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全球市场 - 观点直击 - 正文

敦和资管:上半年资金偏好医药、新能源等板块 未来投资方向看好智能化等领域

来源:智通财经网 2021-07-28 19:04:54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敦和资管股票投资部投资总监盖婷婷表示,未来看好的投资方向包括智能化,国产汽车突破的机遇期,制造业国际化,以及创新驱动。

(原标题:敦和资管:上半年资金偏好医药、新能源等板块 未来投资方向看好智能化等领域)

智通财经APP获悉,敦和资管股票投资部投资总监盖婷婷与投资人分享上半年股票的投资回顾与展望,称市场资金主要还是停留在医药、消费这些偏防御性的板块上,再加上基本面强劲的新能源汽车。光伏板块上半年相对来说比较弱,主要原因是硅料价格涨的太多。未来看好的投资方向包括智能化,国产汽车突破的机遇期,制造业国际化,以及创新驱动。

2021上半年投资回顾

今年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寻找未来几年的机会,年初的时候抱团股太贵,性价比不高,主要切到偏制造业上面。与此同时,当时的环境比较喜欢做偏主题的概念,这些也很难从基本面的角度去把握住,所以还是聚焦在三五年真正能够长大的这些公司,现在对于制造业还是非常的有信心。

今年还将持仓股票的数量做了大幅度的缩减,从30支减到20支。今年进一步明确选股的标准,要短期可验证,少做左侧,做右侧,等到趋势出来再做。我们会根据财务指标、订单和价格指数来判断趋势是否出现。另外把三到五年的盈利算清楚,之后假设一个合理的估值,当然估值会受市场宏观环境的影响,我们不赚估值扩张的钱,算出从目前这个位置看收益率空间够不够,起始的估值并不是那么重要,最核心的问题是把增速想清楚。另外看是否长期可展望,三到五年之后是否就到了天花板,如果空间不够那么公司之后的估值压力是比较大的。长期的空间其实只是一个展望,需要一步一步去跟踪。围绕这三点,对组合做了一个梳理,后面还是要做精品的策略,把组合的进攻性提上去。

市场接下来将会如何演绎的三个问题:

(1)流动性是否可以支撑高估值品种的估值进一步扩张?

(2)原有板块盈利增速、ROE是否能进一步提升?

(3)其他领域是否有更具性价比的机会?

第一个问题,目前还看不到下半年M1的拐点,同时海外四季度有可能会收紧流动性,对下半年的流动性保持谨慎的态度。

第二个问题,这些板块的盈利增速、ROE是否还能继续扩张,我们也持怀疑态度。比如,白酒虽然是消费股,但任何公司都是有周期的,白酒的周期从2016年启动,经过这几年的高速增长,到今年增长趋于平淡,ROE可能能维持住,但其实没有办法继续扩张。股票收益率最高的阶段一定是ROE扩张的阶段,也就是趋势往上走的一个阶段,所以在白酒的趋势不能继续往上走的阶段,我们认为后面的超额收益可能不会太高。医药板块最近有一个负面信息,药监局出了创新药审评的征求意见稿(《以临床价值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临床研发指导原则》),CXO板块公司股价大幅波动, CXO跟临床的量相关性很高,非常明确的认为这个政策对行业是利空的。

第三个问题,其他的领域是否还有一些更具有性价比的机会?这个回答肯定的,还是能够看到很多新的方向是值得去挖掘的。

未来看好的投资方向

智能化

智能化已经渗透到各个行业里面,已经不是一个概念的阶段,主要从三个方面去影响很多行业。第一,产品智能化提升吸引力。智能化出了很多爆款产品,引领需求端的增量。

第二,供应链企业受益于终端产品智能化升级改造,产品智能化带来的元器件需求上升。消费电子行业都在增加智能化的模块,工控领域也越来越需要收集工业生产各个环节的数据,都要加入智能化的模块,势必带来对元器件需求的增长。

第三,智能化赋能传统制造业,提升效率,不仅是研发效率,还会优化供应链、检测环节替代人工。效率的提升使产品的品质也会得到提升,消费者对于品牌、产品力的认可也是提升的,智能化赋能给传统的制造业会给传统的制造业带来非常大的变化。

国产汽车突破的机遇期

汽车领域,不只新能源汽车的突破,传统汽车很快也会跟上,之后量产的车型都会搭载L2、L3级别的自动驾驶,自动驾驶在未来几年的渗透率会超市场预期。我们也看到一些自动化零部件公司的业绩非常超预期,这一链条的机会非常明确,甚至会改变汽车的商业模型。以前汽车股为什么不值钱,一辆车卖出去赚几千元就结束了,后面甚至每一年降价,要赚钱就要不停的迭代开发新车型,以后可以收智能驾驶的钱,传统汽车的商业模式发生变化,估值就会被重估。

制造业国际化

我们也比较看好制造业国际化。头部制造业的公司在国内已经做的非常优秀,要实现突破国内增长的瓶颈,需要积极的开拓海外市场,打开一个新的增长空间。国内制造业的优势不只体现在人工上,更多是自动化、智能化带来的效率提升,美国制造业空心化,生产线已经十几年二十年不更新,我们制造业的自动化和智能化非常有优势的。

创新驱动

经济转型一定是靠创新驱动,A股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重一直在提升,研发费用的增速一直保持在20%左右,经过这么多年的积累,上市公司尤其是一些龙头公司,研发费用的绝对值跟海外公司相比已经不算低。芯片设计公司现在有2000多家,有这么多的公司来研发,未来一定有产品陆续上市,要从里面抓取机会。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