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如何破解职场“中年危机”)
许多人进入职场一段时间后,累积了一些成绩,生活无虞,就会失去工作动力,陷入职场倦怠,开始对遥不可及的“生涯愿景”心猿意马。
有人把这种现象称为“中年危机”,但贴上这类标签也于事无补,难道就这样无奈地度过余生?
图片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发(乔纳森·博格摄)
1
-THE FIRST-
哪儿来的“中年危机”
我最近参加了一个工作坊,很惊讶地发现,居然大多数的职场困境都与当事人不自觉的惯性模式有关。而这些模式,多半来自童年经验和重大家族事件。
从“系统动力”的观点来看,中年危机其实是生存竞争压力的惯性模式终于浮现,才有机会被看见。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其实不妨称为“中年机遇”。
当个人通过努力,在生存竞争中站稳脚跟后,终于有机会面对人生未完成的功课。
但在现实中,转换工作赛道需要承担巨大风险,若非意志超强,难下决心;即使真的做了,也未必能坚持到底。
因此,做好内在的整理和修炼,才是王道。
2
-THE SECOND-
换工作之前,先换一个新的自己
一位经营者告诉我,他在数年前就开始对自己创办的事业意兴阑珊,因为他觉得自己在公司里提出的理想和愿景都是拍脑袋想出来的,自己都不入心,越讲越心虚,不想再跟别人说了。
因此找种种借口,逃避和客户接触;还制定各类激励办法,希望团队把业务扛起来,却总难如愿。就这么拖了若干年,自己仍然陷在低潮和迷惘中。
他在工作坊中看见自己一生最快乐的时光,是童年和祖母的相处。祖母在乡下被称为“仙姑”,总是无怨无悔地为人付出,而且活得极其自在,让人如沐春风。
他发现,正是因为内心深处希望活得和祖母一样,因此常不满于自己在工作中的各种“不得不”,但又无法下决心改变,最后陷入了拿不起又放不下的窘境。
他问我该怎么办,我给了他四个字:以假修真!
我们都知道自己还做不到,还不是真的,还差很远,但我们的心还没死,仍然保持向往,还愿意“以假修真”,这样就够了。
我建议他先不忙着转换赛道,因为现在的事做不真切,以后的事也很难成真,他不妨继续做现在正在做的事,同时转换成“事上练心”的态度。在工作中通过为人付出,不断修正自己,也许就能活出祖母那样的生命状态了。在事业上的笃定,对自己人生的满意,都是修炼出来的,而不可能是想出来的。
要把中年危机转化成中年机遇,换工作之前,先换一个新的自己。
“事上练心,以假修真”这八个字,说不定就是良方!
3
-THE THIRD-
无路可退时,更容易修“真”
日前和一群年轻人谈立志,我说大部分的志向都是假的,因此通不过考验,绝大多数会半途而废。
人生真实而有力量的志向极为稀有,通常都来自深刻的苦难,故能“心真则事实,愿广则行深”,通过考验,成就事业。
有年轻人接着问我,若无机会经历深刻的体验,立不下“真”的志向,难道人生就不可能有作为了?
我说也不一定,并以自身经历说明:
当初创业时,正值我人生低谷,因而一心以为鸿鹄将至,在没有准备好的状态下,做出超越自身能力的大胆决定,扪心自问,其实当时是一种逃避心态,起心动念完全不“真”。
因为不真,当然事不实、行不深,难免纰漏百出,左支右绌,吃足了苦头,只能说是自作自受。
那么,后来又如何转败为胜呢?年轻人接着问。
我回答:原因有很多,但大体上是“因假而制造了苦难,苦难到极致,不得不修出了真”。但真正的关键,在于“无路可退”四个字。
因为闯的祸太大,大到收不了摊,大到继续“玩假的”身家性命都赔不起,终于逼出了“玩真的”志气。
这叫作“以假修真”。
4
-THE FOURTH-
你愿意假戏真做吗?
如今环境下,年轻人的原生家庭相对宽裕,要从深刻体会中发出真实而有力量的大愿,非不为也,实不能也。因此“以假修真”的功夫,就显得格外重要。
以假修真,就是你也不知道自己真的想做什么,目前正在做着的事也像鸡肋一样,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而且还有一大堆不合理、不平衡、没意义、没乐趣的事发生,正在把你逼疯,但你仍然愿意假戏真做,在没乐趣中找乐趣,在没意义中找意义,尽己所能,认真地过每一天,想办法让人生不虚度。
能把假戏演到真,前提是戏必须继续演下去,演到山穷水尽,自然柳暗花明。
当众人皆假我独真之时,戏码自然越来越真。
若戏码演来演去还不真,至少你也演成了戏中唯一的真人,自有真戏来找你演,最后的受益人还是你自己。
不给自己退路,是“以假修真”的成功秘诀。
现代年轻人的机会不多,退路倒是有很多,这正是以假修真难以成功的主因。
对治之法,是要把目前正在做的事视为人生此刻的背水一战,斩断自己的退路,必须打赢这场仗,至少取得“战胜自己”的成果,再谈其他。
在人生每一场背水一战中战胜自己,把假的修成真的;不给自己留退路,路会越走越宽。
能做到这些,算是“以假修真”的高手了。
END
编辑|丁凝 主编|张宁
校对|谷红欣 视觉|牛大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