料中的煤炭、铜、铝、锂等,中游原材料中的化纤、MDI、钛白粉、煤化工、农药、钢铁,石膏板、玻璃等。

5月8日,数字人民币App更新,钱包运营机构中的“网商银行(支付宝)”已呈现可用状态。同时,工、农、中、建、交、邮储六大国有银行数字人民币钱包下均增加了饿了么、盒马鲜生、天猫超市三个子钱包,表明数字人民币正式打通支付宝渠道。内分析,如若数字人民币正式打通支付宝渠道,意味着数字人民币钱包已经与互联网支付平台打通主流支付接口。数据显示,作为国内最大的第三方移动支付平台,支付宝应用连接了超过8000万的商家和超过2000个金融机构合作伙伴、中国超过10亿的用户,渗透全方位的生活场景。盘面上来看,最近数字货币表现也较强,尤其是上周五从一众的有色资源中脱颖而出,成为非资源类的最强板块,短线上可以适当关注一下数字货币概念。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定于2021年5月11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届时将介绍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主要数据结果,并答记者问。此前市场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预期,在婴童题材方面已经出现一些提前炒作,其中潜伏的资金较多,很可能出现结果出来之后资金蜂拥兑现从而”“见光死”的现象,因此对婴童题材须保持谨慎。不过,此前养老题材的炒作力度不大,短线尚可适当关注一下。我国已经是人口老龄化国家,虽然老龄化程度不如欧美发达国家,但是老龄化速度很快,老龄化程度在不断加深。养老产业是伴随老龄化进程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重要产业,值得注意是,我国养老产业即将迎来高收入群体,首批中产阶级——60后已步入老龄化,他们展现出全新的特征和消费需求。

有机构预测,到2022年中高收入老年人口数量将超过1亿人,达到新的高点,将进一步推动养老产业消费水平和服务需求的提升。全球养老产业规模庞大,欧美等发达国家养老产业占GDP比重都在20%以上,目前我国这一占比仅为7%,对比国际我国养老产业发展空间巨大。我国养老产业尚处于起步阶段,现阶段我国养老产业供需不匹配,国家对养老产业政策支持逐渐到位,养老地产面临发展机遇。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养老产业市场规模达6.91万亿元,预计2022年达10.29万亿,期间复合增长率高达11.9%,我国养老产业是一个万亿蓝海市场,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如果此次披露数据显示老龄化超预期,那么也将提升在养老保障上的政策预期。

操作策略:

上周五大盘继续调整,整体市场在节后有转弱倾向。在欧美股市普涨提振下,加上周初市场情绪相对较高,短线上或有一个弱反弹机会,但由于今年大的基本面背景是“流动性收紧+通胀预期上升”,这种组合很难有大的行情。而5月宏观流动性和微观资金面上存在偏紧的趋势。技术层面上,不论是从幅度上,还是从时间上,B浪反弹基本可以宣告完成,后市存在C浪下跌的可能性。虽然重磅会议释放的信号有利于市场缓解政策收紧的预期,但更多也只是缓解未来市场调整的速率,阶段性大概率还是会是一个震荡偏弱格局。中期来看,流动性最充裕时期已过,今年货币政策有望逐步回归常态化,市场将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阶段,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建议轻仓者观望为主;对于重仓者来说,注意及时逢高控制仓位,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中线可逢低关注“低估值+顺周期”品种、以及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行业。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国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数字货币养老黄金煤炭铁矿石大宗商品资源股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