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泰州金改样本:融资担保增信助力产业升级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媒体 作者:侯潇怡 2021-07-02 19:59: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泰州金改样本:融资担保增信助力产业升级)

步入十四五,对于幅员辽阔的中国而言,各区域都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一方面是政策驱动下产业升级的发展机遇,一方面是监管部门对于地方债务风险的进一步规范和重视。对各地政府来说,如何用好现代金融工具,合理、规范的引入金融活水,是考验地方政府以及国企乃至金融机构的重要课题。

江苏泰州,这个昔日在江苏省并不特别发达的地级市在2016年却有些出人意料的承接了一项国家级的金改任务。进入金改的第五年,作为我国首个以支持产业转型升级为主题的国家级金融改革试验区,泰州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步入了做强产业、做强城市,致力高质量发展再提速的金改下半程。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实地调研中获悉,近年来,该市着力打造生物医药和新型医疗器械、高端装备和高技术船舶、化工及新材料三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已经初具规模。尤其是医药城,俨然成为了泰州的一张新的城市名片。

“在医药城的战略布局之初,质疑之声不少,没有人想到泰州可以真的成功。但看现在的医药城,不但进驻了扬子江药业、强生、阿斯利康等一批龙头型企业,硕世生物、迈博泰科、康为世纪等一批成长型企业也发展迅猛。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泰州医药高新区已成为千亿医药产业重镇。2019年泰州医药产业规模占江苏全省的四分之一,居全国地级市首位,连续16年领跑江苏。”一位医药城相关业务负责人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

而担负金改职责的泰州,在金融配套改革上也不负所望,自改革以来,泰州已推进了多项改革成果:取消企业银行账户开户许可证核发、实施资本项目收入兑换便利化、试点人民币跨境结算便利化“绿色通道”等一批全国首创改革试点项目相继落地,金融支持产业转型升级取得初步成效,一系列改革经验逐步向全国推广。

可以说,这些年的金改与产业升级确实成功盘活了泰州。

而在21世纪经济报道在泰州多个产业园的调研中发现,融资担保因具备信用增级功能优势,将担保增信引入债券、基金、资产证券化、银行间交易市场等,实现支持企业由间接融资向直接融资转变,在地方的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担保增信为企业“减负”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融担行业近年来一直在努力探索兼具商业性和政策性的融资担保业务模式,在致力于纾解小微三农融资难题的同时,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和区域发展。

而中国投融资担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中投保)是国内较早地将专业担保增信引入债券市场,通过为公共融资企业债券提供高信用评级担保的金融机构,从而显著降低其发行利率、提高发行效率。

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掉调研中获悉,不通过担保,部分企业自身也可以发行债券,但中投保的担保函依然属于稀缺资源,其意义在于可以帮助企业以增信后的AAA信用级别发行债券,较之其以自身主体信用直接发行债券,融资成本大大降低。

2021年,中投保为医药城的建设和运营主体——泰州华信药业投资有限公司中期票据提供增信支持,规模5亿元。华信药业负责人在谈及与中投保在债券融资担保业务方面合作时表示,仅一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华信药业2021年度第二期中期票据债券担保的全部担保审批流程、取得了担保函,并成功于今年4月底发行,得到市场资金的追捧,簿记全场认购倍数也高达2.25倍。

此外,泰州长江大道绿色生态项目也是获得中投保增信支持的项目之一,该项目是由泰州新滨江公司开发运营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将提升滨江工业园的吸附力,全面提升生态环境,提升长江堤防防洪能力,兼顾沿江生态廊道建设,完成岸线利用优化调整。中投保为泰州市新滨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2020年度第一期中期票据提供增信支持,期限为3年,规模10亿元。

泰州市新滨江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得到中投保增信后,此次票面利率3.75%,创造公司发行票据历史上新低。

中投保副总裁赵志平指出,近年来,中投保在公共融资担保经验的基础上,通过信用增级和专业风险管理,以直接融资方式为主要抓手,服务新基建、新城镇化和重大工程项目落地。除了定向支持重大项目的企业债券,中投保还将业务进一步拓展到银行间市场、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REITs等领域,重点支持5G建设、轨道交通运营维护、智慧物流园区等新基建、新型城镇化建设项目。

通过开展一般债券、专项债券等债券增信业务,中投保支持了大量的市政及配套设施、保障房建设、棚户区改造、教育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截至2020年,中投保承做的债券担保增信业务累计规模超1200亿元,涉及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共为地方政府平台节约融资成本超过80亿元。

此外,赵志平还指出,在区域选择上,长三角地区经济活跃且发达,而在项目选择上,主要倾向于新基建、新城镇化建设和重大工程建设项目。据初步统计,中投保承做的长三角区域债券担保增信业务规模超600亿元,占公司债券增信业务的50%以上,其中,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类项目占比41%,保障房建设类项目占比38%,新区建设类项目占比19%,新基建项目占比1%。

考验地方政府与企业还款履约能力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中获悉,融资担保在为企业、地方政府融资减负中起到的作用显著,但在严控地方债规模,和今年以来信用风险抬升,金融机构本身风控趋严的背景下,这一工具的使用依然审慎,担保函尚属稀缺。

而获得增信的核心还是企业自身的信用。

中投保党委书记、董事长段文务在年初的署名文章中指出,为有效防控风险,中投保对企业债担保设置了严格的准入标准,从客户的资信实力和信用评级、所在区域债务规模和财政收入状况等多个角度严格筛选,同时要求项目融资用途必须为符合国家政策方向的公共产品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得用于其它盈利性经营项目,防范企业债担保业务风险。

从具体尺度上上看,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在调研中获悉,中投保的新增业务管控严格,主要选择经济发展有活力、同时政府信用良好的区域,并对投资公司整体的债务管控能力等进行全方位的整体考核,从中筛选符合中投保业务标准标的优质发行人和客户。

而泰州之所以获得中投保多个项目的增信,其政府与地方企业的履约和债务管控能力尤为重要,当地的风险缓释机制与当地大型银行的授信支持,也形成了良性循环。

中部某市国企相关业务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在各地产业引导政策、金融改革举措遍地开花的当下,政府是否做好基础服务,当地企业是否切实落地推动,不同区域还是存在较大差异。泰州金改落地成果显著,企业进驻可以获得便利的金融支持和服务,其引导企业履约的作用发挥的也较为到位,也建立了有效的风险缓释机制,这对金融机构投资来说都是很好的加分项。

泰州某公共项目负责人指出,要让注入项目的资金发挥更大效率,一方面是要加强资金管控,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的原则,避免债券资金闲置;另一方面则是在项目规划和设计本身,尽量合理、高效。在实现项目本身最大的价值之外,可以尽量发掘收益。

“而在履约还款方面,政府和企业都应该建立合理的还款机制,提前规划还款来源,从而杜绝违约的出现。”该人士进一步表示。

(作者:侯潇怡 编辑:李伊琳)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