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锐叔论市 央行发出重磅信号,对股市有何影响?)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受外围影响,上周五早盘三大指数集体小幅高开。开盘之后,大金融及基金重仓品种拖累下,指数集体震荡走低,创业板指领跌。午后,指数稍有回升,但很快重归弱势震荡并直至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跌0.58%、0.81%、0.97%报收。盘面上,个股跌多涨少,涨跌个股数量基本相当,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63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赚钱效应一般,两市成交额8080亿,较前一交易日缩量6.53%。北上资金小幅净流出逾5亿。
锐叔在上周五盘前的早评中提到,之前在欧美股市普跌之下,A股表现出了足够的“韧性”,而现在欧美股市展开全线反击后,理应是表现出“弹性”的时候了,这算是另一种考验。但很显然,上周五的走势在这个考验下并没过关,显得之前的“韧性”更像是“虚火”。
周末又来了个利好。5月19日,央行金融研究所所长周诚君在莫干山会议上发表演讲,给人民币汇率指明了方向,“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十几天前,也就是2021年1月15日,前任央行金融研究所、现任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对外的口径还是:人民币汇率有升有贬,双向浮动将成为常态;人民币汇率既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所以,从央行官员对外的口径看,人民币汇率从“不会持续升值,也不会持续贬值”,转变为,“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这可以说是一个重大转变!
为什么说这是个利好呢?首先,从中美经贸关系层面上来讲,中国的定位是“生产者”,美国的定位是“消费者”。一方面,人民币汇率过低,意味着需要花更多的人民币来支付购买资源品的价格;另一方面,他们是按照美元支付我们货款的,你压低人民币汇率,不就是变相让同样单位的美元可以买到更多的中国商品了吗?这等于帮助美国人背走通胀,而由中国人自己来扛通胀。近段时间,由于美国利用其美元霸权滥发货币,带来全球通胀造成大宗商品涨价明显,中国工业原料出现大规模的上涨,比如铜价一度涨到75000元每吨,瓷砖,钢铁、玻璃、煤炭和天然气等工业原材料价格都上涨明显,这就导致咱们的工业制成品成本越来越高。人民币升值,使得人民币的国际购买力提高,这会降低以人民币计价的进口产品的成本,从而吸收输入性通胀带来的压力,起到缓解国内输入性通胀的作用。推动人民币合理升值,从而反制美国造成的“输入性通胀”,这就是人民币升值对抵御输入性通胀的作用。所以,推动人民币合理升值,从而反制美国造成的“输入性通胀”,这就是人民币升值对抵御输入性通胀的作用。同时,等于变相提高终端产品的售价,把通胀还给美国,让其自食其果。至于有人担心人民币升值可能会影响出口,但目前哪怕人民币继续升值,我们出口竞争力依然强大,去年人民币升值了10%,进出口总额还创出新高,出口大涨。今年,印度疫情已经失控,生产方面少了一个重要的供给端。而全球的需求比去年要增长不少,因此这也更加有利于我们的出口。2020年,虽然人民币对美元双边汇率大幅走升,但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仍然保持在2017年以来的波动区间内,从而未对中国出口总量形成明显的负面影响。
其次,人民币升值是有利于股市的。从逻辑上讲,人民币走强,国际资本就会更多的选择买入人民币资产,卖出美元资产,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做投资。从历史来看,,2018年以来,人民币汇率与股票市场的相关性显著增强,二者基本呈现同涨同跌的走势。2018年3月初至2018年11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震荡贬值,上证指数也同步下跌。2018年11月底,外围不确定性因素影响降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与上证指数逐步筑底回升。2019年5月初,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同步下调。直到2019年6月底,人民币汇率与上证指数才略显企稳,但随后一波三折。
当然,人民币升值是个长期过程,因此对A股来讲,是个长期利好,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人民币汇率甚至领先股市,短期刺激作用不大。决定A股中短期走势的主要还是资金面,锐叔之前在这方面已经分析得比较多了,总体并不支持较大的上升空间和全面性行情,在这种情况下要去把握行情,难度不小。策略上还是以防御和控制仓位为主。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煤炭、钢铁等周期股止跌反弹,航运、有色等行业涨幅居前,券商、医药等行业跌幅靠前。题材方面,碳中和独领风骚。
在上周五的早评中,锐叔花了加大篇幅来谈资源股,并提出,“对于资源股的后市不必过于悲观,现在还不应该是逆通胀而行的时候”。果然,当天资源股就全线反弹,海南矿业、重庆钢铁、天山铝业、罗平锌电涨停。锂矿股中,中矿资源、西藏矿业、红星发展、百川股份涨停,还有盐湖概念股金瑞矿业也涨停。对于资源股,锐叔还是坚持这一观点:“涨价的根本原因不在于需求因素,而是货币因素。一个简单的逻辑就是钱发多了,钱就没有以前那么值钱了,同样的商品自然需要更高的价格来购买。因此,未来大宗资源品的上涨趋势能不能延续,主要还是看流动性是否收紧。至少从目前来看,美国继续货币宽松、拜登刺激计划、中国不急转弯等带来的流动性过剩仍在持续”。另外,从历史上来看,同样是危机后的复苏重建,我们观察到10-11年PPI见顶小幅回落后出现二次冲顶现象, 延长了顺周期板块行情。当时于10年5月阶段性见顶, 但在短暂调整后,10年9 月之后PPI再度回升,并持续至11年7月。而在PPI二次探顶过程中,周期风格/万得全A是大幅创了新高的,也就是说,在商品与股票之间的关系中,周期股在前期跑不过商品,商品回调中股票同样下跌,但当商品价格企稳后重新上行时,股票将展现出比商品更强的弹性。况且目前直到4月的PPI数据还没看到见顶的情况。当然,就短期而言,目前商品期货方面,大多还在调整过程中,资源股后市还会有个阶段性反复震荡筑底的过程,操作上也仍需保持一定的耐心。
碳中和概念继续走强,上周五主要集中在电力和碳汇交易上。华银电力、山东墨龙双双4连板,后排的天沃科技、新天绿能、湖南发展、华电能源、深南电A、榕基软件、蓝科高新、延华智能等涨停。当前碳中和题材最大的预期就是在6月底之前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正式落地,因此正如锐叔在5月19日早评中提示的那样,“预计随着碳交易市场启动时间的临近,碳中和题材又会有反复活跃的机会”。在3月份那一波碳中和题材行情中,我们曾帮大家梳理过一些相关标的,今天,再从企业碳减排的角度讨论一下几个潜在受益方向:1)碳监测:是碳交易重要的基础,也是企业了解自己碳排放量进行针对性节能减排的基础。碳监测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通过连续监测浓度和流速(CEMS)直接测量温室气体排放量,第二类是基于计算的碳核算法,包括基于具体设施和工艺流程的碳质量平衡法计算、排放因子法计算。一套包含二氧化碳监测的CEMS系统需要40万元左右,按首批纳到碳交易平台的电力企业是2225家,共4500个排放口来计算,目前大约有18亿元的市场空间,随着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纳入,市场空间也将达百亿以上。2)工业废气处理:企业减排的核心方式。大气污染是全球目前最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其污染物的主要来源是工业废气,2019年中国废气治理投资额为368亿元;随着碳中和进程的不断推进,到2025年废气治理的投资额或达千亿。3)清洁能源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的辅助。使用清洁能源发电的主要代表是分布式光伏发电,即在厂房上方铺设光伏,使用分布式光伏发电主要有两大好处可以辅助企业节能减排。而在分布式光伏中,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是未来的主流方向,现已有超过20个省市发布了BIPV相关政策,其中包括北京、广州等地纷纷在补贴及并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BIPV每年潜在屋顶面积:翻新屋顶+新增屋顶,约12.5亿平方米。假设光伏板功率为200w/平方米,潜在装机规模为250GW。以6元/w的价格计算,对应市场空间1.5万亿。此外,假如BIPV渗透率以每年5%的速度提升,则每年BIPV规模可达704亿元。
周末有个消息值得关注。5月21日盘后,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在股东大会上透露,今年7月份左右将发布钠离子电池,由此引发了市场最近的关注。钠基电池(SIB)指的是一种使用钠离子作为电荷载体的二次电池,其在上世纪70年代被首次提出,但因为其体积和能量密度仅为锂离子电池的一半左右,所以导致其之后30年的研究处于停滞状态。但目前随着各个领域对电池需求的逐渐增加,针对能量密度要求不同的场景也丰富起来,比如,在储能领域和低速车方面。因此近年来,钠离子电池也因此重新进入关注范围。钠离子电池相比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有其自身的优势。一是资源丰度来说,钠离子电池更占优势:钠元素在地球上的储量比较丰富,地壳当中含量达到2.4%,同时在海水内的含量也比较丰富;但锂和铅来说,含量相对比较少,前者在地壳当中占比仅约为0.0065%,后者则为0.0016%。同时,锂资源分布高度不均匀,约70%在南美洲,我国对此的进口也依赖严重,高达80%。二是电压和安全性来说,钠离子和铅酸相对锂电池更高:相对于锂元素,钠元素的标准电极电位要高0.3V,与此同时,锂离子的电压区间更大,但同时也不会像铅酸电池那样低,因此在安全性和应用性的可以应用范围更佳。由于其和锂离子电池生产设备以及工艺的兼容性比较强,随着产业链进一步的完善,钠离子电池实现产业化的可能性逐渐增强。而本次是宁德时代首次宣布要对外展示钠离子电池,宁德时代作为国内电池领域的“一哥”,这个动作可能预示着钠离子电池即将商业化落地。短线上,钠离子电池题材或受到资金关注,大家也可以自行挖掘一下。
操作策略:
在欧美股市展开全线反击的背景下,上周五大盘非但未能展现出“弹性”,反而出现回调。再次验证了3月9日以来上升通道上轨以及筹码堆积峰值位压力,以及此前对行情“虚火”的判断。当前宏观环境为“流动性收紧+通胀上行”,微观资金面上公募基金新发规模及新增投资者均呈现下降趋势,进一步上涨难度较大。总体来看,尽管盘前有人民币升值预期提升这样的中长期利好,但短期后市仍易下难上。阶段性来看,资金面并不具备持续上涨的条件;技术层面上,B浪反弹结束后,后市存在C浪下跌的可能性。中期来看,流动性最充裕时期已过,今年货币政策有望逐步回归常态化,市场将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阶段,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继续坚持防御为上的策略,建议轻仓者观望为主;对于重仓者来说,注意及时利用反弹机会逢高控制仓位,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中线可逢低关注“低估值+顺周期”品种、以及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行业。
(国金证券毛锐 SAC登记编号:S1130519020002)
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国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人民币汇率人民币升值碳中和大宗商品钠基电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