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财经 - 国际财讯 - 正文

奥运观察丨史上最特殊的奥运会:东京奥运会上的“第一次”大盘点

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原标题:奥运观察丨史上最特殊的奥运会:东京奥运会上的“第一次”大盘点)

这些“第一次”你知道吗?

21世纪经济报道特约撰稿 张然  2020东京奥运会于2021年7月23日至8月8日举办,中国奥运代表团的431名运动员参与了33个大项的比赛。由于新冠病毒未得到控制,奥运主办城市东京仍处于紧急状态。因此,主办方谢绝海外观众现场观赛,并严格限制现场观众人数。在开幕式上,耗时三年建成,可容纳6.8万观众的新国立竞技场中,仅有不到1000名政要、记者及嘉宾现场观礼。

全球疫情之下,东京奥运注定成为特别的一届奥运会。但在因防疫措施而无可避免的诸多“第一次”之下,本届奥运会亦有许多象征突破的“第一次”。这些“第一次”,不仅展示了这一全球瞩目的体育赛事背后的运动精神,也体现着共克时艰、推动平等、环保智能的时代脉搏。

疫情之下 特殊的体育赛事

第一次改期的奥运会

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原定于2020年7月24日至8月9日在东京举办。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3月24日,国际奥委会与日本政府决定延期举行,但保留“东京2020”的名称。最终,赛事于2021年7月23日开幕,并持续到8月8日。

在此之前,曾经有三届夏季奥运会因战争取消,其中就包括1940年的东京奥运会。而2020年东京奥运会,是历史上第一次延期举办的奥运会。因此就有了这样独特的场景,全球观众在2021年夏天,观赏“东京2020”的比赛。

第一次限制观赛的奥运会

本次东京奥运,也是历史上第一次几乎没有现场观众的奥运会。

今年3月,东京奥组委宣布,出于防疫措施考虑,将不允许外国观众现场观赛。东京奥组委原希望在一定限制下,允许国内观众入场,但东京疫情严峻,于7月8日再次进入紧急状态,使得现场观赛难以实现。从7月23日的开幕式,到此后的绝大多数比赛,都没有普通观众入场。

在宫城县举办的奥运男女足球预选赛是一个例外。在宫城县知事村井嘉浩的坚持下,为期六天的比赛中,单场约有3000名观众现场观赛。

第一次使用新的奥运口号

2021年7月20日,国际奥委会通过决议,将”更团结”加入到奥林匹克格言中,并修改了《奥林匹克宪章》。在原有的“更快、更高、更强 (Faster, Higher, Stronger)”之后,加入了“更团结 (Together)”,强调在困难时期,团结的重要性。

“更快、更高、更强”诞生于1924年巴黎奥运会,当时正值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复兴30周年,这句话来自现代奥运会发起人皮埃尔·德·弗雷迪,用于展现体育上的卓越成就。国际奥委会主席巴赫说:“团结一致推动我们的使命,通过体育使世界变得更美好。唯有通过团结,我们才能跑得更快,期望更高,变得更强。”

促进性别平等 展现多元包容

第一次“性别平等的奥运会”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根据国际奥委会的参赛名额分配,48.8%的参赛选手为女性,创造新纪录。中国本次共派出运动员431名,其中女运动员298人,男运动员133人,是历史上代表团男女人数差距最大的一次。

东京奥委会多次表示,要将本届奥运会及残奥会打造为性别平等丰碑,为实现更加平等和包容的社会铺路。在赛事安排上,东京奥运确保男女竞赛项目具有同等的可看性与夺金机会,并增加了男女混合比赛项目。本届奥运会,奥委会也要求各国代表团至少包含一名男性运动员,和一名女运动员,并允许每个国家在入场式上由一男一女共同担任旗手。中国队在开幕式上,派出女排队长朱婷和跆拳道运动员赵帅担任旗手。

北京大学妇女儿童体育研究中心主任董进霞教授表示:“女性全面参与奥运会,在过去被认为是男性力量和特质展示的30多个运动项目中展示自己的技能、勇气和智慧,用行动向世界证明,女性具有无限的潜能,只要给她们平台和机会,她们也会像男性一样,在社会各个领域取得出色的成绩,甚至比男性做得更好。”

第一次有跨性别运动员参赛

43岁的新西兰跨性别运动员劳雷尔·哈伯德,8月2日参加了女子举重87公斤以上级的比赛。她是历史上第一位参加奥运会的跨性别运动员。比赛中,她在三次抓举全部失败后,退出比赛。中国选手李雯雯打破抓举、挺举及总成绩三项奥运纪录,获得该项目冠军。

跨性别运动员参与体育赛事,一直引起许多争议。根据国际奥委会的规定,总睾酮水平在比赛前12个月内均低于10nmol/L的跨性别女性运动员,可以参加女子组的比赛。而比利时举重选手安娜?范贝林根说,跨性别运动员参与女子组比赛,是“对这项运动和运动员的不公平”。

跨性别者参与运动的比率远低于平均水平,根据美国的一项调查,参与团体运动的跨性别青少年,仅有美国全国平均水平的五分之一。而跨性别运动员参与体育赛事的标准尚不成熟,奥委会、国际田联、美国大学生体育协会均有不同规定。

新能源新科技 助力绿色智能奥运

第一次使用氢能圣火

全球变暖之下,奥运承办国的环保对策也广受瞩目。东京奥委会也为实现“零碳排放”的目标,广泛使用新能源及环保材料。在本次的圣火传递中,部分地区使用氢气作为火炬燃料,这也是奥运历史上第一次使用不排放二氧化碳的圣火燃料。东京奥运还启用了丰田提供的燃料电池汽车,这种汽车以氢气为燃料,只排放水蒸气。

除了利用新能源,本届奥运会从比赛领奖台到奖牌,都由再生材料制成。日本奥组委从小家电、旧手机中提炼制作奖牌的金属,又用回收的海洋塑料垃圾,通过3D打语音技术打造领奖台。甚至比赛会场贩售的饮料包装,都由100%可回收材料制成。

第一次使用AI评分辅助系统

东京奥运会在体操比赛的10个项目上,引入了日本富士康公司开发的AI评分辅助系统,这也是其首次亮相奥运会。国际体操协会曾在2019年的世锦赛上使用这一系统。AI评分系统,能通过投射红外线,追踪运动员的动作,生成3D图像,并判断技术动作的完成度。最终运动员的得分,由裁判结合AI判断,综合得出。

日本的科技界还为东京奥运提供了许多便利。比如日本电器(NEC)首次通过人脸识别技术,为赛事相关人员提供入场认证服务; 而日本电报电话(NTT)则为场馆提供5G通信及AR技术,支持入座引导、比赛转播等多种服务。

新增比赛项目 丰富观看体验

第一次亮相的五个大项

本届东京奥运会,新增五个大项的比赛,包括滑板、冲浪、竞技攀岩、空手道,以及棒球/垒球。其中滑板、冲浪、运动攀岩等城市运动,将为奥运带来一阵新气象,也将保留到2024年巴黎奥运会。而空手道和棒垒球,作为具有日本特色的东道主优势项目,仅会在本届出现。

一般来说,奥运主办城市通常会向国际奥委会提出建议,新增一些具有本国特色,或具有优势的比赛项目。国际奥委会会评估项目能否吸引新观众、年轻人,或助于实现性别平等,决定是否通过。

我国16岁小将曾文蕙,也是首名亮相奥运会滑板赛场的中国选手。她在7月26日举办的滑板女子街式决赛中,取得了第六名。

第一次新增的项目

2020年东京奥运会上,除了新增五个大项,还在射击、射箭、柔道、田径、游泳等项目新增了混合团体赛,由男女运动员组共同参与,增加比赛可看性。

中国射击队的庞伟、姜冉馨拿下10米气手枪混合团体赛金牌,杨倩、杨皓然拿下10米气步枪混合团体金牌。在乒乓球混合双打决赛中,中国组合刘诗雯、许昕则获得银牌。在男女4 ×100米混合泳接力决赛中,中国组合徐嘉余、闫子贝、张雨霏和杨浚瑄(自由泳第四棒)以3分38秒86的成绩拿下银牌。

除此之外,东京奥运还新增三人篮球项目。中国女子三人篮球队拿到铜牌,这是中国篮球时隔29年,再次在奥运会拿到奖牌。美国队、俄罗斯奥运队分别取得该项目的冠亚军。

中国代表团 实现历史突破 

第一次获得奖牌的项目 

在东京,中国队共获得38枚金牌,32枚银牌,18枚银牌。其中,多个项目是中国队奥运历史上首次夺金。孙一文在女子重剑决赛中,一剑封喉,拿下了中国女子重剑的历史首金。四战奥运的巩立姣,继08年获得季军,12年获得亚军,16年取得第四名后,在东京拿下中国在奥运史上的首枚田赛项目金牌。此后,刘诗颖在女子标枪比赛中一枪定胜负,拿下中国的第二枚田赛金牌。

而除了夺金项目,许多项目亦取得奖牌突破。中国游泳队的李冰洁在女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获得铜牌,刷新亚洲记录,成为第一个在这一项目上取得奖牌的亚洲选手。在男子帆板RS:X级比赛及赛艇男子双人双桨比赛中,帆板选手毕焜,和划艇组合刘治宇、张亮分别获得铜牌,实现了中国在这两个项目上奖牌“零的突破”。

第一次实现的奥运突破

8月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奥运男子100米半决赛中,以9秒83的个人最好成绩,打破亚洲纪录,成为首个进入百米决赛的中国人。在决赛中,他以9秒98的成绩获得第六名,为中国、亚洲田径界创造了历史。此外,王春雨进入女子800米决赛,谢震业闯入男子200米半决赛,也都是中国田径的历史性进步。

而中国女子橄榄球队则是初次亮相奥运,在比赛中战胜东道主日本队,闯入八强。中国马术军团也在本届奥运第一次获得马术三项赛团体赛资格,并取得了第九名。

(作者:特约撰稿张然 编辑:李莹亮)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微信
扫描二维码
关注
证券之星微信
APP下载
下载证券之星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jubao@stockstar.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网站导航 | 公司简介 | 法律声明 | 诚聘英才 | 征稿启事 | 联系我们 | 广告服务 | 举报专区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点此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6-