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大盘要上4000点?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1-05-26 08:52:1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大盘要上4000点?)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受隔夜欧美股市普涨提振,周二早盘三大指数集体高开。开盘之后,指数在大金融等其权重带领下,呈现单边上行态势,创业板指领涨。午后,指数继续缓慢攀升,并将涨势维持到收市。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大涨2.40%、2.34%、2.79%报收。盘面上,个股涨多跌少,上涨个股数量占超三分之二,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48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赚钱效应较强,两市成交额10065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19.50%。北上资金大幅净流入逾217亿。

昨日引爆指数的是北上资金以及大金融、一线白酒等部分核心资产,昨天北上资金创下了最高单日净流入规模的历史纪录!而引发北上资金抢筹的导火索则是周末关于“人民币汇率中长期内将持续对美元升值”言论的新闻报道。在周一的早评中,锐叔也说过,“人民币升值是有利于股市的。从逻辑上讲,人民币走强,国际资本就会更多的选择买入人民币资产,卖出美元资产,进入中国资本市场做投资”。在人民币升值预期下,周一北上资金买入态势还不是很明显,但昨天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升破6.4关口,创三年新高,彻底点燃了北上资金热情。

昨天的放量大阳,一举突破了3月9日以来的上升通道的上轨,同时突破了中期强弱分水岭89日均线,短期转强是无疑的,后市应该还有上升空间。但这个空间有多大?理论上至少是前期形态高度的一倍,而之前的上升通道的高度大约接近140点,而昨天上升通道的上轨约为3533,也就是说理论上至少要到3670,即还有90点的空间。正常的话就看这里,至于能不能更进一步,锐叔认为还是谨慎一点好,因为锐叔找不到更多的理由说服自己。虽然短期来讲,政策层面遏止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胀预期得到缓释,流动性处于阶段性宽裕窗口期,10年期国债利率跌破3.09%,但从全年的解读看,大的宏观背景仍是“流动性收紧+通胀上升”,这种组合对市场并不友好。而微观资金面上,增量资金并不如年初,同时,6、7还是今年的大小非解禁的高峰,光是未来4周的解禁规模就高达6000亿以上,也不支持大盘向上拓展太大的空间。

而且从昨天的盘面上来看,整体市场赚钱效应却不是指数说表现出的那么火热。两市超过上证指数2.40%涨幅的个股不足700只,不到总数的两成,甚至还有3成的个股下跌,平均股价涨幅只有1.03%,涨停股的数量也甚至还不如前一天。这说明指数的更多是被权重股绑架了。所以在当前资金面处于存量博弈格局下,即便后市指数再上一层楼,市场整体赚钱效应也不会太好。

总体来看,目前市场对行情稳定达成一致性的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风险偏好将会处于较高水平,构成短期市场重要支撑因素。而昨天的放量大阳,则进一步激发市场情绪,短线上应该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的动能。但也不宜将上升空间看得过大,而且市场整体性机会也不会太强,主要还是在于结构性机会。而策略上,在后市上升过程中,逢高减仓依旧是最优选择。

板块和热点方面,昨天盘面上,行业方面,食品饮料、券商、保险等行业涨幅居前,农林牧渔、环保等行业表现靠后。题材方面,华为鸿蒙、新冠疫苗等较为活跃。

昨天大金融和一线白酒对指数大涨的贡献最大,其中券商股中,湘财股份、哈投股份、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涨停,板块指数涨超4%,茅五泸均大涨6%左右,银行、保险指数也分别大涨近3%和近4%。昨天早评中提到,随着7月1日建党百年时刻的日益临近,市场有望进入一段典型的维稳行情。而从以往类似的行情来看,权重较大的板块往往更具备阶段性的配置价值,核心逻辑是短期内资金对高权重个股股价的拉升有助于稳住指数走势。而站在当前的时点看,上证指数中银行、食品饮料、非银金融的权重位居前三,这恰恰是昨天市场中表现最好的品种之一。因此,随着本轮维稳行情的持续演绎,相关高权重行业有望持续相对更好的表现,尤其是这两年涨幅不大的银行、保险、证券,可以作为近期重要的配置参考。

受科兴的业绩影响,疫苗股早盘大幅高开,并且带动整个医药板块。未名药业顶一字板,共同药业、金花股份、丰原药业、仁和药业等涨停。智飞生物、沃森生物、康希诺等疫苗股表现比较克制,大多是高开后横盘震荡。消息面上,据国家卫健委24日通报,全国新冠疫苗接种超过5亿剂次。自5月13日本土多地出现确诊病例以来,全国单日接种量曾在8天内5次刷新纪录。中国疾控中心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我国现有疫苗可应对外国变异株,全国疫苗产能加速释放,可满足日接种2000万剂次以上。同时,科兴中维也预计一季度净利润约100亿元,单季度百亿的记录将创造中国医药盈利的历史。从科兴中维的业绩来看,疫苗的利润非常可观,且往后可能每年都要打新冠疫苗,这是一个千亿的市场,因此从中长线角度上来讲,后续可持续关注国内疫苗类公司的趋势性机会。但短线上来看,真正正宗的涉足新冠疫苗的上市公司昨天的表现却相对差强人意,因此短线上不建议追高。

昨天华为鸿蒙继续表现强势,板块涨幅3.59%,个股中易联众20cm强势涨停,润和软件大涨10%。消息面上,搭载鸿蒙的华为手机即将问世,昨天连新华社公众号都推了鸿蒙消息。自2019年以来,华为被美国多次制裁,2020年9月15日,美国对华为的新禁令正式生效,台积电、高通、三星及SK海力士、美光等主要元器件厂商将不再供应芯片给华为,这也意味着华为无法买到利用美国技术生产的芯片、存储器。在先进制程芯片等核心硬件受限情况下,华为手机业务与通信业务发展受到极大限制,华为不得不在多个领域寻求自主可控,逐步发展底层架构(RISC-V)、操作系统(鸿蒙、统信)、HMS生态以及行业应用等软件领域,截至目前,华为鸿蒙系统已经迭代到3.0测试版,HMS则成长为全球第三大移动应用生态。5月24日,据路透社消息称,华为创始人任正非在公司早前内部会议上表示,华为在纯软件领域,敢于领先世界;在软硬件结合的地方,重点优化软件,以软补硬;他称华为重视软件,因为在该领域,未来的发展基本不受美国控制,有较大独立自主权,可以“扎到根,捅破天”。由此可见,在硬件发展受到制约的背景下,华为正在联合国内产业链,努力实现软件端的自主可控!

年初至今,军工板块出现较大幅度调整,原因主要包括:1)一月中旬,央行公开市场延续净回笼态势,银行间流动性偏紧,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收紧、估值下移的担忧;2)上游原材料和元器件的价格持续走高,引发市场对相关企业盈利能力减弱的担忧;3)客户批量采购之后,引发市场对于采购价格大幅下降的担忧。前期军工板块基本调整到底部区间,上述利空因素已充分消化。当前时间点来看:1)宏观层面上,国防建设的发展目标已经从2020年实现机械化转向2035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2050年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十四五规划将聚焦于实现建军百年奋斗目标,着重强调创新战争和新技术的应用,从各个维度实现军队现代化。国防预算未来五年有望保持7%左右的稳定增长;2)中观层面上,供需在充分调整后已达到新的平衡,需求端有望持续高增长,供给端开启扩产模式,四大改革红利有望与产业趋势形成共振效应;3)微观层面上,上市公司年报和一季报均已兑现高增长,订单高景气延续,相关公司陆续发布定增预案,产能扩张已经开启,未来业绩稳定高增长无忧。而从跟踪的核心重点公司来看,上游公司2021-2023年平均复合增速为39.83%,中游公司2021-2023年平均复合增速为29.27%,下游公司2021-2023年平均复合增速为19.85%,中上游业绩增速普遍高于下游。从估值水平来看,从上游到下游2021年平均估值水平依次为43、35、57倍。对应2021年的PEG水平分别为1.15、1.19、2.35。也就是说,板块目前具备更高的确定性和性价比。每逢建党或建国重大节日,军工都会有所表现,而随着建党100周年时间节点越来越近,近期资金也在向一些低位板块切入,军工板块后市值得关注。

操作策略:

在北上资金以及大金融、一线白酒等部分核心资产带动下,昨日大盘放量大涨。技术上,沪指一举突破了3月9日以来的上升通道的上轨和中期强弱分水岭89日均线。短期来看,市场对行情稳定达成一致性的预期,未来一段时间,市场风险偏好将会处于较高水平,构成短期市场重要支撑因素。而昨天的放量大阳,则进一步激发市场情绪,短线上应该有进一步向上拓展空间的动能。但微观资金面上仍制约大盘上行的高度,也难以形成持续性的整体赚钱效应。而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流动性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全面提升,这段时间之后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所以逢高控制仓位依旧是近期的最优选择。中期来看,流动性最充裕时期已过,今年货币政策有望逐步回归常态化,市场将进入“信用收缩+盈利扩张”阶段,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操作上,继续坚持防御为上的策略,建议轻仓者暂时观望为主,若盘中明显调整可少量加仓;对于重仓者来说,暂时持股待涨为主,但指数若进一步上涨,注意利用反弹机会逐步逢高控制仓位,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中线可逢低关注“低估值+顺周期”品种、以及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行业。

(国金证券毛锐 SAC执业编号:S1130519020002)

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国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白酒疫苗券商军工北向资金华为鸿蒙人民币升值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