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内经济 - 正文

8K时代有望提前到来,家电龙头加快构建“5G+8K”生态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8K时代有望提前到来,家电龙头加快构建“5G+8K”生态)

中国8K电视市场渗透率有望从目前的不到0.5%升至2025年的7%。

4K产业方兴未艾,8K时代就已经在向我们招手。

就在大众期待更多4K频道开放的时候,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表示在今年6月就实现8K节目的报道,并且努力在年底正式开通8K超清电视频道。我国在超高清视频领域正实现从并跑到领跑的跨越。

8K显示终端方面,2020年全球8K电视销量达20万台,随着东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举行,2021年8K电视销量可能达到100万台。未来,中国8K电视市场渗透率有望从目前的不到0.5%升至2025年的7%。

面对8K的“风口”,龙头家电企业已经在加快构建“5G+8K”生态,积极拓展8K应用场景。

在5月9日的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4K/8K)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式上,与会专家认为,当前,随着5G商业应用和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超高清终端产业市场覆盖率持续提高,超高清视频产业将迎来黄金发展期。

8K电视市场渗透率快速提升

工信部、广电总局等机构联合发布的《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 年)》提出,要按照“4K先行、兼顾8K” 的总体技术路线,大力推进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和相关领域的应用。

行动计划提出,到2022年,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超过4万亿元,4K产业生态体系基本完善,8K关键技术产品研发和产业化取得突破,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另外“8K电视终端销量占电视总销量的比例超过5%”;并开展北京冬奥会赛事节目8K制播试验。

2020年全球8K电视销量达20万台,随着东京奥运会等重大赛事的举行,据Strategy Analytics预计,2021年,8K电视销量可能达到100万台,至2022年,销量或增长至400万台。

在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上,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表示,8K电视成为各电商厂商的旗舰标配,HDR、高帧率、宽色域、高色深等指标成为终端性能的新卖点。

张立表示,8K时代有望提前到来。《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提到“4K先行、兼顾8K”这样一个总体的技术路线。但从目前来看,包括8K采编播设备、编解码、承载网络、8K终端在内的技术产品链已基本打通,示范性8K入户也即将实现。

从今年6月开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将采用8K超高清技术对建党百年系列重大活动进行制播报道,并奋力实现“科技冬奥·8K看奥运”的目标。

据介绍,中央广播电视总台8K超高清电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将与政产学研用各方携手共进,推动8K超高清电视频道进网入户,打造“百城千屏”超高清产业项目,形成超高清大屏传播矩阵。

TCL创始人、董事长李东生表示,未来,中国8K电视市场渗透率有望从目前的不到0.5%升至2025年的7%。当前,随着5G商业应用和超高清显示技术的推广应用,中国超高清终端产业格局不断完善,市场覆盖率持续提高,有望在2021年开启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拓展5G+8K应用场景

立足于在超高清显示领域的技术积累,包括TCL、夏普、长虹等在内的家电企业正持续打造8K全产业链生态,相继推出了一批8K终端电视产品。除此之外,5G+8K的布局也成为众多家电企业的共同选择。

从目前看来,国内外龙头家电企业的共识是,要打通5G、8K、QLED等技术孤岛,实现智能显示技术的融合发展,从而构建8K生态。

以夏普公司为例,作为8K行业的先行者,夏普在2021世界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大会上,发布了全新8K的摄录分发解决方案及生态链产品,其中包括“多机位运营商直播8K 30P解决方案”、“广电级直播8K 60P解决方案”、“体育赛事8K 120P解决方案”、32英寸8K 60Hz与8K 120Hz专业级精准色彩解决方案、8K商显信发系统解决方案和120英寸8K高端视听娱乐解决方案等。

此次对外发布的8K解决方案中,针对不同领域的应用需求,夏普提出全面的解决方案,助力产业全面升级。此次发布的解决方案中,摄录和分发8K内容将会在更多领域得到应用。广电级8K 60P和120P直播摄录与分发,则为目前8K电视片源和电视节目不足的问题带来更好的解决方案,助力2022年北京冬奥会在全球范围传播。

目前来看,5G+8K的应用场景严重缺乏是制约8K产业发展的一大短板。李东升表示,未来包括高清显示、柔性技术的结合,会突破传统应用场景的限制,孕育巨大的家庭娱乐和信息服务的革命。

李东升认为,要加强高清应用场景的研究和应用,建立以龙头终端企业为主体的创新联合体,以新一代显示技术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为抓手,研发应用更实、适合8K以及以上分辨率的裸眼3D、光场显示等技术,并将其与柔性显示技术进行联合。在这一领域,中国企业最有可能率先实现突破并领跑全球。

(作者:于长洹 编辑:钟映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