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北大教授:人工智能在短期对中等收入群体带来失业冲击)
经济观察网 记者 沈怡然 6月3日,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周黎安在2021北京智源大会分论坛上表示,短期内,人工智能正对中等收入群体带来一种结构性的失业冲击,但幸运的是,这种冲击并非是一种总量式的失业,长期来看,技术所创造的岗位比摧毁的更多。
按照世界银行的标准,中等收入群体的每人每日收入在10-100美元之间,年收入在3650-36500美元之间。在中国过去四十年高速经济增长中,已经形成了约4亿人的中等收入群体,尤其今年来,该群体有加速增长的趋势。
但是,在中美冲突、产业升级、人口老龄化、新冠疫情的不确定因素下,未来中等收入群体能否持续扩大,面临一系列挑战。人工智能作为一种新型技术,正对该群体形成影响。
周黎安表示,上述结论来自学院从2019年开始进行的一项课题成果。研究发现,从中等收入群体的角度来看,人工智能会带来结构性的失业和转型调整,即一方面是大量的人被替代下来、但又不适应新产业、新岗位所要求的新技能,而被迫失业,另一方面是新岗位和新职业人才紧缺,供不应求。
可以说技术是加剧收入分化的,甚至导致极化现象。当引入AI技术后,短期内,制造业部门和服务业部门的低端劳动力都会被挤出,将其挤入不可以被替代的服务业部门内;而制造业中低端劳动力和技术一起对高技能劳动力进行替代,而这部分劳动力挤入服务业内中。
短时间内,产业结构的调整速度,赶不上技术的引入速度,这就导致了一段时间内不论何种劳动者,收入份额占经济的比例都会下降,其中低端劳动力占比下降得更为迅速。
研究发现,人工智能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负面影响随着时间的增长不断提升。到2025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下降了2.97%,人数减少约2200万人;到2035年,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下降了5.63%,对应约4200万人离开了这个群体。
麦肯锡全球研究院也作出了相关的预计:在2016-2030年,中国被替代的全职员工的规模大约在4000-4500万;如果自动化进程加速,到2030年将有近1亿劳动者需要更换职业类型。
但是,人工智能带来的冲击,主要是结构性的失业,而非总量式的失业,因为技术自身也形成了一种创造效应。技术所替代和摧毁的就业岗位与它所创造的就业机会大致时相当的,创造的岗位总体上比摧毁的更多。
研究估算表明,随着时间的发展,人工智能等数字化转型对就业的正面影响迅速扩大,新增就业岗位由2025年的6875万个上升至2035年的1.7亿个。这个数量与被技术替代的岗位相比更多。
研究还进一步估计了数字化转型对中等收入群体规模的净影响:到2025年,该群体规模仅增加了约400万人;而到2035年,由于人工智能收入效应愈发凸显,该群体占比的提升也将达到1.9个百分点,对应着1400万人的数量规模。技术创造了新的职业新岗位,例如人工智能工程技术人员、物联网工程技术人员、大数据工程技术人员、云计算工程技术人员、数字化管理师等。
对于技术在短期带来的结构性失业和转型调整问题,研究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首先,改革和完善职业教育,以及缩小城乡之间的教育差距,实现教育公平。其次,增加对资本所得的征税,平衡资本与劳动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当中的比重,未来一个可能是,要征收机器人税。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对失业者和创业失败者的收入“兜底”功能,减缓技术所带来的就业和社会冲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