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胡晓炼谈人民币国际化:初级阶段不必过度解读(附全文)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李愿 2021-06-11 10:1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胡晓炼谈人民币国际化:初级阶段不必过度解读(附全文))

6月11日,进出口银行董事长胡晓炼在第十三届陆家嘴论坛“‘双循环’格局下人民币的新角色与全球资源配置”环节致辞时表示,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功能。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我认为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的国际化。人为对人民币国际化赋予多种含义,如把人民币汇率变动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晴雨表’,把人民币当成国际避险货币,把数字人民币当成人民币国际化的捷径,把境外人民币市场作为主导人民币交易的市场,把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标志性的导向等等。更不能把人民币国际化当成国际对抗的武器。”胡晓炼认为。

胡晓炼表示,人民币国际化要服务巨大国内市场对进口的需求,人民币要走得出去,同时人民币也要回得来,这些都是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依托的实体经济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根基在国内,人民币国际化不应是投机交易主导的短期爆发过程,也不能由离岸市场、周边市场的金融炒作所阻挡。”

胡晓炼预计,到本世纪中叶,随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我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最开放、功能最齐全的金融市场,人民币有望在全球受到广泛的欢迎,可自由使用,成为具有服务全球贸易投资强大功能的、可信赖的国际货币。

全国碳市场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交易,按照配额发放规模累计或者计算,我国市场有望超过欧盟和美国等区域的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胡晓炼认为,绿色金融蓬勃发展,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

“未来,随着我国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的扩大,相关金融产品的丰富,交易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将会吸引越来越多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其中。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可以更加开放,与全球共同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人民币是绿色金融计价结算货币。进一步拓展其跨境应用的场景,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发展路径。”胡晓炼表示。

以下为胡晓炼发言全文: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参加这一主题的讨论。

去年以来,为了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对经济带来的严重冲击,全球主要经济体都推出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政策和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财政赤字大幅度增长,央行资产负债表迅速扩张。美国2021年财年前7个月联邦财政赤字达到1.9万亿美元,创历史同期最高水平。美联储2020年末资产规模达到7.36万亿美元,比2019年增长了76%。欧央行、日本央行也持续进行大幅度扩表。主要货币流动性泛滥,全球大宗商品价格持续快速上涨,多年来没有谈到的通货膨胀再度成为热门话题。西方一些国家对我国发展的围堵和打压日益升级,利益全球化的回头浪一直在涌动,国际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调整。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开启“十四五”建设新征程。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发展的主题主线。

在此重大变局背景下,人民币国际化发展前景如何?我谈一点个人看法。我认为应该关注突出几个着眼点。

第一,国内消费大市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将加快形成容量巨大、需求升级的国内大市场,巩固和拓宽人民币跨境贸易收付的主干道。在“双循环”新发展国情之下,我国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出发点和着力点,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国内市场优势和潜力将充分发挥。面对疫情,我国及时采取了有力举措。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经济整体波动性较小,增长稳步恢复,生产回归常态。特别是我国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历史性整体消除了绝对贫困,人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和能力都将得到显著提升。中国市场对国际商品更有吸引力,需求也更加旺盛。买方优势可以为人民币跨境支付结算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同时我国宏观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可预期性在全球赢得了信誉。我国货币政策稳健,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也一直是汇率政策的着力点。一个稳定可信的政策和强有力的实施能力,有助于增强对人民币的信心,增强境外主体接受人民币的意愿。

第二,国内资本大市场。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为境外主体人民币投融资提供了广阔空间。近年来,我国着力发展资本市场,直接融资的占比呈现稳步上升趋势。到2020年末,直接融资比例已经占到整体的29%。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得到了国际上的充分认可,债券、股票纳入国际重要指数,境外主体参与人民币投融资更加活跃。截至2020年末,境外主体持有人民币股票达到3.4万亿元,债券3.3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2%、47%。国家“十四五”规划提出,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稳妥推进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等金融领域开放,深化境内外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等等。金融开放向纵深推进,为境外人民币回流投融资提供了更多便利,为境外市场主体提供了更加畅通的投融资渠道。

第三,绿色金融大市场。绿色金融蓬勃发展,将为人民币国际化带来新的机遇。当前,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已经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共识。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承诺实现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远远短于发达国家所用的时间,这充分彰显了中国大国的责任担当。一方面,我国是全球碳排放量最大的国家,年排放量接近100亿吨,占全球排放量的28%左右。另一方面,我国不断加大减排力度,2020年全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了48%,超额完成了对外承诺的2020年气候行动的目标。实现绿色发展既要求实体经济主动转型,也要求充分利用各种经济的市场手段。截至2020年,全国绿色债券累计发行超过1万亿美元。中国绿色债券发行已经位居第二——超过1200亿美元。今年绿色债券发行将有更大幅度的增长,占全球绿色债券发行比重将超过20%。

我国还具有建立最大的碳资源交易市场的潜力,全国碳市场将于6月底正式上线交易。按照配额发放规模累计或者计算,我国市场有望超过欧盟和美国等区域的碳市场,成为全球最大的碳交易市场。未来,随着我国绿色债券、碳交易市场的扩大,相关金融产品的丰富,交易形式的多样化,我们将会吸引越来越多境内外投资者参与其中。中国的绿色金融市场可以更加开放,与全球共同建立应对气候变化的市场。人民币是绿色金融计价结算货币。进一步拓展其跨境应用的场景,将为人民币国际化提供新的发展路径。

第四,着眼于人民币国际化所处的发展阶段。现阶段的人民币国际化仍然处于初级阶段,其基本特征是以服务实体经济为主要功能。人民币国际化起步于中国经济融入全球化过程,市场主体产生了跨境人民币使用的需求。同时,我国经常项目仍然保持着真实性审核要求,人民币资本项目还没有实现可兑换,金融市场仍是有限度开放,这一系列约束条件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起步发展的背景。

金融要把为实体经济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进入新发展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为人民币国际化奠定了更加扎实的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服务“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根本作用也是要服务实体经济,促进全球经济更紧密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在人民币国际化的初级阶段,我认为不必过度解读人民币的国际化。人为对人民币国际化赋予多种含义,如把人民币汇率变动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晴雨表”,把人民币当成国际避险货币,把数字人民币当成人民币国际化的捷径,把境外人民币市场作为主导人民币交易的市场,把离岸人民币汇率作为标志性的导向等等。更不能把人民币国际化当成国际对抗的武器。

如前所述,人民币国际化要服务巨大国内市场对进口的需求,人民币要走得出去。中国的宏观政策包括货币政策、汇率政策稳定可信,境外接受了人民币能够拿得住,国内资本市场的发展潜力等为人民币投资提供了广阔空间。人民币也要回得来,这些都是现阶段人民币国际化依托的实体经济基础。人民币国际化根基在国内。人民币国际化不应是投机交易主导的短期爆发过程,也不能由离岸市场、周边市场的金融炒作所阻挡。它是一个自然的、长期的过程,是中国经济深度参与全球分工、国际贸易投资互惠互利深化发展的过程。要按照国家“十四五”规划所提出的,稳慎推进人民币国际化,坚持市场驱动和企业自主选择,营造以人民币自由使用为基础的新型互利合作关系的要求,紧紧围绕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

人民币国际化从初级版演进至升级版,取决于中国金融市场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基本实现,以及中国与世界更紧密的融合。到本世纪中叶,随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的实现,我国有望形成全球最大、最开放、功能最齐全的金融市场,建成最具包容性和凝聚广泛国际共识、促进全球互利合作的规则制度体系。人民币有望在全球受到广泛的欢迎,可自由使用,成为具有服务全球贸易投资强大功能的、可信赖的国际货币。

上海在人民币国际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上海已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进博会,在更好地连通两个市场、满足对海外优质商品和服务需求、促进全球经贸合作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上海具有完备的金融要素市场、健全的金融机构体系以及丰富的金融产品和业务种类。上交所股票筹资总额位居全球第一,银行间债券市场的托管规模全球第二,为境外主体开展人民币投融资提供了有力支撑。上海承担着全国碳排放交易系统的账户开立、运行维护等工作,将在推动发展碳交易市场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新发展格局下,上海能够充分发挥“双循环”连接点的枢纽作用,深化人民币资产配置和风险管理中心建设,打造与国际接轨的优质营商环境,更好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资产聚集和全球资源配置的功能。中国进出口银行将继续发挥政策性金融的特色和国际化、专业化的优势,进一步深化与各方合作,为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助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上新的台阶、更好服务新发展格局贡献我们的力量,谢谢大家!

(作者:李愿 编辑:曾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