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世间万象 - 正文

美联储三号人物:尚未到缩减QE时机 担心“平均通胀目标制”导致快速加息没根据

来源:华尔街见闻 作者:高星 2021-07-13 02:33:00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周一,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担忧美联储“平均通胀目标制”最后将导致快速加息是没有根据的。他同时表示,现在缩减QE时机未到,美联储希望就业市场的改善相对疫情之前有“实质性进展”。

(原标题:美联储三号人物:尚未到缩减QE时机 担心“平均通胀目标制”导致快速加息没根据)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John Williams)星期一在为以色列央行举办的一场线上活动准备的演讲稿当中指出,担忧美联储“平均通胀目标制”最后将导致快速加息是没有根据的。他同时指出,现在缩减QE时机未到,美联储希望就业市场的改善相对疫情之前有“实质性进展”。威廉姆斯在任内拥有FOMC永久投票权。

根据报道,威廉姆斯在讲稿当中表示,有批评者认为,未来为了让通胀回到目标水平附近,在平均通胀目标制下,可能会导致利率急升。但数据表明情况并非如此。他指出:

在平均通胀目标机制下,对于政策利率急剧逆转或大幅超调,没有可预见的模式。这意味着在美联储的新机制下,做“利率急剧上升”或“通胀率过高”的假设,并不合理。

相对于通胀目标制,名义和实际利率在平均通胀目标制政策下有更大的下行空间来应对负面冲击,因此相应的向中性利率的反弹幅度也会更大,但更大的反弹是该政策成功的一个特征。当产出缺口和通胀高于目标时,政策利率仍然低于中性利率,因此利率逆转实际上是渐进的,而不是快速的。我认为,与标准通胀目标制相比,平均通胀目标制会强化预期锚定。

威廉姆斯表示,平均通胀目标机制并没有把通胀预期推升至高过政策制定者想要的水平,将通胀预期锚定在目标上很重要。不过,现在判断通胀走势还言之过早。《华尔街日报》在讲稿公布后的报道中指出,威廉姆斯的表态意味着,当前没有理由假设在美联储平均通胀目标之下会出现利率急升,亦或是通胀过高的情况。

威廉姆斯还谈到了加息和缩减QE的问题。他认为,在美联储缩减QE和加息问题上,尚未实现进一步取得实质性进展这一要求,而通过购买美国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都能提供宽松,他个人则倾向于FOMC先缩减QE,然后再加息。

此外威廉姆斯表示,逆回购操作有助于美联储应对意料之外的冲击,对新冠肺炎“德尔塔”毒株的恐慌情绪可能是收益率下滑的一个原因。他同时指出,美联储非常严肃认真地对待实现充分就业这个目标。

在随后接受记者访问时,威廉姆斯谈到了就业市场方面。他表示,美联储设立了一个非常明确的标志,不是量化的指标,但美联储非常明确,希望相对于新冠大流行之前,能在就业市场改善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是他关注的重点,显然现在还没达到这一点。

威廉姆斯对于劳动力市场改善何时能达到让美联储撤回经济援助的水平这一点拒绝表态。他指出,现在是一个非常不确定的时期,而他也不会预测FOMC何时将决定改变资产购买的速度。

此外在受访时,威廉姆斯还谈到了MBS的问题。他认为,美联储购买国债和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都有助于降低住房成本,而他不认为国债和MBS当中一个聚焦于住房,而另一个不是,它们都会影响利率。彭博社在报道时表示,他的表态事实上暗指政策制定者之间的讨论,即在缩减购债的时候,对MBS的缩减速度是否要比国债的缩减速度更快。

根据美联储之前公布的6月货币政策会议纪要,鉴于房地产市场的过高估值压力,相比于购买美国国债,一些官员认为美联储“更快或更早地”减少购买MBS是有益的。不过,也有数位官员反对称,当前数据提供关于潜在经济势头的信号不太明确。另有多位与会官员称,按照比例同步(commensurately)降低国债和MBS购买步伐才是可取的,因为这种方法将与FOMC之前的市场沟通完全一致,而且购买国债和MBS都通过更广泛地影响金融状况来提供了宽松政策。

10年期美债收益率日内曾经出现下跌,但在进入美国时段之前触底并回升,该升势也延续到了美国时段内。截至发稿,10年期美债收益率报1.375%,日内升1.9个基点。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