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叔论市 如期止跌企稳,调整到位了吗?

来源:投资者网 作者:特约 毛锐 2021-07-06 08:58:12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锐叔论市 如期止跌企稳,调整到位了吗?)


《投资者网》特约国金证券分析师毛锐

承接上周五大跌,周一早盘三大指数集体低开。开盘之后,指数迅速回升翻红,此后一直保持在平盘线上方横盘震荡。午后,指数有所转弱,再次翻绿,不过下探幅度不大。指数重新企稳回升翻红。最终,上证指数、深成指、创业板指分别以涨0.44%、涨0.33%、涨0.55%报收。盘面上,个股涨跌比3033:1207,涨停股(剔除ST和未开板次新股)69家,显示市场情绪一般,赚钱效应偏强,两市成交额10060亿,较前一交易日增量0.32%。北上资金净流入逾59亿。

在昨天早评中,锐叔提到,“短线上有望出现一个弱反弹”,而昨天的实际表现也正是如此。不过,大家可能更为关心的是,接下来市场是否真的企稳了?

对此,锐叔也在昨天经过分析,得出的结论是,“即使反弹也只是一个弱反弹,下跌中继性质,后市3503支撑最终被破,以及回补5月25日缺口的可能性还是比较大的。如果3503最终撑不住的话,目标位可以参考3月9日以来的上升通道下轨支撑(今天运行到3421,并以每天近1.39点速度上移)”。理由主要是:技术上呈现“断头铡”形态、多个指标发出空头信号;博弈性资金退潮过程尚未结束;微观资金面仍不理想。因此,反弹之后应该还有一个寻底过程。对于前两点,昨天讲的比较多,今天再补充一下关于微观资金面方面的内容。

总体来看,7月的微观资金面仍然有些偏紧,对大盘的上行空间形成一定的压制。一是之前提到过的,限售股解禁规模依然较高,和2月相仿,全年当中仅次于6月。而从今年2月指数的大幅冲高回落、3月指数收跌,以及6月指数的收阴来看,不能说与其没有一点关系。二是,上周末,世界级农业科技巨头先正达集团的科创板IPO申请已获受理,招股说明书透露,先正达集团计划通过本次科创板上市,募集资金650亿元。2010年,A股上市的农业银行,首发募资685亿元,创出迄今为止A股史上最大金额IPO,此后500亿以上的IPO就是2020年7月上市的芯片巨头中芯国际,募资532亿元。这意味着,先正达集团将成为A股有史以来A股第二大IPO。从以往“老大”农业银行、“老三”中芯国际发行、上市前的大盘节奏来看,巨型IPO对短期市场微观资金面还是会存在一些扰动的。

板块和热点方面,上周五盘面上,行业方面,有色、半导体、煤炭、元器件等涨幅居前,食品饮料、医药、银行等相对弱势。题材方面,锂电池、芯片、稀土永磁、网络安全等较为活跃。

以锂矿为代表的锂电板块再次成为市场中最靓的崽,近25股涨停,超30股涨超9%。江特电机竞价抢筹顶一字,融捷股份、中矿资源、西藏城投、永兴材料、雅化集团等锂矿股均是高开抢筹冲板。驱动上,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增长,锂矿的持续涨价、中报业绩的高增长预期是其中线主要逻辑。而短期又增加了两方面刺激,一是7月5日,无锡电子盘新上市碳酸锂远期合约,开盘后即一度涨停,报96.5,期货品种的上市成为了锂盐涨价情绪的放大器。从而导致了昨天的疯狂行情;二是盐湖提锂“第一股”盐湖股份最晚将于7月9日前复牌,市场预期较高。目前锂电上游的景气度也在不断提升。数据显示,5月电动车销量为21.7万辆,环比增长5.4%,同比增长160%,续刷历史当月最好成绩。海外方面,美国对于电动车补贴强度和范围有望大超预期,5月销量5.8万大超预期,欧洲5月环比增约12%。根据机构预测,2021年预计全球电动车销量达到550万-570万,同比增长80%。而伴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对于电池原材料碳酸锂和氢氧化锂的需求成倍增加,目前电池级碳酸锂价格为8.75万元/吨,价格已趋于稳定,较最低点上行超过100%,而氢氧化锂的需求仍然较为旺盛,目前价格为9.58万元/吨,已超过碳酸锂,较低点涨幅也已超过100%。进入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和3C 将迎来消费旺季,但锂资源供给端并无太多边际增量,锂价有望全面加速上涨,冲击历史高点。目前锂电池板块涨幅虽然已经很大,但由于还有中报预期,预计短期仍将保持活跃之势,较为激进的投资者短线上仍可保持关注。

半导体芯片继续活跃,并购叠加业绩利好的晶丰明源复牌一字板,芯源微、士兰微涨停,闻泰科技、国科微、敏芯股份、富瀚微等涨超9%。消息面上,有两个刺激,一是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二期参与了中微公司的定增,二是,华为已经在武汉建立第一家晶圆厂,主要生产通讯芯片和模块,预计在2022年开始投产。和锂电池一样,半导体芯片目前也是高景气度的科技细分方向,在中报高增长预期下,短期仍有持续活跃机会。但和锂电池相比,后期景气度的持续性存在一定的不确定因素。此前半导体芯片上市公司业绩高增长的重要原因是缺芯涨价,不过从现在的情况来看,汽车缺芯最差时期或已过去,芯片供给有望在2021年三季度开始好转。具体来看:汽车芯片中应用最广泛的为MCU(微控制单元),其中台积电占据了绝大部分产能(约70%)。根据台积电5月21日发布的消息称,公司将重新分配产能,优先供应汽车芯片,今年汽车芯片(MCU)产量将比2020年提高60%,比2019年疫情前提高30%。按照从晶圆代工到最终主机厂使用芯片需要5个月的生产周期计算,预计全球的汽车芯片供给在三季度有望大幅好转。因此预计半导体芯片板块的表现力度和持续性会弱于锂电池,操作上也应该相对谨慎一些。

缺芯状况有望缓解倒是对汽车产业链是个利好。二季度因缺芯导致产能利用率下滑,五大整车厂业绩也普遍出现同比下滑。随着汽车芯片的回补,下半年汽车销量也有望迎来环比改善。乘联会也在6月30日表示,在市场供给改善和恐慌心态改善后,汽车芯片的供需矛盾会快速缓解。预计7月开始的芯片供给明显改善,8月就应该有明显的生产端体现。9月随着更多产能的释放,芯片问题应该基本解决。此外,从传统季节性规律来看,下半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也将高于上半年。统计2015至2021年的乘用车月销量数据,可以发现,乘用车销量呈现下半年旺盛程度均超过上半年。其中,2018年至2020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1178、1012、785万辆,均低于下半年销量1189、1131、1229万辆。而从月度销量来看,以2017年为例,7月份是销量冰点,为168万辆,随后销量逐月提升,9月达到销量高峰234万辆,10月继续环比增长至12月,达到年度最高销量265万辆。新能源车下半年销量超过上半年的现象则更加明显。2017-2020年上半年销量分别为50/74/106/89万辆,均低于下半年75/122/106/195万辆。尤其是2020年,下半年销量相比于上半年提升了119%。预计整个汽车行业将在三季度开始进入新一轮补库存周期,汽车尤其是新能源汽车下半年的高景气也将带动汽车零部件以及锂矿、电解液、隔膜、正负极以及稀土永磁等中上游产业链的高景气。未来一个阶段,大家也可对汽车产业链保持一定的关注。

市场风格偏向科技成长已经两月有余,而当前科技成长方向的风头依然强劲,不过俗话说月有阴晴圆缺,股市的聚散也终有时,任何热点也不可能一直保持下去。当然,在中报高增长预期下,高景气度的科技细分方向热度仍有望延续,但拉长点时间来看,一些其它方向也可以开始留意了,比如说一些景气度具备持续性的周期性品种。事实上,上半年业绩增长最为强劲并不是科技二是一些周期性品种,某些上市公司业绩动辄十几倍、几十倍的同比增速,但为何近期却出现“叫好不叫座”的现象,主要是因为市场认为它们的业绩增长不具备持续性,一旦通胀回落,业绩就会很快下来。其实,这里面有些品种恐怕并不是这样。比如说昨天早评中提到的稀土永磁,其下游最重要的应用方向是新能源汽车的电动机,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也必然带动稀土永磁的需求提升,也具备比较长时期的驱动逻辑。锐叔上上周提到的电解铝也有类似逻辑,未来光伏及新能源车将大幅拉动需求增长(据统计,每吉瓦(GW)光伏装机容量耗铝量达1.7至2万吨。一是光伏组件边框,光伏组件边框主要由铝合金型材制成;二是支架,光伏发电系统或应用产品的安装也采用铝合金型材,使得阳光透过硅片后不再穿透铝浆层,阳光被折射后可以形成光能二次吸收。新能源汽车一是多采用全铝底盘减重,二是铝电池封装及快充桩也都离不开铝材。一辆新能车平均耗铝210kg,比传统燃油车多耗铝约80-120kg)。而从走势来看,稀土永磁板块指数连续两天大涨后已接近今年3月时的高点,而电解铝龙头一周来在大盘处于较大调整中也取得了明显正收益。因此,锐叔目前给大家的建议是,一方面“吃着碗里的”,即高景气度的科技细分方向,另一方面也要开始多瞟一下“锅里的”了,即具有持续增长前景的上游周期类品种。

操作策略:

周一大盘如期企稳,不过由于上周五技术上呈现“断头铡”形态、多个指标发出空头信号。而阶段性来看,博弈性资金退潮过程尚未结束,微观资金面仍不理想,反弹之后应该还有一个下探寻底过程。中期来看,今年基本面的大背景是“流动性收紧+通胀上升”,这一组合对市场并不太友好,加上结构性高估值的矛盾依旧存在,风险偏好难以持续全面提升,整体市场仍有望保持区间震荡格局。因此,这段风险偏好相对较高的时段过后,市场仍将面临较大的下行风险,所以逢高控制仓位依旧是近期的最优选择。操作上,继续坚持阶段性防御为上的策略,建议轻仓者观望为主,暂不宜大幅加仓抄底;重仓者短期注意利用可能的反弹机会逢高控制仓位,同时注意根据当前市场风格变化以及结构性主线进行调仓换股。中线可逢低关注“低估值+顺周期”品种、以及景气度持续上升的行业。

(国金证券毛锐 SAC登记编号:S1130519020002)

本报告中的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国金证券不对因使用本报告所引致的任何损失承担任何责任。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锂矿半导体芯片汽车产业链电解铝先正达

声明:投资者网&思维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