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银行5月领两张大额罚单,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成重灾区

来源:蓝鲸财经 作者:蓝鲸银行 占健宇 2021-05-24 18:44:31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蓝鲸财经注意到,此次处罚案由主要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有关。

(原标题:杭州银行5月领两张大额罚单,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成重灾区)

继日前220万大额罚单之后,杭州银行再次遭监管处罚。5月24日,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公布一则行政处罚表指出,杭州银行因六项违法违规行为被罚250万元。

蓝鲸财经注意到,此次处罚案由主要与贷款资金违规流入房市有关。具体而言,上述六项违法违规事实包括:房地产项目融资业务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被挪用于支付土地出让金;授信投放不审慎,超额投放;理财资金管理不审慎,回流借款人母公司挪用于支付土地出让保证金;个人经营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挪用于购房;个人消费贷款管理不审慎,资金挪用于购房。

另外,相关责任人余晓对上述第一项行为负有主要责任,对其进行警告。作出处罚决定的日期为2021年5月18日。

与杭州银行罚单一同公布的还有另外一张行政处罚表,银保监会浙江监管局指出,建设银行杭州分行因六项案由被罚245万元。具体包括:一、中间业务收费质价不符;二、贷款管理不审慎,房地产开发贷款用于置换前期股东支付的土地款;三、贷款管理不审慎,个人消费贷资金被挪用于购房;四、贷款管理不审慎,流动资金贷款被挪用于购房;五、贷款管理不审慎,贷款资金被挪用于资本市场投资;六、虚增小微企业时点存贷款数据。

值得关注的是,杭州银行距离前一次被罚仅十天不到。5月14日,宁波银保监局发布行政处罚指出,杭州银行宁波分行因七项案由对其处以220万元罚款,分别包括授信审查审批严重不审慎、信贷资金被归集使用、贷款资金被挪用、违反宏观调控政策、委托贷款资金来源审查未尽职、员工与授信客户发生非正常资金往来、非现场监管统计数据与事实不符。作出行政处罚的日期为2021年5月11日。

近期,杭州银行因连续遭到两家险资股东减持而受到业内关注,分别为该行第五大股东中国人寿以及第七大股东太平洋人寿。

5月17日,杭州银行发布公告称,中国人寿拟在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该行部分股份,合计不超过5930.2万股(含本数),即不超过该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

今年4月初,杭州银行表示,股东太平洋人寿拟在4月6日起三个交易日后的六个月内,通过集中竞价或大宗交易方式减持其所持该行部分股份,合计不超过5930万股(含本数),即不超过该行普通股总股本的1%。

天眼查信息显示,杭州银行前身为杭州城市合作银行;1998年4月7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该行名称由杭州城市合作银行更名为杭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8年7月,“杭州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杭州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16年10月,杭州银行在A股上市。

杭州银行2020年年报显示,报告期内,该行营业收入248.06亿元,同比增长15.87%;归属于公司股东净利润71.36亿元,同比增长8.09%。截至2021年一季度末,该行总资产为12280.39亿元。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