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曝光台 - 正文

主播高调卖假冒珠宝 行业发展亟待规范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主播高调卖假冒珠宝 行业发展亟待规范)

火爆的直播带货,除了卖衣服卖家电卖食品之外,不少翡翠珍珠黄金首饰的直播间也非常热闹,其中的猫腻也不少。

在各大平台的直播间里,很多商家打着看直播、大捡漏的宣传标语吸引消费者。并且,在这些直播间里推荐的产品都不贵,有些还低出市场价很多,号称天然珍珠、天然翡翠的产品,只卖几十元钱,一些金饰品也只要几十元钱。那么这么便宜的饰品是真的吗?通过直播来买珠宝,是否真的靠谱呢?

近日,央视焦点访谈对此做了一期专题栏目,曝光了直播三大乱象。

乱象一:虚假宣传 造假售假

黎女士是珠宝直播间里的一位老顾客。从2020年上半年开始,基本上每天都会花费4到5个小时观看珠宝直播。一年多来,戒指、项链、翡翠手镯,黎女士都买了不少。但是最近,黎女士却突然产生了怀疑。

黎女士花了1666元购买到了商家声称天然翡翠的手镯,并且还配有证书,上面明确写着“翡翠A货”,也就是天然翡翠。因为怀疑这只手镯的颜色异样,黎女士将手镯送到了浙江省黄金珠宝饰品质量检验中心进行检测,证明是假的。

经检测该手镯为:翡翠(处理)手镯,俗称“翡翠B+C”,漂白充填染色处理手镯。而像这样的现象在珠宝类产品的直播销售中并不少见。

一些宣称为缅甸翡翠的手镯,天然珍珠淡水吊坠,南阳金珠戒指,还有刻有999足金标称的手串。这些主播声称的“假一赔命”的商品,品质到底怎么样呢?

在专业仪器的检测下,通过红外光谱仪的验证,这些翡翠发现都充填有外来的胶质物,根据国标就不能称为天然翡翠,应称为充填翡翠,或者充填染色翡翠。

不仅翡翠有问题,所谓的天然珍珠饰品的光谱图与真正的天然珍珠光谱图存在明显差异,而几件黄金饰品也被检测发现含金量少得可怜。

据专家分析,虽说这些销售伪劣商品的行为在以往经营活动中也出现过,但直播销售和线下购物不同,它还有一定的特殊性。

在快节奏的直播销售中,消费者并没有足够的时间比较商品的信息、价格、功能、性价比等等,很容易冲动消费;第二就是维权难,一旦出现纠纷之后,到底该找谁?是找主播?是找网络直播平台?还是找这个品牌所有者?这些都是难题所在。

乱象二:销售有毒有害食品和违禁商品

2020年11月,公安部门会同市场监管部门针对一起“网红减肥糖果”案件进行统一收网行动,历经4省7地,共抓获犯罪嫌疑人25名。

该违法犯罪团伙通过“网红”主播直播带货,将小作坊生产的,含有违禁成分具有极大副作用的有毒有害食品,包装成“网红爆款”,以惊人的利润卖到了全国20多个省市。

网红销售逃避监管和反侦察的能力比较强,它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网络销售,而且频繁更换包装。按照正常的途径,很难被监管、查处。

直播带货参与的主体非常多元,有平台、直播、消费者、商家等等,各自在交易活动中应当承担的责任难以厘清,同时直播带货的交易流程,信息传播,都跟传统的电商交易有所不同,这些都给监管或者维权带来新的挑战。

乱象三:水军刷单 数据造假

在网络直播带货的乱象中,不仅是消费者,商家也难逃其害。据某企业渠道负责人介绍,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他所在的企业大力发展直播带货业务,也尝试和一些主播进行合作,但结果并不理想,退货率居高不下,让他对数据的真实性产生了质疑。

据行内人士透露,珠宝行业内直播带货的退货率至少保持在30%左右,多的可能50%都有,数据虚高。退货里面有多少是真实退货的,又有多少是水军刷单,无法统计,可商家要付给网红的相应佣金是没办法追回来。

在“直播带货”产业链中,还有一些人专门通过数据造假提供虚假的涨粉、点赞、互动等一条龙服务。粉丝数、评论数、点赞数都可以伪造,让消费者虚实难辨。一个10万+粉丝数的直播间,可能真实的观看人数寥寥几人。

2020年6月,浙江金华市场监管部门的执法人员就破获了一起数据造假的典型案例。执法人员调查发现,当事人使用软件制作程序制作了专用流量刷单软件,为网络直播用户提供虚增围观人数、评论数、点赞数等服务。

网络直播用户在下载软件客户端后,通过购买卡密的形式以月卡、季卡的方式获取软件的使用权限。通过软件的“加持”,一个实际观看寥寥几人的直播间,可以瞬间变成10万以上粉丝数的“火爆”直播间。

这种行为直接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让消费者不能够真实掌握商家的销售情况;也误导消费者对商品产生误判,从而产生购买;第三,产生了不公平的竞争秩序,真实的、公平竞争的市场主体权益就受到了侵犯,扰乱了市场竞争秩序。

法律法规陆续出台 监管逐步完善

面对网络直播营销行业问题多发的情况,行业发展亟待规范。

从2019年1月1日起,《电子商务法》就对通过电商进行商品交易活动的行为进行了全面规制。2020年11月6日,市场监管总局又印发了《关于加强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监管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参与网络直播营销活动的各方主体的责任与义务,禁止性的规定,经营活动规范和市场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违法行为。

今年3月16日,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出台《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自2021年5月1日起施行,新的法规对网络经营主体登记、新业态监管、平台经营者主体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个人信息保护等重点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包括直播带货视频将至少保存三年,对虚构点击量、刷单等直播数据造假的问题也有了明确要求。

4月23日,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发布了《网络直播营销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加强网络直播营销监管。

随着相关法律逐渐完善和严格执行,“社交电商”“直播带货”等行业将朝着健康方向发展。 直播带货并非法外之地。 立规矩、有规范,行业才能更好发展,更好服务消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