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曝光台 - 正文

“临期食品”成又一新风口?有卖点也有痛点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临期食品”成又一新风口?有卖点也有痛点)

《反食品浪费法》颁布已经有月余的时间了,其中特别提到,超市、商场等食品经营者应当对其经营的食品加强日常检查,对临近保质期的食品分类管理,作特别标示或者集中陈列出售。

以往临期食品的处理是不少商家面临的难题,不过如今,这些临期食品不但不愁销,还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临期食品成年轻人新宠

提到临期食品,在过去似乎跟追求消费品质的年轻人没什么关系。而现在,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到购买临期食品的队伍中,成为他们的新宠。有社交平台上的相关社群中汇聚着几万名成员,互相安利临期食品的店铺、分享购买经验,不再将其视为抠门、寒酸,反而注入了便宜好物、低碳环保、减少浪费的新风尚。

在小吴的零食架上,摆的几乎都是他从网上淘来了的“临期零食”,也就是即将到达保质期,但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同样的产品,日期决定了售价。小吴说,一箱售价在45元的牛奶,一旦作为临期食品打折促销,一般只需要25元就能买到。便宜划算,正是不少年轻人选择购买临期食品的主要原因。

“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选择临期食品是一种不错的节俭生活方式。这背后不仅与反食品浪费的社会大环境相关,也反映出年轻群体消费心理的变化——只要在安全范围内、购买的商品本身符合个人主体需要,“面子”的事可以放一放。

在某社交网站上,有一个由30000多人组成的“我爱临期食品”小组,小组标签写到“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临期食品爱好者人数的日益壮大,也让不少人看到了商机。

价格打折 安全不能“打折”

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尽管临期食品的消费群体在不断壮大,但是,在很多消费者的潜意识里面,一分价钱一分货,低价的产品,可能多多少少会有点问题。临期食品到底能不能够放心食用呢?

记者发现,消费者在购买临期食品时,更青睐饮料、奶制品、薯片等能够在短时间内吃完的食品。而在选购像面包糕点、生鲜饭食之类的食品,大多比较纠结。

专家提示,尽管临期食品能够放心食用,但购买时,也要特别注意阅读储存说明。比如说一个食品规定在负18度下,保质期是12个月,要是把它放在负8度下,它的保质期就会缩短。

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零食行业总产值规模接近3万亿元。此外,我国每年还进口大量的海外食品。按每年1%的库存沉淀计算,临期食品的市场规模,至少在百亿以上。

业内人士也表示,对于这样一个发展迅猛的新兴市场,国家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完善相关监管政策。

“临期食品”市场大 有卖点也有痛点

现在国家对食品浪费问题越来越重视,临期食品的二次上架销售既减轻了商家的库存积压,避免食物浪费,又让消费者“用打折的价格,吃到不打折的美味”,的确是一举多得。

不过,也应当注意到,这种消费风尚对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为“临期”和“过期”仅一线之隔,跨过这道线,安全就有可能变成了有害。由此,临期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或将成为商家商誉的一部分。如,商家存储食品时符不符合规范,食品包装上的保质期与实际保质期是否一致等。在此情况下,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就显得尤为必要。

对于网购临期食品,记者发现网络上主营此类产品的商家不少。这些网店大都写有“特价商品不提供退换货”“不接受7天无理由退换货”“快递过程中无法保障产品毫发无损”“膨化食品挤压发生漏气、破碎概不赔偿”等声明。

《中国质量万里行》提醒广大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临期食品一定要选择知名的网购平台,购买前,必须与商家确定好食品信息,例如保质期时间、临期时间、储存条件等;其次一定要明确发货时间和到货时间。

总之,安全、合理地利用好临期食品,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避免“临期”变“过期”,伤害了消费者的胃和心;另一方面,政府有关部门也应出台相应政策,给予商家相关优惠,让“临期销售”不单单是一种营销行为或针对《反食品浪费法》的合规手段,更能成为全社会节约粮食的共同举措。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