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滚动新闻 - 正文

贝恩:碳交易市场开市 不同行业的减排路线与发展机会

来源:和讯财经 作者:睿睿 2021-07-16 10:30:58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贝恩:碳交易市场开市 不同行业的减排路线与发展机会)

7月15日,上海环境(601200,股吧)能源交易所发布《关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开市的公告》,全国碳排放权交易7月16日开市。贝恩预计,“十四五”后期,钢铁、水泥、航空、化工等重点排放行业将逐步被纳入碳交易市场,碳排放交易机制将成为推动碳减排目标实现的关键政策。

随着试点范围的逐步扩大,企业日常运营中的范围一(直接温室气体排放)和范围二(外购电力等产生的间接温室气体排放),都可能带来额外的碳排放权交易成本。

2020年中国的二氧化碳排放总量约为105亿吨,占全球的约三分之一,其中能源、钢铁、建筑分别以约46亿吨、19亿吨、13亿吨位居分行业排放量的前列。

为顺利推进碳减排政策的落地,能源消费领域结构转型势在必行,而减少化石燃料首当其冲。贝恩预计,到2050年中国终端能源需求中,电力比例将大幅提升至约60%(该比例在2020年仅约30%),与之对应,发电能源结构中的化石燃料需求占比将从2020年约70%下降至2050年的约25%(图1)。

对比全球各国的发电能源结构,贝恩发现,中国目前的电力清洁程度仍偏低,电力因子为0.7,而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和英国的电力因子均低于0.4。未来,随着更多使用可再生能源进行发电,预计到2030年,中国非化石能源的发电比例将提升至约45%,相应电力因子降至0.52左右。


“碳中和”目标下,不同行业的减排路线与发展机会

钢铁行业:短期内,钢铁企业可以通过余热回收、废渣回收等工艺改进减排;中长期来看,应当依托技术转型和流程更新实现更大幅度的碳减排,如短流程电弧炉炼钢、绿氢冶金/甲烷冶金结合碳捕捉技术能够降低约45%的单位碳排放。

水泥行业:水泥行业可选择采用清洁能源代替燃料煤,以减少回转窑加热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但水泥生产过程中的熟料生产无法完全避免二氧化碳排放,可以选择依托低碳的水泥替代材料或碳捕捉技术(占现有碳排放量的40%-50%)。

煤化工行业:短期内,煤化工行业应积极淘汰落后产能,通过工艺和设备技术改进,提升原料煤和燃料煤的利用效率。长期来看,企业可借助工艺路线的转变减少对原料煤的依赖(如通过绿氢与空分制氮气合成氨),然而目前颠覆性的技术路线仍未出现。

交通运输行业:公路运输是交通运输行业的减排主力,(约占整体行业的80%碳排量)。细分来看,客运和轻型货运逐步电气化,重型货运氢能化是减排的关键举措。而航空和远洋船运受限于电气化,需要探索在技术和经济上均可行的其他低碳燃料(如氢能、生物质燃料等)。

互联网和高科技行业:投资新能源电力替代传统电能,抵扣自身运营及部分硬件生产中耗电产生的范围二碳排放。此外,还可使用更加环保的材料建设绿色园区和零售店,并开展节能改造和高能效运营管理。同时,通过产品设计创新和回收利用,以及优选低碳供应商,降低硬件产品的生命周期碳足迹。

消费品行业:消费企业可通过优化工艺流程,采用轻量化产品设计,使用环保设备和可再生能源减排等方式实现自身碳减排。此外,企业应着重关注范围三减排,对上游提出减排要求,并赋能下游。例如,审核和认证供应商生产过程的碳排量,并协助供应商进行能效提升和生产、运输过程减排,保障供应链低碳水平;从产品设计角度减少消费者使用过程的能效,并以产品推广的方式进行消费者教育引导,同时使用更多可循环材料,减少产品生命周期碳足迹。

私募股权投资:碳减排,以及广义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吸引了越来越多投资者的注意力。结合私募股权投资流程,贝恩认为,私募股权基金的领导者应当深度参与,率先定义基金的碳减排目标和实现方式。同时开展投资筛选,深入分析碳减排政策对各行业的影响程度,充分挖掘受益行业的投资机会,并将碳排放作为尽职调查流程的重要考量维度,分析碳减排对标的企业的风险,并考虑未来若干年碳减排政策(特别是碳排放交易成本)的可能影响,反映在企业估值中。在投资完成后,也应协助被投企业制定碳减排战略,主动应对潜在的业务和政策风险。

(责任编辑:彭立睿 HF019)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如该文标记为算法生成,算法公示请见 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